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艺术

       “自我意象”的发现是心理学和个性创造领域的一大突破。十多年来,自我意象的重要性虽然得到了普遍的承认,但却很少有人撰写探讨这个问题的文章。奇怪的是,这并非因为“自我意象心理学”没有成效,而是因为它的成效大得使人吃惊。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的那样:“我不太愿意发表我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不想告诉那些外行人,因为我一旦公布某些病历并且途述那些惊人和显著的改善个性的方法时,一定会有人指责我夸大其辞或者制造迷信。”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行内人肯定会把在这方面发表的任何书籍都看成是异端邪说。首先,当整形外科医生的人写心理学方面的书就有些不伦不类;其次,冲破僵死的教条——所谓“心理科学”的严谨系统——在物理学、解剖学和新兴的控制论科学领域寻找人的行为的答案,这也可能会被某些人视为大逆不道。我的回答是,任何一个出色的整形外科医生,不管他本人的意愿如何,都是而且必须是一个心理学家。他在改变一个人面容的同时,也就改变了这个人的未来;他改变了一个人肉体的形象,也就同样改变了这个人——改变了他的个性、他的行为,有时甚至改变了他最基本的天赋和能力。

美是内在的

      一位整形外科医生并不仅仅改变一个人的面容,还能改变这个人内在的自我。他所做的整形手术不仅限于皮肉,同时也触及人的灵魂。很早以前我就得出过这样的结论:这是一项令人崇敬的职业,而我有责任使我的患者和我自己明白,我所从事的职业是怎么回事。如果没有专门的知识和训练,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医学博士也不敢施行专门的外科整形手术。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假如改变一个人面容的同时也会改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也就有责任获得关于内心的专门知识。

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曾经看到过一本书(《新的面貌——新的未来》),那里面收集的许多病历证明,外科整形,尤其是面部整形手术,曾经为很多人敞开新生活的大门。那本书里提到:改变一个人的面容往往能使他的个性突然地、戏剧性地发生巨变。同汉弗莱·大卫爵士一样,我从自己的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胜过成功时的收获。有些患者在作了整形手术之后,性格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绝大部分案例中,一个人极其丑陋的面孔或者“残缺不全”的五官,如果经过整形手术,他几乎立刻(一般不超过21 天)就体验到自尊和自信心的增强。但是在某些病例中,患者手术后仍然感到不适或者有自卑情绪。总之,这些“失败者”的感觉、举止和行为没有变化,就好像他们仍然生有一副丑陋的面孔一样。这使我得到了启发:肉体形象的改观本身并不是改变个性的真正关键。人还有某种别的东西,多数情况下要受面部整形的影响,但个别情况下也可能不受影响。在这种“别的东西”改观之后,这个人就随之而改变了。相反,如果这些“别的东西”没有改观,即使他的身体和外表与从前截然不同,他仍然还是原来那个人。

个性的面貌

      个性仿佛有它自己的“面孔”,这副非肉体的“个性的面孔”,似乎才是改变个性的关键。如果这非肉体的面孔留有伤疤,狰狞、“丑陋”或者卑下,人在他的行为中就会有所表现,虽然他的容貌已经改观。如果“个性的面孔”能够得到改造,如果旧的感情伤疤能够消除,那么,即使不施行外科整形手术,他本人也能改变。我一开始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之后就发现,起来越多的现象证明,“自我意象”,个人的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观念,或者他的自我“图像”,是左右个性和行为的真正关键。

真理不受局限

       我一向坚信,为了发现真理,该涉足的地方就必须涉足,甚至要敢于跨过国度界限。在探索“自我意象”时,也必须越过种种界限,虽然是无形的界限。尽管研究心理的科学承认自我意象及其在人类行为中的关键作用,但是,对于自我意象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创造新的个性,以及自我意象改变时人的神经系统内部发生什么变化等问题,心理学的回答仍然是含混的。我在新科学控制论中找到了大部分答案,这门科学使目的论重新成为科学中受人尊重的概念。比较奇怪的是,控制论这门新科学派生于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成果,而不是心理学家的研究;而按照人们的理解,控制论同目的论有密切关系,是研究机械系统的“目的追求”和“目标定向”动作的科学。控制论对有目的的机械行为所产生的现象和必备条件作出解释。

      心理学虽然提供了关于人类心理的深奥知识,但对于在有目的的条件下的简单目标定向动作,却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比如:一个人为什么能从咖啡桌上拿起香烟,并且把它叨在嘴上?可是物理学家却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很多支持心理学各派理论的人仿佛能够想象出太空和其他星球上存在的东西,却说不出他们自己后院的事情。新科学控制论使心理学得以有一个重大突破。这一突破虽然是由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完成的,但不应该使我们感到惊异。科学上的任何突破都可能来自该科学系统之外。“专家们”对某一科学的特定界限之内发展的知识是最为熟悉的。但任何新的知识往往来自外部——不是来自 “内行”,而是来自所谓的“外行”。

       巴斯德不是医学博士。莱特兄弟不是航空工程师而是自行车工人。严格地说,爱因斯坦也不是物理学家而是个数学家,但他在数学上的发现却推翻了物理学上流行的全部理论。居里夫人不是医学博士而是物理学家,但她对医学也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

怎样利用新知识?

基本原则

      “自我意象”是人类个性和行为的关键。改变自我意象就能改变人的个性和行为。但这还不是全部。“自我意象”决定了个人成就的界限。它决定你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扩展自我意象,你就能扩展自己的“潜在领域”。发展适当的自我意象能使个人富有新的能量、新的才华,并最终使失败转变为成功。

        自我意象心理学不仅因它本身的优点而得到人们的赞许,而且还对过去人们所了解但尚未正确认识的现象做出了解释。例如,现在在个性心理学、精神治疗医学和工业心理学领域中,有无可辨驳的临床例证表明“成功型个性”与“失败型个性”,“快乐倾向型个性”与“不快乐倾向型个性”、“健康倾向型个性”与“疾病倾向型个性”的存在。自我意象对上述事实和生活中发现的其他事实做出了新的解释。它使人们对“积极思维力”有新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说明了这种力量为什么在某些人身上起作用,而在另一些人身上不起作用(“积极思维”与个人的自我意象一致时就起作用,悖逆自我意象时就完全不起作用——除非自我意象得到改变)。为了了解自我意象心理学并把它应用于生活,你必须了解它所用来达到目标的机能。

       现在已经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说明,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都是根据控制论提出的原则,有目的地运转而达到个人目的。就功能来讲,大脑和神经系统构成一种奇特而又复杂的“目的追求机制”,它是一种内在的自动导向系统,或者作为一种“成功机制”为你效劳,或者作为一种“失败机制”对你不利,这要取决于作为操纵者的你如何操纵它,如何为它制定目标。控制论一开始是研究机械与机械原理的科学,现在发展到恢复人作为唯一的创造性动物的尊严,这未免有些讽刺意味。

      心理学一开始是研究人的心理或者心灵,现在却几乎以催毁人的心灵而告终。行为主义者既不理解人类,也不理解机械,所以把两者混淆起来,说什么思想仅仅是电子的运动,意识仅仅是一种化学作用。“意志”与“目的”则被认为是莫须有的东西。以研究物理机械为开端的控制论却不会犯这种错误。控制论科学不会说“人”是一部机器,只会说人拥有和利用一部机器。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这部机器的功能是什么,如何使用这部机器。

秘诀在于体验

     自我意象不论变好还是变坏,都不仅仅取决于智力或者思辨的知识,而是取决于“体验”。

      你在过去的创造性体验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发展你的自我意象,你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改变自我意象。一个孩子成长为健壮、快乐、适应生活的成年人,并不是因为有人教他去爱,而是因为他体验到爱。我们现在的自信和稳定状态,并不是我们动脑筋学习的结果,而是我们进行了体验的结果。

        自我意象心理学还沟通了目前使用的不同医学疗法,把它们之间重大的歧异加以克服。它对临床心理学、心理分析,甚至自我暗示,都能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一种共同的标准。大家都运用创造性体验来树立一个较好的自我意象。抛开理论不谈,在分析心理学派中使用的“治疗境况”实际上就是如此:当患者倾诉他的恐惧、耻辱、负罪感或“不良思想”时,分析的人不加任何评论、非难或者说教,不流露出任何惊奇。这样,患者也许在他生活中第一次体验到人们把他看作一个人;他“感到”他的“自我”有价值、有尊严,从而逐渐接受自己、以新的眼光看待他的“自我”。科学发现“人工的”经验在实验与临床心理学领域还有一项发现,使我们得以利用“体验”作为直接而有节制的方法来改变自我意象。实际生活经验就是一个冷酷无情的老师。把一个人扔进没顶深的水里,其体验可以教会他游泳。

        同样的体验又可能使另外一个人淹死。军队把很多年轻小伙子“造就成男子汉”,但是,毫无疑问,军队生活经验也造成很多人心理不正常。几个世纪以来,大家都相信“一事成功,万事如意”。我们从成功的经验中学会成功地发挥作用。过去成功的记忆会成为固有的“存贮信息”,使我们对目前的工作产生自信。但是,如果一个人仅仅体验过失败,他又怎能吸取过去成功的经验呢?他的处境就好象一个年轻的因为没有经验而找不到工作,又因为没有工作而得不到经验一样。另一项重要的发现可以打破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

       这项发现具有各种实用目的,使我们在头脑的实验室中把“经验”人工化、最终创造出经验并加以控制。实验和临床心理分析学家明确无误地证明:人的神经系统无法区分“实际的”经验和生动而详细地想象的经验。虽然这种说法听上去有些夸张,我们却可以考察一些实验室里控制的实验,它们是实地应用这类“人工”经验来提高掷标枪和投篮的技巧。我们将会看到在生活中使用这种方法的人如何改进他们的演说技巧、克服拨牙时的恐惧、增强社交时的沉着感、增强自信心、推销更多的商品、精通棋艺,以及在实践中应付人们能设想到的任何需要靠经验取得成功的场合。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著名医生所作的惊人实验,经过他们的安排,精神病患者可以“正常地”感受,从而得到治愈。也许,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会了解到,不幸的人们是如何通过“体验”幸福而逐渐学会享受生活!

      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是,为了“体验”,你必须对知识做出创造性反应。获得知识本身是消极的,体验知识才是积极的。在“体验”的时候,你的神经系统和大脑内部会发生变化,你大脑中的皮质将记下新的印象和神经中枢样式。

       保留二十一天的判断期限,以求改变自我意象时,如果看不到变化,也不要灰心丧气。你应该坚持练习,并至少在二十一天内不作判断。心理意象产生显著的转变,一般最少需要二十一天期限。外科整形之后,平均每位患者约需要二十一天来适应新面容。手臂或腿截去之后,“幻肢感”也会持续二十一天。人们迁入新居后,也要过三个星期,才会觉得它是个“家”。诸如此类的现象说明,旧的心理意象消失、新的心理意象形成,二十一天是最短的期限。建立一个适当的自我意象,要持续毕生的时间。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在三星期内能体验到某种改善——有时候这种改善是戏剧性的。

成功是什么?

       常常用到“成功”、“成功的”两个词,所以我认为有必要一开始就把它们解释一下。我所说的“成功”与声望的标志无关,而是指创造性的成就。确切地说,任何人也不该企望“成功”,但他可以做一个“成功的”人。试图获得声望或者挂上某种勋章,以为这就是“成功”,其结果必然导致神经过敏,带来挫折和不快。努力作为“成功的人”,不仅会带来物质上的成功,而且使人满足、充实和幸福。

诺亚.韦伯斯特对成功的定义是“满意地达到寻求的目标”。你自己内心的需要、灵感和才华激起的创造性追求,对于你才是重要的。因为你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挥作用,它才能带来快乐和成功。人的本性便是追求目标,而且,因为人“生来就是这样”,所以,除非他起到生来应该起到的作用——作一个追求目标的人,否则,他不会感到幸福。这样,真正的成功和真正的幸福不仅是互相联系,而且是互相促进的。

第一章 自我意象:美好生活的关键

       近十年来,心理学、精神医学和医学界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革命。有关“自我”的新理论和新概念,在临床心理学家、实用精神医学家、美容师和所谓“整形外科医生”的成果和发现中逐渐形成。这些发现提供的新方法,使人的个性、健康、甚至基本能力和才能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往日的失败变为成功。“不及格”的学生几天之内未经辅导就一下子变成“最优秀”的学生。羞怯、畏缩、内向的个性突然变得快乐和开朗。

T.F.詹姆斯

1959 年将许多心理学家与医学博士的研究成果概括如下:“理解自我心理学就能区别成功与失败、爱与恨、痛苦与欢乐。发现真正的自我,能挽救濒临破裂的婚姻,能重振一噘不振的事业,能改造‘个性失败’的牺牲者。另一方面,发现真正的自我,可以决定你保持自由还是屈就顺从。”

美好生活的关键

      本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发现是“自我意象”。不管我们认识与否,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幅心理的蓝图或者说自我的肖像。它对于我们意识的专注来讲也许是模糊或者混乱的。

      事实上,也许它根本无法有意识地进行认识。但它却是存在的,既完整又详细。这一自我意象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它建立在我们的自我信念上。但是,绝大部分自我信念都是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我们的成功与失败、我们的屈辱与胜利、以及他人对我们的反应,特别是根据童年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根据这一切,我们在心理造成了一个“自我(或者一幅自我的肖像)。”就我们自己来说,一旦某种与自己有关的思想或信念进入这幅肖像,它就会变成“真实的”。我们不会去怀疑它的可靠性,只会根据它去活动,就象它的确是真实的一样。

        这一自我意象之所以能成为开户美好生活的一把金钥匙,是因为两个重大的发现:

    (一) 人的所有行为、感情、举止,甚至才能,永远与自我意象相一致。

        简而言之,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按那种人行事;而且,即使你做了一切有意识的努力,即使你有意志力,你也根本不能有别的行为。把自己想象成“失败型的人”,就会想尽办法失败,尽管他有良好的愿望,有意志力,甚至机遇也完全对他有利。

      把自己想象为不公正的牺牲品,认为“注定要受苦”的人会不断地寻找各种环境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自我意象是一个“前提”,一个根据,或者一个基础,人的全部个性、行为,甚至环境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举例来说:一个孩子要把自己看成“不及格型”学生或者“算术上不开窍”的学生,就总会在自己的成绩单上找到证据。一个自以为没人喜欢的女孩子会发现自己在舞会总是没有人理睬。别人的排斥完全是她自己造成的:她那种愁眉苦脸、低三下四的态度,急于取悦于人的焦虑,或者对周围的人的下意识的敌意,都会把她本来能迷住的人拒于千里之外。一个推销员或者商人抱有同样的态度,他也会发现自己的实际经验能够“证明”他的自我意象是正确的。由于有这种客观的“证据”,很少有人会发现问题出在他的自我意象或者自我评价上。可是我们后面将会看到:一旦说服他们改变自我意象,学生的成绩和推销员的收入就会发生奇迹般的变化。

 (二) 自我意象是可以改变的。无数病历说明, 一个人不论年纪大小,都来得及改变他的自我意象,并从此开始新的生活。

       一个人难于改变他的习惯、个性或者生活方式,似乎有这样一个原因:几乎所有试图改变的努力都集中在所谓自我的圆周上而不是圆心上。很多人说过:‘积极思维’我已经尝试过了,但它对我不起作用。”然而,进一步追问就不难发觉,这些人运用或者试图运用“积极思维”,要改变的是特定的外在环境或者特定的习惯或者性格缺陷,却从来没有想到改变造成这些状况的自我认识。

      已故的普莱斯科特·雷奇是自我意象心理学的先驱之一,他在这个问题上做过最早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实验。雷奇认为个性是“一套思想体系”,思想与思想之间必须一致。同这个体系不一致的思想受到排斥,“不被相信”,也不能引导人的行为;与这个体系一致的思想则被采纳。这套思想的中心——也就是它的基石——就是个人的自我理想“,即自我意象,或者他的自我观念。雷奇是一个教师,他有机会利用几千个学生来验证他的理论。雷奇的理论认为:如果某学生学习某科有困难,可能是因为(从学生的眼光看)他不适于学习这门学科。然而雷奇相信,如果改变学生这种观点体现的自我观念,那么他对这门学科的态度也就相应改变。如果引导学生改变他的自我定义,他的学习能力也会改变。

       这种理论得到了验证。一个学生在一百个单词中拼错了五十五个,而且很多课程都不及格,所以丧失了一年的学分;但第二年各科成绩平均九十一分,成为全校拼写最优秀的学生。另一个男孩因为成绩太差被迫退学,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却成为全优生。一个姑娘拉丁文考试四次不及格,同学校的辅导员谈过三次话后,以八十四分的成绩通过了。一位男生被一个考核机构断定为“英语能力欠缺”,却在第二年荣获学校文学奖的提名。这些学生的问题不在于他们迟钝或基本能力的缺乏,而在于他们的自我想象不恰当。他们“确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不是说“我考试失败了”,而是认为“我是个失败者”;不是说“我这门不及格”,而是说“我是个不及格的学生”。

      我看过的一些档案中也有不少有说服力的案例:有的人特别怕见生人,过去很少出房门,现在却以公开演讲为生;有一位推销员曾认为自己“不是搞推销的材料”而写了辞职信,六个月之后却成为一百位推销员中的佼佼者;一位牧师因为“神经紧张”承受不了每周一次布道的压力而考虑过退休,现在除了每周布道一次外,平均还有三次“外出约谈”,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作“紧张”。

       整形外科医生如何对自我意象心理学产生兴趣表面上看,外科医学和心理学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然而,正是整形外科医生的工作首先提示出“自我意象”的存在,提出一定的问题,使心理学得出重要的成果。在很多情况下,改变肉体形象可以造就一个崭新的人。

       胆怯畏缩的人变得大胆勇敢;一个“低能”、“愚蠢”的男孩变成一位机警开朗的青年,后来成为一家著名公司的管理人员;一位丧失了自信心的推销员成为典型的自信型人物;最令人惊奇的是一名“无可救药”的惯犯,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从毫无悔过之心的囚徒成为模范犯人而得到保释,后来还在社会上担任了要职。这些成功很容易解释。那个孩子耳朵长得太大,别人说他象是两扇车门大开的出租汽车。他一生遭到别人的嘲弄,有时这嘲弄十分残酷,与同伴们来往就意味着侮辱与痛苦。为什么他不该回避社会活动呢?为什么他不该变得害怕别人,独自隐居起来?这种畏惧使他无法以任何方式表现自己,难怪别人要说他低能。当他的耳朵被整形之后,使他狼狈和受辱的原因自然就不复存在了,他应该恢复生活中正常的面貌——事实也的确如此。

       再想想那位推销员的情况。他在一次车祸中受伤,脸上留下了伤疤。每天早晨刮脸时,他总是看到面颊上那道可怕的破坏了面容的疤痕,以及延伸到嘴角的扭曲的肌肉。他一生中第一次产生了痛苦的意识,他自惭形秽,认为自己的面容必定令人厌恶。那伤疤成了他心中的负担,使他觉得“与众不同”,开始“猜疑”别人对他的看法。不久,他的自我变得比他的面容更残缺不全,他开始丧失自信心,感到痛苦,对别人充满敌意。后来,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自己身上——他的最主要目的变为保护自我,避免受辱。我们很容易理解,这个人为什么在矫正了脸部缺陷,恢复正常面容之后,会在一夜之间就改变整个态度、举止和自己的感情,并最终在工作上取得巨大的成功。

但是,那些改变了面容却仍保持原来个性的人,又该怎样解释呢?那些坚持认为整形手术对他们的外表不造成任何异样的人所做出的反应又该如何解释?不管面容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总有一些患者坚持认为“我看起来同从前一模一样,你没有达到任何效果”。患者的亲友可能会认不出他们,可能热烈夸奖他们重新得到的“美”,然而患者本人却坚持说看不出丝毫改善,或者干脆否认外表有任何变化。拿“从前”和“今后”的照片加以比较也全无作用,只会招致患者的敌意。出于某种奇特的心理偏见,患者可能强词夺理地说:“当然,我看不出来鼻子上的隆起没有了——但是我的鼻子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变化。”或者说:“疤痕也许显不出来了,可是它依然存在伤疤带来荣耀而不是耻辱了解自我意象还有另一条线索,那就是并非所有的疤痕或缺陷都会带来耻辱。很多学生以脸上的“刀疤”为荣,就象美国人以挂荣誉勋章为荣一样。那些参加决斗的人大都是学生中的精华,他们脸上的刀疤象征着他们卓越的身份。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脸上增添一条可怕的伤疤,同我那位推销员想除去伤疤的心理是一样的。

幻想式丑陋的症结

        对于一个真正属于先天不足的残疾人,或者确实因为车祸而造成面部畸形的人来说,外科整形确实能创造奇迹。从这类案例中可以轻而易举得出结论:所有神经官能疾病、不幸、失败、恐惧、焦虑和缺乏自信等等,都可以靠外科整形填补身体的缺陷而得到根治。然而,根据这个理论,具有正常或者说得过去的面容的人完全应当避免心理上的缺陷。他们理应是快乐、幸福、自信和无忧无虑的人;但是我们知道得很清楚:其实并不尽然。

        这种理论解释不了:为什么有些人到整形医生的诊室来要求“整容”以治疗纯粹幻想式的丑陋。有些三十五或四十五岁的妇女以为显得“太老”,虽然她们外表完全正常甚至有些还具有非凡的魅力;还有些年轻姑娘,她们自以为丑陋仅仅是因为嘴、鼻子或胸围同当时走红的电影明星稍有几分差距;有些男子自以为耳朵太大或鼻子太长。对这些人,正经的整形外科医生不会给施行手术。

      但不幸的是,有些庸医或医学协会不予承认的所谓“美容师”却不具备这种医德。这类“幻想式的丑陋”绝非少见。对男、女分校的学生所做的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的人对自己的外表有所不满。如果“正常”、“平均”两个词还有意义的话,那么我们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在容貌上显然不会是“不正常”或“与众不同”或“有缺陷”的。然而,类似的调查说明,我们人口总数中有将近同样比例的人出于某种原因而自惭形秽。这些人的反应就仿佛是他们真的为身体的残疾而苦恼一样。他们同样地感到羞耻、恐惧和不安。他们的充分享受生活的能力,受到同样的心理障碍的拦阻和抑制。他们的“伤疤”虽然是心理的和感情的而不是肉体的,却也同样的脆弱。

自我意象——真正的奥秘

       自我意象是公分母——是一切成功的或失败的病历中的决定性因素。真正的奥秘是:要想真正的“生活”,也就是使生活得到合理的满足,你必须有一个适当的现实的自我意象伴随着你。你必须能接受自己。你必须有健全的自尊心。你必须信任自己。你必须不以自我为耻。你必须随心所欲地、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而不是把自我意象隐藏或遮掩起来。你必须有与现实相适应的自我,以便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你必须认识自己——包括你的长处和弱点,并且诚实地对待这些长处和弱点。你的自我意象必须合理地近似于“你”本人,不能多也不能少。

      当这个自我意象完整而稳固的时候,你会有“良好”的感觉。如果它受到威胁,你会感到忧虑和担心。当它适应于你而且可以引为自豪时,你会感到自信。你会自由地作为“你自己”而存在,并且表现你自己,你会适当地发挥作用。如果它成为耻辱的对象,你就会把它隐藏起来、不让它有所表现,创造性的表现也就因此受到阻碍,你就会心怀敌意,无法与人相处。如果脸上的伤痛能够加强自我意象(比如爱决斗的德国学生),自尊和自信也会随之增强。如果脸上的伤疤损害自我意象(比如那位推销员),自尊和自信也随之消失。

未完待续。。。。。



2021.11.27    关于对于心理学中“自我意象”的部分,暂且写到这里,有空会更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性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