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

1,

在香港若开一家湘菜馆,你的竞争对手是那些湘菜馆吗?

当然是。

但,准确的说应该是所有的餐馆,乃至外卖与面包房。

2,

现实中,我们的对手远比想象中的多。

我们的顾客,其实是在购买各种品牌。

OLAY曾经以旁氏、卡尼尔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从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售卖渠道等来观察,玉兰油旁氏卡尼尔,同时在超市售卖,品牌形象和营销方式、甚至团队都比较相似,大家互相跳槽。

这三个品牌比较相似,就应该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但,忽略了大量的本土竞争对手。

3,

评价竞争对手时,容易迷失在中间过程。

会主观觉得竞争对手的某个创意很好,某个设计不错,某个抖音内容不错,然后就开始跟进。

这些创意设计内容或其他促销行为,只是中间过程而非最终结果。

这些营销和促销行为,是否有利于品牌增长?

这些中间过程操作是否带来更多的市场份额?

若非从抢夺顾客和市场份额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就会迷失在中间过程,会被貌似创意所迷惑。

这些创意,并不一定带来好结果。

4,

竞争对手品牌增长的真相是什么?

对于竞争对手的增长原因,谁都能分析两句,但对具体细节又知之甚少。

为什么?

品牌增长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不是一个风口就能解决的,

或某个突出能力就能达成。

营销,把单一因素做到极致,也可能会促进品牌增长,但单一因素的执行往往也是非常复杂的,很难抄袭的。

抄袭刘翔,你得比他跑得更快,而非脸上长痘更多。

抄袭韩红,你得高音比她更高更亮,而非比她更肥更壮。

5,

瑞幸咖啡。

大家都能对瑞幸咖啡的增长发表系列观点,但其实只是理论。

背后的逻辑和真相,是不为外人道的。

完美日记。

有人分析他的KOL网红投放数据,但,如果我们抄袭这个套路就会有用吗?

完美日记的快速增长,背后真相只是KOL网红投放吗?

并不见得。

江小白。

大家说他公关好,文案好,会炒作。

大错特错。

陶石泉早年在金六福上海分公司学习日本朝日啤酒的打法——深度分销,在白酒市场的完美执行。

6,

能力与限制。

在抄袭竞争对手时,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能力空间限制。

每一个品牌背后的团队和资源禀赋不同。

即便我们有心,有时也无力。

真理,只在你的炮弹射程以内。

7,

总之,回归到竞争的本质:

争抢顾客,

市场渗透率。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