《撒哈拉的故事》:走进三毛,走进撒哈拉

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相信不少人都读过来自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这句话,这是她写给丈夫荷西为数不多的情话,蕴藏着他们在撒哈拉沙漠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恋。虽然荷西不在了,三毛离开我们也已经接近30年,但是他们的爱情传奇一直在世间流传,三毛的文学作品更是感动、陪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作为三毛系列的第一本书,《撒哈拉的故事》并不像“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这本书很朴实,很真挚,而且真的只是故事——一个三毛与荷西的故事。撒哈拉的风很烈,他们营造自己的小家;撒哈拉的地很广,他们去过自己的生活;撒哈拉的生活很苦,他们相互慰藉欢笑;撒哈拉的故事很纯,他们让沙漠开出花。

三毛与撒哈拉的缘分,源于美国的一期《国家地理》杂志。她无意间看到关于撒哈拉沙漠的照片,竟勾起了她前世回忆般的乡愁,热爱流浪的她觉得那里就是她此生的归宿。于是,三毛决定到撒哈拉沙漠生活。支持三毛这个疯狂决定的人,除了她的父亲,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荷西。荷西甚至在三毛动身去撒哈拉之前,便提前在那边找到了工作,并过去租好了房子,打点好一切。

1974年,在西班牙属地撒哈拉沙漠的阿雍小镇,三毛跟荷西结婚了。适应了艰苦简陋的沙漠生活后,三毛重拾纸笔,写下了定居沙漠后的第一篇文章《沙漠中的饭店》。自此,三毛陆陆续续用笔尖描述了一系列以沙漠当地人生活为背景的故事。1976年5月,三毛在撒哈拉创作的十多篇散文集出版了,这便是三毛的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

这本书出版至今,已过去40多年了,至今余热不减。它在华语世界掀起了“三毛热”,唤起了无数人心中的撒哈拉之梦,它也被誉为流浪文学的经典之作。三毛的文字直白、清爽、朴实、灵动,不作太多的粉饰,直接自然地展现沙漠生活的原貌与趣味。读这本书,就好像听朋友讲述动人的生活经历,让人如临其境。

一.在贫瘠的沙漠中诗意地栖居

在《撒哈拉的故事》一书中,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看到那个自由不羁、热爱生活、不为艰辛所困的三毛。

在书中《沙漠中的饭店》一文中,三毛描述了西班牙丈夫荷西吃中国菜的趣事,两人虽然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但是这并没有成为他们生活的障碍,相反,他们在打闹逗趣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让无聊单调的日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结婚记》一文则将三毛直率、潇洒、特立独行的个性表露无遗。结婚是大事,三毛随便套上一件旧的蓝布长裙,在帽子边插上香菜,套上凉鞋,就和荷西冒着风沙,步行到法院去举办结婚仪式了。在《白手起家》中,三毛把从垃圾堆捡回来的汽车外胎清洗干净,铺上褥子,做成坐垫;在深色的大水瓶里插上怒放的野地荆棘;在捡来的汽水瓶上画上印地安风格的图案和色彩……

当一个人真的热爱生活时,再贫穷乏味的生活也能过得有声有色、富有诗意,三毛便是这样一个人。她有一颗向善向美、玲珑剔透之心,可以随时在凡尘俗世里自由进出。当她诗意的种子散落在平淡的日子里,就能让时光开出明艳的花儿来。

二.对异域文化的追寻

三毛是一个有着异域情结的人,这也是她一直不停地“流浪”的原因。她曾这样说道:“这种对于异族文化的热爱,就是因为我跟他们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以至于在心灵上产生了一种美丽与感动。”所以,为了这份美丽与感动,三毛每到一个新地方,都要去寻找认识和了解异域他乡的机会,然后沉醉于其中,感动于其中,也快乐于其中。

在《撒哈拉的故事》一书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三毛笔端下那丰富的大漠文化、风土人情,还有满满的异域情调。

书中《娃娃新娘》一文,三毛几乎全程参与了邻居小女孩姑卡的结婚仪式。一开始,她对婚礼习俗十分好奇,对接亲时新郎新娘互相撕扯的行为感到不解。再到后来,她愤怒于新郎对待新娘的粗暴行为,心起波澜,但在思量之后,她选择尊重,以局外人的角度去客观看待撒哈拉威人的婚礼习俗。

三毛倡导人人平等,在她眼中,人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撒哈拉,她几乎能跟所有人交朋友:地主、警察、军人、奴隶、妓女和小偷等,她甚至觉得自己并没有比那些关在监狱里的人高尚多少。三毛这种超越贫贱富贵、民族宗教的人性意识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是她追求人道主义理想的反映,也正因为如此,她的作品透露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

三毛就像一朵花,一朵能够抵挡住风沙的花,在恶劣的环境中,绽放得坚强而又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撒哈拉的故事》:走进三毛,走进撒哈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