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葵花成长记 第二章 学说话趣事

      小葵花生长在一个快乐热闹的大家庭。家里的长辈们都很健谈且热爱音乐。婴儿期的小丫头日常生活是在古典音乐、韵律儿歌和家人们富有节奏的对话中度过的。从刚开始的默默观察、悄悄聆听;到后来的牙牙学语、参与沟通;到再后来的振振有词、苦口婆心……一个机灵、活泼又乐于表达的小葵花,就这样一点点养成啦!虽然过程曲折,然而乐趣多多,下面就是小葵花的学说话趣闻:

趣闻1:

      瞧,7个月的小葵花正在努力教授外公学习她的葵花语!!!每当外公复述出她刚刚的发音,她就给予外公热烈的鼓励——“大笑、热烈鼓掌、欢快得蹬着她的小短腿”。鼓励动作停止后,马上把小脸凑到外公面前,重新发出新的教学内容:

Step 1  小葵花:“乌利哇,大”……

Step 2  外公:“乌利哇,大”……

Step 3  给予外公热烈而持久的鼓励——“大笑、热烈鼓掌、欢快得蹬她的小短腿”

(以上操作,请自动循环100次)

趣闻2:

      不满1岁的小葵花有很多很多的爱称,姥姥总是亲昵地叫她“花宝儿”,妈妈天天抱着喊“葵花妞儿”,爸爸下班回家进门就喊“花妞妞”。此外,听英文儿歌时,全家人都会叫她“Princess flower”……都说名字太多了会让孩子迷惑,不知道哪个才是自己的名字。但是好像我们的小葵花却不会有这种烦恼,她很享受这样每个亲人都有她专属称呼的待遇。只要大家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叫她,小丫头都会笑嘻嘻得予以回应。唯有偶尔发生——妈妈错叫“花宝儿”,或者爸爸不小心喊了“葵花妞儿”这类的小错位,小葵花才会用惊讶又戏谑的表情看着这个弄错的人,似乎在说”错了吧,别想蒙我,这不是属于你的称呼“。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小的一朵葵花,居然已经擅长对号入座啦!

趣闻3:

      1岁半,正在努力学说话的小葵花其实是个很会取巧的娃儿。比如“爸爸”“抱抱”“宝宝”“拜拜”……一干发音相似的词,小葵花统一称作——“巴巴”,根据情景确定词意;再比如,“姥姥”这个词比较难发音,但是又经常用,怎么办呢?小丫头创造了一个绝招,决不会用错,她把小小的舌头放在嘴里快速伸展卷曲,不停伸缩进退,终于发出了“捞捞捞捞……”的声音,借以指代她亲爱的姥姥。因为这样做每每都会收获姥姥在小脸蛋上使劲儿的亲亲,所以小丫头乐此不疲。

趣闻4:

      1岁8个月的小葵花,此时已成功且熟练地掌握了“接话茬技巧”。念古诗的时候,她总是摇头晃脑地抢着说每一句最后一个字。妈妈:“锄禾日当……”小葵花“午……”妈妈:“汗滴河下……”小葵花“土……”妈妈教育小葵花时的常用句型也是被接话的好选择。每当小葵花淘气地把撕碎的小纸片乱丢时,妈妈总会说“小葵花又在天女散花了,快把天女抱走啊!“这时候,小丫头就会举起小小的食指冲天一指,像偷吃得逞的小狐狸一样得意地跟一句”散花,抱走!“,然后边跑边继续散花。

趣闻5:

      和许多中国宝宝一样,幼儿期的小葵花也是在儿歌、古诗和童谣的陪伴中成长。2岁半的小葵花同样是一位诗歌小达人,能背诵四五十首唐诗。每当小丫头摇头晃脑拉着长音背诵诗歌时,捧场的亲友团们总是不自觉地跟着她一起摇头晃脑、喜笑颜开。不得不说,学文化——真的是娱乐自己、娱乐大众啊!

      最让葵花妈惊讶的是,原以为小小的人儿学习古诗纯属机械记忆,不会有太多的理解和感悟。可是就是这只两岁半的小葵花,在跟妈妈去大理旅游时,站在风花雪月大酒店的长廊里,乍见远处明媚高远的苍山云海,气势十足地脱口而出——“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立刻,葵花妈就惊呆了!激动了!!天才啊!!!

葵花妈:“小葵花,你说什么?”

小葵花:“嗯?我说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啊!”

葵花妈:“这是一首诗吗?谁教你的?妈妈怎么没听过?”

小葵花:“哎呀,就是长歌行里说的啊!姥姥给我念过好多遍,妈妈你不知道吗?”

葵花妈:“妈妈小时候没有学过,可是妈妈觉得你刚才说的两句诗特别美,可以把整首诗都朗诵给妈妈听听吗?“

        小葵花:“嗯……,有点儿长,可是……好吧!”“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妈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哦!”

        呃……葵花妈心塞,这是在嫌弃妈妈小的时候没努力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葵花成长记 第二章 学说话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