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章——和光同尘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我感觉这篇蛮难看懂的,所以把书上的注释写到下面。

冲:同盅,器物虚空。盈:满,尽头。

渊:深远。宗:本原。

同其尘:混同于尘世。

湛:深沉,隐约飘渺,若隐若现。

象:同像。帝:上帝,天帝。

“道”是虚幻无形的,但是作用却是无穷无尽。好像是万物之本源。

挫其锐气,消除其纷扰,和光辉调和,和尘世混同为一体。

既虚无缥缈,又是真实存在的。不知道“道”是如何出现的,但应该是在天帝之前就存在了。

这一章继续论述“道”,老子说“道”是无形无踪,却又无处不在的,虚无缥缈,若隐若现。“道”就像是万物之宗一样,所有事物依托与它而生。

接着老子又解释“道”是如何在世间发挥作用的,就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使万物的存在皆为自然,没有了区别,拥有同样的本源,所以万物之间纷杂的表象的不同得以消解,使人能够用同样的眼光去看待万物。没有锋芒,没有纷扰,上和光,下同尘,万物和谐发展,是为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值得一提的是,这句话在第五十六章也出现了,全句是“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这里的玄同是像是一种大同世界,也可以说是“道”,塞其兑,闭其门意思是让人抑制欲望和取巧之心。如果说第四章是指“道”的特性的话,那么第五十六章的,是叙述了人的修行和相处的模式。几于道,处于一种无为的,自然的状态之中。

和光同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成语,指与好坏都能相合,不自立异,也可指不锋芒毕露,一种与世无争的处世状态。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相处中,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性格,持着不一样的处世哲学。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和他们发生交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与各色各样的人很好地相处,至少不会产生矛盾呢?

我认为答案就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八个字中。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要毫无底线地去迎合和奉承,而是收起自己的锋芒,在遇到问题时,更多地考虑各方面的问题,考虑自己的问题,不要自我主义。

不过多地暴露自己,学会谦虚,努力让自己融入更多的圈子,遇到更多的人,和更多的人成为朋友。

做到这些,离成功就更近了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四章——和光同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