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把兴趣当工作吗”背后,藏着3种天生需求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做喜欢的事情时我们会感到快乐,因此我们问,“该把兴趣当工作吗?”

我们内心有一个假设:既然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那把兴趣当工作不是可以一直快乐吗?

显然,这个假设并不严谨,理由之一就是没有考虑边际效应递减:不管当初再怎么激情振奋,习惯之后都会归为平静。

再加上工作需要服从规定,执行领导的命令,无数个被动时刻加起来,很多人发现把兴趣当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

那为什么就是有一小撮人,他们做着喜欢的事情,并以此为生,我们见证着他们一路蜕变成长、为了梦想闪闪发光。

这其间的差异到底在哪呢?

今天我们就来挖掘一下,“该把兴趣当工作吗”背后,困扰你的问题根源。


01 你真正需要什么

有人说:“理想工作有三要素:你喜欢做、你擅长做、别人需要你做。”

你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三个吗?

尽管有很多心理学家对“我们真正需要什么”提出见解,例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但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德西和瑞安在“自我决定理论”中阐述的:

人类有三种天生需求:自主、胜任和归属。

1.自主:你是决定者。

你有没有过原本很想做一件事,但在对方狂轰滥炸的催促下,突然就不想做了。或者即使理性告诉你要做,你也下意识地拖一拖,好让心里的小恶魔舒坦一些。

这就是自主权受到了压制。

很多家长就常在这上面栽跟头,明明好心督促小孩写功课,话到嘴边就成了命令与指责。

小孩要么不听话继续玩游戏,要么背地里故意不认真写,他们认为写功课是为爸妈,不是为自己,因为不是自己主动选择的。

2.胜任:你有能力把事情做出色。

你还记得最近一次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吗?你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出色地克服了它,还是四处寻求帮助最终勉强过关?

如果一份工作长期让你战战兢兢,你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才能勉强与同事持平,那你很容易对这份工作产生抗拒,然后破罐子破摔。

又或者,这份工作内容实在枯燥无聊,不管你做得多认真,结果也不会超出预期,那总有一天,你会开始得过且过,甚至想要逃离。

因为你很难在其中获取成就感,你的胜任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是很多在体制内待久了的人最终选择离开的原因。

3.归属:你拥有与他人之间的美好联结。

如果你能在工作中感觉到被很多人需要,那你绝对是幸福的。

就像今年1月,我端坐在客厅,屏息凝神地听着钟南山院士对全国甚至全世界观众发表他对于新冠病毒的见解。

“如果我一生能活成钟老这样,那真是死而无憾了。”看着电视上帅气的面庞,我双手抱肩仰倒在沙发上。

或许对于小小的我们而言,一辈子也遇不上这样的契机,去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

但是,正如90岁心理医生中村恒子,在《人间值得》一书开篇所说:

“人生,只要能照亮某个角落就够了。”

小结:

自主、胜任和归属,是我们每个人的3种天生需求。

现在,我相信你对理想工作三要素“你喜欢做”、“你擅长做”、“别人需要你做”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所谓的“你喜欢做”,其实重点不在于喜欢,而在于自主。

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根据这些需求指导自己的实践呢?


02 把兴趣当工作之前,先问自己3个问题

1.你要的是工作、职业还是事业?

很多人分不清工作、职业和事业的概念。

“工作”,广义指劳动生产(本文的工作就属于此),狭义指一种谋生手段。如果你做这件事仅仅是为了挣钱,那就属于狭义的“工作”。

“职业”,除了最基础的谋生,还多了发展的期待。在做这件事时,你会考虑长远的成长进步,强调技能经验的“专业化”。

“事业”,在谋生与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你不再仅仅考虑自身的温饱与发展,你还要为更多人的生活增添价值。

大体而言,这三者,对我们天生需求的满足程度是越来越高的,但实现起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关键是你要认清自己,对需求的迫切程度属于哪一层。

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不一定是因为兴趣不合,当初选择这份工作的时候,你对它没有兴趣吗?

更可能的原因是,你想要追求发展,但现在的工作给不了你晋升空间。

或者,你非常希望体现个人价值,获取帮助他人的成就感。但现在的工作只有无止尽的待办事项,你很难见证努力的成果给别人带去了什么。

这才是撕下兴趣表层之后的真相。

2.你的兴趣有充分发挥你的优势吗?

什么是兴趣?

心理学上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既然是一种意识倾向,你很可能会对不止一件事物感兴趣,那究竟该怎么选择呢?

答案是,从需求出发,选择能最大程度满足你胜任力的。

博多·舍费尔说过:“生命中的悲剧不是每个个体不够强大,而是我们当中有许多人的优势没发挥出来。”

这里的优势就是指你的天赋。

天赋和能力不同,天赋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后天开发的。天赋往往表现在那些后天无需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出色表现的能力上。

它并非像新闻报道里的天才少年,一出手就一鸣惊人,这只是极少数个例。

或许你会说:“可是,我真的感觉自己没什么天赋…”

这是因为,很多人在做与天赋有关的事情时常常太不费力,以致于把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困难的事情上...

这里有个小技巧,帮助你察觉自己的天赋,那就是关注心流。

心理学家将心流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是一种神奇而幸福的体验。

心流 = 强烈的兴趣 + 天赋。

如果你做某件事情时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那没跑了,这里面肯定藏着你的天赋。

3.你的兴趣能否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假如你的兴趣是打游戏。

你是喜欢窝在小房间里,翘着二郎腿,抱着大可乐,谁也不理,猛烈地操控游戏手柄呢?

还是乐于输出各种攻略总结、开直播、参加比赛,为广大游戏迷提供竞技的心灵冲击呢?

如果这份兴趣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消费,那并不适合转化为工作。

因为工作是劳动生产,不管你的兴趣是什么,最终都要转化为生产出来的价值。

例如我喜欢画画,还喜欢写文章,做这两件事时我都能达到心流的状态。

但前者是为了消费,为了享受置身于美的感觉;后者是为了生产,为了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分享给别人,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想想那个让你心心念念甚至要相守一生的兴趣,你是为了消费还是生产?

如果是为了生产,那么当你生产的内容为更多人带来价值时,赚钱是自然而然的。

而且,这个过程中,你会与更多人产生联结,你的归属感也会得到满足。

小结:

现在,这3个问题你都考虑清楚了吗?

你是真的因为兴趣不合所以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还是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自主、胜任、归属?

或者你铁了心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这个兴趣能发挥你最大的优势吗?

即便能,你又能否接受站在他人的角度生产创作,为更多人提供价值呢?

想清楚了,我们再进行下一步行动。


03 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格兰特·霍尔沃森博士在《成功、动机与目标》中说:

“自主会带来强大的动机和充分的满足感,自主的次数越多,你对自己选择的目标就越坚定。”

“该把兴趣当工作吗”,如果你的内心已经有了答案,那去做就好了。

很多人总是把时间用在怀疑与纠结上,殊不知,这世间根本不存在完美的选项,成人世界的法则之一,就是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选择继续留在现在的行业?那就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聪明的脑袋瓜挖掘出更多可能性。

想要转行重新开始?那就深入学习新行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或是从副业做起,或是攒够积蓄集中突击。

只要你能够理解自己的需求,遵从自己的内心,在一次次自主决定的过程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总有一天你会意识到,你才是生活的主人。

国外有一名护士,专门照顾临终病人,对于一生中最后悔的事,她听到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我希望当初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希望我过的生活。”

如果你始终做不出决定,那就问问自己:

“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我还会重复现在的生活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该把兴趣当工作吗”背后,藏着3种天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