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行思录》|斗转星移,灯塔依旧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遇见了《大家小絮》、《先生》这两本书和一部电影《无问西东》,让我对西南联大以及西南联大的部分先生有了进一步了解。

西南联大,它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大学校组成。每当有人提起这个名字,我仿佛看到了它是一所屹立于全国学校的灯塔。这所学校存在将近九年,虽然时间并不是很长,但这所学校培养出了很多先生、大师。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与言行,让人感受到他们的专注——以身品术,非以弋功名。

为什么在那样战乱的年代可以培养出很多的先生,不仅对当是乃至现在都有重要的影响。为何现在和平的年代,各方面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成就却超不过民国的大师?不禁回到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不记得在哪看到这样一段文:

如果有人问我,“你一生中最怀念的是什么地方?”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是昆明”。如果他继续问下去,“在什么地方你的生活最苦,回想起来又最甜?在什么地方你常常生病,病后反而觉得更健康?什么地方你又教书,又写作,又忙于油、盐、柴、米,而不感到矛盾?”我可以一连串地回答:“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昆明。”

可见,西南联大带给他们的影响。

在一个学校里,不只是某个人对你的影响,实际上整个学校的风气,都自然会陶冶人的性格,会在各方面对学生有所影响。
大学的本质是启蒙,而不是愚昧;大学的灵魂是思想,而不是驯服。

又该如何评价我们现在的教育?

《无问西东》里面记忆印象深刻的画面: 师生学习的场景,简陋的木桌和椅子是不够用的,下雨天铁皮屋顶被打得乒乒乓乓响,讲课听的不是很清楚。老师的声音很大,试图去超过雨声,学生并沒有被眼前雨阻碍到,依旧专心的讲课、学习。

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是什么或是什么影响着学生,是学校的氛围,学校的文化以及校训。

西南联大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不是“大楼”的别名,而是“大师”的总称。蔡元培先生在任职北京大学校长时,对北大的定位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两者有着相似之处,他们注重于本,学校的根。从根本上出发,刚开始就定义了学校的氛围,为之后的教育奠定了基础,他们的教育很成功。

西南联大培养了很多卓越的人才,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邓稼先、朱光亚、杨振宁、李政道、汪曾祺、何兆武、许渊冲等大师。

陈寅恪先生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许渊冲先生说:

“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

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

先生们对学问的不懈追求,对“自由”的延伸是西南联大的精神,也是他们求知的不竭源泉。其它乃身外之外,学问是知识的本真。

古有一人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民国有一群人对“自由”的广义遨游,成就了教育路上的辉煌史,成为后来者仰望的灯塔。

最后,以一句话结尾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一座灯塔,一段传奇,辉煌灿烂,依旧是多数人的理想教育。


PS:想继续了解西南联大及先生们,推荐两部纪录片《先生》(同名书籍)、《西南联大》和一部电影《九零后》。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南联大行思录》|斗转星移,灯塔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