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二十七章 慈胜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二十七章 慈胜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慈爱。慈, 《说文》中的解释是:爱也。爱,是世间最伟大的思想,爱是成事的最大动力。一个人做事成功,要么是爱好所致,要么是责任所致,而责任由爱而来。我们努力工作,不就是肩上的责任吗,让家人生活得好一点,让孩子的未来更好一些。韩非子说“慈于子者不敢绝衣食”因为对孩子的慈爱,所以不敢断绝了孩子的衣食,这是天性。人类生生不息,环境自然是先决条件,但“爱”是必要条件,没有父母亲情之爱,何来的代代相传。爱,是上帝赐给人类最宝贵的礼物,有了爱才有了人类及其文明,爱,是拯救人类的最后希望。

爱自己,是身体健康的开始。韩非子说“慈于身者不敢离法度”爱惜自身的人都不敢违背法度,这里的法就是身体健康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度就是身体所能承受外界压力或是损害的程度。我们在前文说过韩非子倡导的养生之道是爱精神贵处静,也就是动静适宜,避开那些影响身体健康的不良嗜好,避祸就福。爱自己,是珍视生命善待生活的基础,没有一个好身体,一切都是枉然。

合规矩,是成事的基础。韩非子说“慈于方圆者不敢舍规矩”善于(擅于)把握方略圆策的人不敢舍弃规矩。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活动于组织中,就要有适应不同环境的策略,这即是适者生存的本能,也是与时俱进的体现。古人讲国治则方略,国乱则圆策。如果国家治理有序,就讲方略,个性鲜明,观点明确。如果国家治理混乱,就讲圆策,把自己的个性与观点收藏起来,以待时机成熟。这是中国古代仕子的处世智慧,生存是第一要素。凡事合于规矩是执行方略圆策的前提与基础,合规矩,一是体现组织原则性强,二是体现注重整体利益,有大局观全局意识。一个人在一个组织中,不能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轻易想着离开或是另立山头,这都是没有组织原则和大局观的表现。

慈爱还表现在带兵打仗上,韩非子认为“故临兵而慈于士吏则战胜敌,慈于器械则城坚固。”意思是说遇到战事能爱惜士兵和下级军官,就能战胜敌人;爱惜器械,城池就可以坚固。这就是“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的原因所在,人是事物的主体,再好的武器都需要人来操作与使用。君主慈于士吏,士吏就有战胜敌人的信心与底气,他们为君为国为民而战。士吏爱惜器械,城池就可以坚固,如果士吏不爱惜器械,守城设施年久失修,城池就不会坚固,自然会被敌人攻破。所以老子说:“慈,于战则胜,以守则固。” 意思是慈爱,用于战争就能取胜,用于防御就能固守。

我们通常听到的是“慈不带兵,义不养财”,这里的慈是小慈,而不是大慈。小慈讲个人情感,大慈讲国家民族情感。大慈是为了全局与长远利益,必是敢于“合规矩守律法”,严格治军。小慈是为了个人名誉和小团伙利益,舍规矩违律法,治军松散,当然不能带兵了。老子所讲的“慈,于战则胜,以守则固。”是大慈。中国文字的意思越往后越简单越直白,比如“慈不带兵”与“慈,于战则胜,以守则固”的“慈”就不是一个意思。“慈不带兵”中“慈”是指心慈手软。而“慈,于战则胜,以守则固”中的“慈”是指合于规矩尊于律法。但,细究起来,两个“慈”其本质是一样的,合于规矩尊于律法的表现给人感觉就是心狠手硬。

【故临兵而慈于士吏则战胜敌,慈于器械则城坚固。故曰:“慈,于战则胜,以守则固。”】

热爱生活,自然勤俭踏实;热爱工作,自然务实勤奋。热爱祖国,自然要奋勇担当;热爱家庭,自然洁身自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二十七章 慈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