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另类脸谱: 李鸿章敲打袁项城, 表面谦恭却藏着一身匪气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二百四十):耗子拉木锨。

光绪二十一年,袁项城做了逃兵,气派恢弘的天津直隶总督府,他终于见到了自己的老上司李鸿章。日理万机的李中堂,此时也是朝不保夕地背负一身骂名,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和袁世凯见面了,之前这个精干下属回国探亲时也给他捎过礼物,这一次面对空手而来的袁项城,他却为这次见面准备了很多“见面礼”。这是一堆弹劾袁项城的奏疏,除了包括擅权、嗜杀等问题,生活作风上也有不少涉及。李鸿章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用这些弹劾的奏疏,好好敲打一下袁项城。在他看来,越是千里马越难驯服,越是能干的下属也越需要敲打,要不然缰绳都握不住的李相国,何来庙堂之上举足轻重的淮军阵营。

但是,李老爷子失望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演技不够好,这个矮壮胖子对自己的敲打表现的满不在乎。看完这些材料,不仅不动怒,也不辩解,更没有惊恐。袁项城心里清楚,一条路走到黑的宦海之路,不应该关心所有人对自己的看法,他唯一在乎的只是关键人物,也就是李大人对自己的看法,毕竟在做人上,即便讲究人面、情面、场面等面面俱到,也肯定还有很多人看自己不顺眼,背后捅刀子是再正常不过的手段。两人短暂的对视,这个曾经大气不敢出的袁项城,李鸿章也是心中有愧,不说这个下属闻了十三年的泡菜味,他也一次次奏请回国,都被自己冷漠拒绝,再干个几年回来,在晚清的庙堂之上,就真的只有回家抱孙子的戏份了。

其实,对于李鸿章来说,他早就感受到这个人不简单。从个人性格来看,他很喜欢这样的人,因为从袁项城的身上,他可以看到一种特别的东西,那是一种多年的精明果敢锻炼出来的浓烈匪气,也就是嚣张跋扈、赌徒态度、敢作敢为。但是袁项城的可塑之处在于这一切都隐藏在表面的谦恭里,有匪气当然能办事,但将匪气拿出来显摆的,基本上坟头的草都老高了。而且此时的袁项城不好面子,人面、情面以及场面,不过都是妆点自己的门面,听到不利于自己的弹劾,他绝对拉得下面子不以为意,因为他有更大的私心,那就是亡清。换作那些科举正途走出来的道德士子,可不得撸起袖子口诛笔伐,跟你闹个没完。

​最终, 李鸿章对袁项城的这番敲打开始步入正题。他若无其事地收起那堆奏疏,说出了袁项城特别害怕听到的训言。升半级回去做你的老本行,外加为远征的清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他对袁项城此番装病回来早已看透,但是那地方还真没别人可以镇得住场子。此时轮到袁项城不淡定了,就差哇一声哭出来,失望换来的是心凉了半截。李鸿章虽说是清朝宦海最厉害的角色之一,别人看到的是这位李中堂的老辣,袁世凯看到的却是这头瘦虎的老迈,骨子里的匪气提醒他,不取而代之接下来注定没戏,他灰头土脸地走出总督府,将目光定格在了西北方向,只要能交出投名状,李相国作为垫脚石又何妨。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的另类脸谱: 李鸿章敲打袁项城, 表面谦恭却藏着一身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