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迷茫焦虑抑郁,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

如果,你也时常感到悲伤、焦虑和抑郁,不妨试着读读今天推荐的这本让我切实转变的书。

即使是鸡汤,也是强身健体的那一种。


01

缘起

2021年上半年,我完成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目标。目标完成以后,如何选择新目标却使我迷茫起来。

对于大多数20-30岁的青年人来说,最要紧的,无非就是感情婚姻和工作事业两件大事。如何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是一个需要慎重仔细思考的问题。

说干就干,我找到职业规划咨询师娜里跑老师,报着想弄清楚自己到底擅长做什么的疑问,进行了我人生中第一次职业规划咨询。

咨询结束后,我才发现,职业规划不仅仅意味着未来几十年里的要做哪一行?如何做?更意味着:

你如何认识自己?

你的来处是什么?

你的去处是哪里?三大人生命题。


02

  相遇

经历过职业规划咨询以后,我认为,职业咨询不在于咨询师最终给你了一个什么样的答案,而在于她是如何带领你找到一个答案的,以及你是否领会了寻找答案的方式方法。

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门楣上铭刻了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这句话我从小就听,但近而立之年,才身体力行的重新理解了这句话。

在咨询课程一开始的时候,老师先引导我写出「自我介绍、现状和问题、未来期待和心流体验」,然后,叫我做了霍兰德、大五人格、职业价值观等几个测评。

在大五人格测评的过程中,我遇见了“一个未曾谋面却非常熟悉的自己”,她愤怒冲动、焦虑抑郁,高情绪性、高脆弱性。

但同时,她刻苦坚韧、开放包容、思辨而进取,高自控和影响力

双面的她,亦是多面的我。

那么,我该如何对待去重新认识这样一个自己呢?



03

接纳

其实,过去我也时常反问,是不是我性格冷淡,是不是我不够好,别人才不喜欢我?但总是难以得到真实确切的回答。而测评结果,就这样安安静静、不偏不倚的呈现在面前,我不得不直面自己性格上的缺点,震惊而失落。

在跟老师沟通的过程中,仔细的回想了过去社交中的经历和感受,絮絮叨叨讲述了过去的骄傲和挫折。

「我能感觉到,你并非天性冷淡难以相处,而是过去的经历让你的内心对情绪的承载不堪重负,才小心翼翼的用冷淡来保护自己」,老师轻轻讲出这句话。

那一刹那,我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心里有一处地方“嘭”的一声,碎裂开来。

以旁观者角度面对真实自我,推动我开始走向下一个阶段——改变。于是,老师推荐我阅读「遇见未知的自己」。

恰巧,有位朋友在在大学期间送我了这本书,但是当时的看到书名,觉得过于鸡汤,嗤之以鼻,连翻都没翻开,就随着其他书籍一同处理掉了。或许是命运的安排,时隔多年,经历过人生浮沉和社会打磨以后,我再次被推荐了这本不厚的小书。

这一次,带着疑问和好奇,静下心来,仔细的读起来。

理解与接纳,两个有力量的词语,其中包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勇气。不论对他人,还是对自己。带着这样的力量,我开始了学习和改变之路。



04

 积累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里写道,「几乎所有生命的困境,都和小我求生存、要面子、求存在感有关如果在一件事情或是一个层面上,你允许小我被打击、缩减,那么其他层面的问题你不需要去做什么,就会出现改变

书里有段话,让我汲取了很多力量——「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

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怼或是心存恐惧。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儿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包装外壳,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的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读过这本书,我逐渐放下对小我和我执的迷思敢于面对外界的否定和打击察觉情绪并允许自己不完美。不过度解读他人情绪信息,客观对待人的反馈和表达。打开自己,勇敢拥抱外部世界。最终,看清小我,更加自在、解脱。



05

 积累

俗话说,知易行难。「你知道」和「你做到」中间,相隔了十万八千里。

读书不是最终目标,实践应用才是真本事。恰巧,那时我刚开启工商管理的在职研究生生涯。如何更好认识几十名新同学,是我检验自己心力和情绪控制力的绝佳练习场。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主动争取更多发挥自身影响力的机会。比如,报名参加全国各大高校MBA联合举办的“说书一刻”活动,与几位同学一道学习演说,尝试脚本写作;撰写学院活动宣传信息稿发布在学校官方公众号,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肯定,也成功为自己争取到文宣委员的职位。

在这个过程中,我再次发挥了演讲表达特长,充分施展口才和思辨能力,收获了更多的自信与喜悦。

最重要的是,我在反复尝试中确认了自己表达方面的特长。这也促使我进一步思考明确了自己第二职业方向

在帮学校写信息稿以后,我开始意识到,我喜欢从事这样的思考-表达」性质的工作。我喜欢在这个过程中,沉浸心流,发挥自己的灵感和创造性。也喜欢通过写作,梳理内心、分享信息、自我表达。这让我获得了能量,也让我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于是,我开始进一步尝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建立个人品牌,也有了【妮娜说】这样一个结合管理知识学习,以学习成长为基础的微信公众号。

现在我已经逐渐淡忘了长久沉浸在抑郁负面情绪是什么感觉。因为,正面积极的大脑通路已日益牢固。这个转变的过程,恰好构成了一个「从探索到学习,到实践、再到总结的闭环」,与我这篇文章提到的PDCA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处。

以上,就是我「遇见未知的自己」的故事。

至于,职业规划带给我的其他更多收获,后续,我将为你一一道来。

敲黑板、画重点:

1.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哲学。

2. 了解自己的小工具:霍兰德、大五人格、职业价值观等各类测评。

3. 理解与接纳,无论对他人,还是对自己—妮娜语录

4. 娜里跑:创造力工作独立研究者,职业规划咨询师,出版作品「用一年时间重生」。


如果对你有用,点个赞或者关注都可以呢~~ 

期待你的留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你迷茫焦虑抑郁,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