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异性,你会跟现在的自己结婚吗?

  


 

 勇敢活出随性真实的自己,这是实现幸福人生的关键一步。



我的答案肯定是:不会。


昨晚看腾讯视频《人生第一次》纪录片最新一集,主题刚好是结婚。片中一对对新人结婚领证、喜结良缘、满满的幸福感好像要溢出屏幕。片中一位女孩个性较强,她说平时感觉自己缺点满满,但在男友眼里好像都是优点,感觉男友甚至比父母更包容她、认可她的全部个性,因此也就非常放心安心地步入婚姻殿堂。


从心理学上来说,婚恋双方都互为对方的“安全基地”,包容对方的个性、缺点,满足对方对于家庭安全感、身心安顿感的心理需求。就像小孩子从小就离不开父母这个“安全基地”一样,只有在内心深深依恋、充分信任父母这个安全基地的存在,觉得任何时候父母这个安全基地都会保护自己、包容自己、认可自己、鼓励自己时,小孩子才会勇敢大胆地去探索外部世界,勇敢大胆地展现天赋、发挥特长、持续形成健康独立、灵活弹性、有充分社会适应性的性格优势。


成人其实也是一样的,无论男女也都非常需要一个“安全基地”,这个安全基地通常就是温暖的家。正因为家里有始终包容认可自己的另一半存在,所以才是能够让人安心休憩心灵的温暖港湾,所以才敢勇敢大胆地在社会舞台上呼风唤雨、展现才华。但如果只是一栋孤零零、冷清清的房子,那无论如何也不能称其为“家”吧。我们与另一半相互认可、相互包容、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充当对方的安全基地和精神支柱,从而才能相互扶持慢慢走好这坎坷不平的人生路吧。


我不知道这世上有多少人跟我一样不认可自己、根本瞧不上自己,相比之下这世上至少有一个人比你更认可自己,那就是你的另一半吧。不然他或她也就不会跟你结婚,并陪着你经年累月地走下去了。


比如我自己,我一度恨透了自己焦虑不安的个性、恨透了自己的软弱、怯懦、自卑、缺乏担当、习得性无助等满身的缺点和毛病。但在我老婆看来,似乎我也没那么糟糕,前几天下班散步时,她还在跟我探讨我变得成熟、有了责任感这回事。我真的有责任感吗?我心里有点自我怀疑,我感觉自己只会一味逃避人生责任,只想着做大头梦买彩票吧。



再比如我老婆,在她眼里好像感觉自己这小半辈子一事无成,整天瞎混日子,跟她的那些在外边闯荡功成名就的老同学们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但在我眼里,老婆至少是一个心理健康的正常人,她的性情温暖善良、待人亲切真诚,根本没有像我这样与人相处时非常强烈的防御和疏离心理。


日本心理学家心屋仁之助曾经在某本书中提到,他之前也是非常看不起自己、无法接纳缺点满满的真实自我;越是看不起自己越会像对待牲口一样毫不留情地鞭策自己、越会不停逼迫自己努力奋斗、好像唯有不断干出些微成绩才能被允许喘口气,才能被允许在这世上苟活一样。


有一天他忽然顿悟到,既然努力了这么多年人生都不见起色,是不是出现方向性错误了,干脆放弃努力算了。自此以后他学着充分接纳缺点满满的真实自我,学着充分理解自己、包容自己、鼓励自己、认可自己,慢慢的生活和事业反而越来越好。他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写的书越来越畅销,做的节目和心理咨询工作也越来越受欢迎,真是奇怪的人生啊。


正如他自己所说,“以前,我对自己一点信心也没有,所以不停告诫自己:‘你一无是处,必须努力再努力才能招人喜欢。’于是,绷紧了神经,毫不懈怠地勇往直前。然而,不管我如何努力还是不行,依然不被人喜欢,因此,对自己越来越丧失信心。一事无成,没有引人注目的地方,不管是能力、容貌、还是性格,一切都毫不起眼。


有一天,我在心里问自己:‘这么努力,结果还是如此,那么一直以来的努力又有何意义呢?努力了,还是这样的结果,那么如果一开始就不这么拼命,结果又会如何呢?’突然就想鬼迷心窍一样,断然决定放弃努力,坦然接受不出色的自己,任由自己随意发展,没想到,反而越来越受喜爱和认可了。由此,我意识到:原来做一个随性、真实的自己最轻松,原来如此不济的自己竟然也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虽然也是自然之物,但人的本质是社会动物,人最大的属性是社会性。我们之所以在生活工作中一味苛责自己、一味批判自己、一味鞭策自己不停努力奋斗,本质上都是为了赢得我们内心非常看重之人的认可、喜爱和接纳。如果成功了,才能给我们带来被深深认可和接纳的内在归属感和安全舒心的幸福心境。


小时候,我们迫切渴望赢得认可的人通常是父母等身边重要亲人。因为出于生存本能,被父母否定大概率就意味着失去生存机会,所以我们会把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照单全收,统统内化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长大后,我们迫切渴望赢得社会及他人的认可和喜爱(内在父母外在化),仿佛不能赢得这些“外在父母”的认可和喜爱,我们同样会像小时候一样面临被否定、被抛弃的巨大生存风险和人生绝望处境。


但是我们可能忘了,小时候父母喜欢的是“你必须扮演乖乖听话的乖孩子”的一面,必须不停压抑不讨父母喜欢的真实一面,经年累月下来导致你也无意识讨厌、压抑自我某些真实个性。而成年后的这些内在冲突和自我压抑,早已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深深影响和决定着你的人生剧情走向而自己却不自知。我们早就习以为常,下意识认为生活中他人也像小时候的父母一样,只喜欢自己乖乖听话的一面,只喜欢自己努力奋斗、不停产出工作价值的一面,只喜欢自己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一面。


但实际上,反而正是你整天自我压抑、自我强迫、自我折磨的一面才惹人讨厌,没人会喜欢一个整天阴郁深沉、不苟言笑的“假人”。相反深深觉察无意识内心深处自己给自己捆绑的性格桎梏和心灵枷锁,鼓起勇气打破它、砸碎它、抛弃它,勇敢活出你的真性情、不断尝试做一个随性自在、真实不虚的自己,反而会赢得大家的喜爱和认可呢。大家看到你活得洒脱真诚、随性自在,也会发自内心地向你微笑致意吧。你自己也会有摆脱内在性格枷锁而带来的深深的心灵解脱感、人生幸福感、安心感与归属感吧。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先生在《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一书中写到,“我们要认识到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的特性不能代表所有人的特性。年幼时期父母对我们做出的评价、下过的结论,并不代表今后所有人对我们的评价和结论。获得这种认识最重要的方法是:去做我们从未尝试过的事情,去了解我们从未接触过的人。”


    就像《人生第一次》纪录片中,那些幸运地找到了比原生父母还要认可包容自己的恋人们。我想,至少这世上你的另一半,就不会像小时候父母对待你那样苛责你、要求你、束缚你,相反会更加认可包容、鼓励扶持真实的你。所以,多多接触他人、多多探索生活,多多尝试活出真实自我,你会由衷发现,真实的你其实是受人欢迎和喜爱的、更是受自己认可和接纳的。这样的人生才最轻松、最自然、也最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假如你是异性,你会跟现在的自己结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