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住在我们那儿一所大学校园的其中一栋教职工宿舍里,每次取包裹时都会经过校内的操场,那是一个建了有几年的足球场,砖红色跑道,翠绿色地板,固有印象中的操场形象。
天气好的时候会有很多学生在上面散步、看书、晒太阳,当中午十二点闹钟准时响起,校园广播和阳光相拥,在操场里回荡,那画面便十分美好。
我时常艳羡地看着他们发呆,我总认为,从某一程度上来说,他们是幸运的,至少在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我是这样觉得的。
少有人知道,十多年前,在那个成绩高于一切的年纪,我似乎总对自己失望。
不想承认自己在数学方面没有造诣,因为确实不会,但依旧会按时早起,不停地写卷子做笔记。这么做,也只是想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颓废,维持别人眼中惯有的“好学生”形象。
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像自己这样看似用功却没有进步的人,怕自己不行,更怕自己努力了也不行。
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内容,在别人看来那么简单,对我来说就那么复杂。
我每天坐在黑板前,恨不得把老师讲的东西揉碎了吃进肚子里,可事实就是,怎么学也学不会。
此后的许多年,我多次问过自己,如果重新来过,我是否还会再一次对自己的命运这样无能为力。
曾经有过无数次放弃的念头,但不甘心,也知道不可以,于是开始想办法改变。
2
听老师说,高考卷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基础题,也就是说,就算不冲压轴题,细心一点,把基础题做好了,也能保证及格。
想到这里,我顿时又有了信心----拿高三的智商,去拼一二年级的知识,总有赢的可能。
从那时起我开始变得异常冷静,谁考进了前几名、谁研究出了哪道大题都与我无关,我只琢磨自己。
基础差,就把公式从头到尾抄在笔记本上重新理解;每错一道题,不论大小,就按题型分类好。
尽管这样,每到考试,最后几道大题我也还是只会写公式,排名也是一成不变。
但当单选题能从做对5题到做对13题,填空题能从做对3题到做对8题,会在中等难度的题目上画辅助线时,我就觉得一切都还有希望。
复习的中后期,有人退场,有人改变赛道,我依旧不确信未来的方向,但心里明白,在日复一日的归整中,脚下的步子已经慢慢清晰。
那时候生活里的光,都是来自这些微不足道的成就感,直到考上大学。
后来搬过几次家,那个笔记本也一直保存着。真正挥洒过汗水的青春,其实很难舍弃。
3
后来误打误撞开启了公众号写文,到现在,不知不觉也写了14万字,遗憾的是,两年过去了,写作这件事,还远远不能养活自己。
有时候觉得自己只有一股憨劲,不会推销自己,粉丝增长缓慢,还常因不会洽谈商务而丢了合作。
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不仅憨,还傻,为了保持写作动力,把读者的鼓励一一截图保存,在喜忧参半的日子里寻找支撑。
我通常不知道这样持续下去有什么意义,因为没经验,无人可以讨教,经常怀疑自己,不知道这条路对我来说是否行得通,何时会迎来转折点。
想起当初一起做公众号的写作者,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大都停更了,她们的上一篇文章,都停在了上个月,去年,甚至更久远的以前。
而我仍旧在不紧不慢地追赶前人的步伐,也确实,希望在这块土地上开花结果。
后来我发现,看得太远也不行,得换一种思维:干不成大事,就从小事中寻找希望。
比如成功把喜欢的句子恰如其分地植到文章里,能根据选题找到合适的例子,总结出越来越有用的经验……
久而久之,不管在哪个平台,都做出了万次阅读的作品,别人发现“原来你会写点东西”时显露出的惊喜和崇拜,也让我找到了坚持的意义。
长大之后总是莫名其妙产生很多感悟。
以前以为,我们只有一条路,后来才知道,人生没有标准答案,长大后的世界是多元的,本就万花筒般不同。
长线发展的岁月中,很多事情都可能会发生,如果特别畏惧于前面的方向是否正确,就低头看看自己所拥有的,和脚下的路。
有些苦不值得抱怨,因为迟早会变好。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希望能得到你的点赞,你的肯定是卡罗儿不断创作的动力,谢谢你~晚安。
【作者简介】
卡罗儿,新媒体写作者,专注自媒体写作与个人精进干货,希望倚仗一字一句,在世间找到灵魂的一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