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红林】||最重要与最需要

前几日乡村优质课评选引发了我的思索,一节课到底该给学生留下些什么?

思索中……

记得有位老师执教《大自然的语言》,可以看得出老师久经课堂教学的“磨练”,熟知所有说明文教学的知识点和考查角度。十二分钟的课堂,像泄洪般滔滔不绝地讲解了所有说明文知识点,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语言特点……全方位无死角地灌注了可能涉及到考点。模拟提问时上气不接下去,也许是怕耽误了可贵的讲解时间,我看这位老师和我同岁,怕动了恻隐之心,就让别的评委提问答辩问题,那位评委也一下子看出了问题的所在,用“这篇课文安排在八年级下册,你认为八年级上册说明文教学的重心是什么?”讲课老师全然不顾评委老师提出问题,一厢情愿地又开始讲解说明文教学的重要性。看到这位资深的教师要栽在这20分的答辩中,我有点不忍,于是就又提了一个问题进行补救:这节课说明文的考点你解读得很清楚,你认为这节课你的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老师似乎不用思考,又在前面的基础上重复强调了说明文考点和知识点的重要性。完全不顾及评委此刻“最需要”你从学生角度考虑学生的“需要”!

关注学生

突然想起了“黄金隐喻”的说法。比如说如果从黄金和白银之间的区别的需要出发,我们只需要知道黄金是黄色的即可判别。尽管怎样判别黄金的知识很重要,但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只需要从颜色的区别商判定即可。但如果要解决黄金和镀金的区别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知识点上了。那就要更深入地从色泽、密度、印记等方面考究。言外之意就是说明文知识点很宽泛,要深入了解学情,了解到学生在八年级上册都掌握了哪些阅读说明文的技能,在这一节课里稍加巩固即可。本单元说明文教学的重心是什么?那么在这一节课里根据学生的需要设定一两个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训练。结合本单元说明文教学通盘考虑,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训练体系。怎么样组织教学,既考虑了学生“最需要的”,又落实了教学目标中“最重要的”。

我也有常常犯这个毛病,追求一节课的完整性。教学设计苛求面面俱到,殊不知,面面俱到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既突出不了最重要的,又满足不了最需要的。所以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小”而具体,教学设计要从学生最需要的角度出发,课堂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学生的需求点上下功夫。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从有效走向高效,真正达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

现在想想,只要转念了观念,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很多问题都可以避免,因为每一步教学活动的实施,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我不得不根据“需要”适时调控。

以生为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毓秀红林】||最重要与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