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 由一棵树到整片森林

这是我分别在2002年和2018年临习的《兰亭序》。时间过去16年,书法作为我的业余爱好,虽然没有做到天天练习,却也能够不间断地去写,因为我喜欢写字的感觉,我把写毛笔字看作是一种自我对话,我能够从中体会到愉悦。

但是,为什么一个坚持了十几年的爱好,我没有多大的进步,甚至还不如以前写得好呢?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并没有把获得书法技艺的精进作为练字的目标,还有就是我觉得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再来看看各个领域的天才:4岁就会弹奏小提琴,童年时代写出多部名曲,只用一根弦也能弹完一首曲子;瞬间记住几百个随机数字,一秒内说出某个日子是周几;同时和26人下盲棋,14岁就成为世界象棋大师……

可能很多人和我的观点一样,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佩服的成就,主要是”源于“天赋”。但是,当我读完《刻意练习》,我发现我错了。

《刻意练习》的作者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他发现:

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01  刻意练习VS天真的练习

有两个小朋友,相同的老师去教他们弹钢琴,假设他们俩都用了1万个小时去练习,那么是不是这两个小朋友都能够成为卓越的钢琴演奏家呢?

答案是不一定。最近几年,1万小时定律这个概念非常热门,但实际上,1万小时定律并不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艾利克森通过大量研究告诉我:只要你努力朝前奋进,终将达到目标。这是错误的!只有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进行正确练习,才可以实现改进。

那么作者所说的“刻意练习”和“天真的练习”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去做某件事情,并指望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就是,只是埋头苦干!这是低水平的勤奋。

刻意练习有以下这些特点:

 ●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运用于引导你的练习。主要是“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

●刻意练习是专注

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

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

随着人们水平的提升,表征也变得更加详尽和有效,反过来使得人们可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改进。

●刻意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在《刻意练习》一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关于富兰克林的,他是一位科学家、发明家、外交家、出版家、作家,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下面,就来看看富兰克林是怎样提高写作水平的。

在富兰克林的自传中,他说自己在童年时代受过的教育,最多只能让他当一名普通的写作者,能把句子写通顺就不错了。后来,他被《观察家》杂志中的高质量文章所吸引,也想要写出漂亮的文章。于是他提出了一系列方法:

1.观察,写下对句子的简短描述,重写文章,将自己写出的文章和原文进行对比,纠正自己写的。这教会了他如何明确且中肯地表达观点。

 2.积累词汇,他还是找到《观察家》中的一些文章,将它们改成诗句。等待了足够长地时间,等当初记下的诗句和措辞已经忘记后,他再把诗句改写成散文。这使他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要找到正确的词汇,并且增加了词汇的积累

3.最后,富兰克林再来练习完善文章的总体结构和逻辑。他还是找来文章,在另一些纸上为每个句子写下线索,把顺序打乱,等足够长的时间自己已经忘记后,再一次重写文章,和原文对比,在错误中学习。

正是通过这样有目的的刻意练习,富兰克林让自己不断突破,着重关注到底怎么做好它,以及可以怎样进步。富兰克林用他的练习创造了提高写作水平的机会,他成为美国早期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作家,他的著作《穷理查智慧书》以及后来的自传,成为美国文学中的经典。

 当我看到富兰克林的这个案例,我佩服又激动地告诉了身边的某人,某人对我说,这个也太复杂了,我连听完的耐心都快没有了,你能做到吗?是啊,虽然这些高手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但是我们和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可能就在于坚持。正如书中所说,“杰出”是因为专注在某一领域、进行艰苦卓绝的刻意练习



02  想要改善,先走出你的舒适区

在教师招聘中,应届生和在职教师分为两组先后进行考试。经过课堂试讲和专业测试两个环节,评委们发现,有工作经验的在职教师并没有明显优势。其实仔细想一下,在单位里也是如此,工作15年的员工不一定比工作5年的员工更出色。为什么呢?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人都喜欢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艾利克森在书中提出,人类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性的倾向。单个的细胞和组织在尽最大的努力使一切保持相同。比如健身,你偶尔锻炼一下,身体不会改变。但是,当你从事持续而有力的体育锻炼,使得身体超出了体内平衡机制能够补偿的界限时,就是另一回事了。

当你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后,持续的练习会打破原有的体内平衡,身体就会开始响应新的变化,重新建立体内平衡。同样的,作者通过对伦敦出租车司机的研究发现,大脑就像肌肉,可以越练越强大。

 

当然,走出舒适区的挑战,并不是难度越大越好,大脑对于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自然规律,其实也是年长的人为自己停滞不前找借口。确实,如果你将一根刚刚长出来的幼枝稍微折弯一点点,那么这棵树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但是,如果你去折弯已经长成了的树枝,这种影响小的多。

 那么,是不是成年后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改善了呢?不是,艾利克森说,潜能可以被构筑。首先要看你,能不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03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最近,我参加了苏州金鸡湖美术馆主办的关于《自.沧浪亭》展览的讲座,主讲人是这场展览的策展人吴洪亮先生。吴先生是北京画院的副院长、齐白石纪念馆馆长。这次讲座,他分享了自己做过的一些展览,并重点介绍了他是如何策划这次的《自.沧浪亭》一展。他从小喜欢园子,为了这次的展览,他逛了十几遍沧浪亭。这次展览,是关于当下与过去的对话,也是过去对当下的启发。


自.沧浪亭 展览现场

那么,是什么启发了吴先生呢?他在讲座中多次提到,是苏州园林。作为一个苏州人,我也逛园林,但仅仅停留在只见眼前的风景。我想,几乎在每一个行业或领域,杰出表现的标志之一是能在一系列事物中找出规律。这些事物,在普通人看来,可能是随机或令人困惑的。但是,杰出人物能够看到“一片森林”,而其他人,却只看见“一棵树“。

东山魁夷(日本)

同理,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提出,将杰出人物和我们其他人区分开来的主要因素是:他们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创建了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成为可能,也使得他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以便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表现卓越。

这类似于你一边攀爬楼梯,一边搭建新的阶梯。你攀爬的每一步阶梯,都让你来到了需要搭建新阶梯的地方。然后,你搭建了新的阶梯,爬上去之后,你又准备搭建下一步阶梯。如此循环往复。

其实,你也能从一棵树看到整片森林。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一书提醒大家:

 最杰出的人是那些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多时间的人。

 我们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我们以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其实,你也可以由一棵树看到整片森林。

谢谢你的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意练习: 由一棵树到整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