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操作加可测量才是好方法

因为有想走捷径的心态,我以前特别热衷寻找方法论。总觉得有一些底层的思考逻辑,可以三言两语道出复杂世界的各种玄机,太幼稚。估计那些喜欢阅读各种“干货”的人和我有一样的心态吧。

后来,我就给自己设置了一个评价各种“干货”“方法论”的简单原则,第一,是不是可以量化,至少是部分的可量化;第二,是不是有具体的操作步骤,参照便可具体执行。

而这原则也让我养成一个习惯,当我要陈述观点的时候,首先,会分条,第一第二第三……,并会在过渡和总结的时候重复我的陈述结构和各条观点的关键点,受众感受到逻辑和条理,就会产生一定的掌控感和参与感;其次,必要的时候用一些数据,要能把数据之间的对比变化描述清楚。当然,搜集整理数据是个脏活累活,数据的分析是更大的挑战。

举两个让我很受启发的例子:

1、某教育机构提到计算能力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用数据说话,如果一个小学生每道计算题比别的同学慢5秒,正确率比同学低20%,那么100道题目做下来,差了多少?于是家长们深切感受到,数学计算,不仅仅是算对那么简单,还要快和准。

2、财新网王烁主编在文章中引用卡尼曼道方法,对人(具体说是财新道应聘者)进行测量,在遵从自己的主观直觉同时,做到了可测量可操作:

卡尼曼给出了办法。

第一,重视你的直觉,决策从直觉开始。

以我面试应聘者为例,对我最终作出用人决定来说,哪些要素是重要的?列出六到八个,他们来自于我的直觉、经验、价值观:

诚实

好奇

认真

写作能力

人际互动

英语水平

学历

此前工作经历

……

卡尼曼建议,给这些要素配等权重,根据结果动态调整权重对大脑要求太多——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也无必要。

第二,回溯数据。

比如说,我把过去三年的所有面试回溯一遍,每个面试对象得出每个要素的单项打分,产生均值、标准差,得出单项标准分;然后每个面试者各单项标准分加总求均值,得出其总标准分;根据总标准分划“录取”分数线。

第三,有这作基准,未来面试就简单了,用同样方法得出面试者的总标准分,基于分数线录取。分数线可以根据用人需求、面试者的整体水平动态调整,如果想进来的人越来越优秀,分数线自然会越来越高。

就是这么简单。

可操作性加可测量,并不一定会是终极方案,但是由于明确具体,让我有机会在回顾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这是最重要的。

欢迎微信搜索“胡柚小报”。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操作加可测量才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