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7日,完成在淮北考古工地的探方后,第二天一早就离开那里,中午时分赶到江苏宿迁市,见到曾经本科的舍友。
在他这里住了一晚上后,29日一大早参观完宿迁博物馆,中午就坐上前往扬州的长途客车,到达扬州时已经下午四点多。在扬州八怪纪念馆对面的宾馆安顿好后,夜里在东关古街上溜达了一圈。
30日一大早,首先来到瘦西湖,从南到北游览一周,基本上没有错过一处景点。在中国发行的众多邮票中,总共有三套邮票涉及瘦西湖内的景点。
1、徐园
徐园很不起眼,按照路边的指示牌走,差一点儿就没找到,询问路上晨练的大爷,经过指引才最终到达。穿过一扇写有“徐园”二字的小门,眼前廓然开朗,这幅画面正是邮票中的景象!
2007年国家邮政部门发行《扬州园林》特种邮票,其中第三枚就是徐园。它位于瘦西湖风景区“长堤春柳”的北端,乃清代乾隆年间名园“桃花坞”旧址,曾经桃花成片,灿若云霞。1915年,这里改称“徐园”,成为军阀徐宝山的公祠。
邮票画面正中的建筑,名叫“听鹂馆”,附会杜甫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之意境。馆前安放着两件巨大的铁镬,每只重约3吨,出土于扬州市区。《徐园铁镬记》石碑立于铁镬东侧,详述其功能和历史,据说它是北朝萧梁时代的镇水之物,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
邮票画面右侧被树木遮挡的亭子里,如今安放着巨大的石碑,内容为《徐园碑记》。
2、五亭桥
从徐园后门出来,靠近瘦西湖边,就可以远远看到宏大的五亭桥。
本科时听臧爷爷的玉器鉴定课,他询问大家PPT背景的风光为何处?我一口答出:“瘦西湖—五亭桥!”他夸奖道:“威隆大有前途!”如今身临其境,感慨颇深。
五亭桥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又名莲花桥。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
2015年中国邮政发行《瘦西湖》特种邮票,其中第一枚就是五亭桥。画面正中被垂柳环绕的凉亭,是位于瘦西湖中央的钓鱼台,著名的白塔和五亭桥分别位于画面上方左右两侧。
邮票画面中俯瞰的角度,参观游览时无法看到,所有只能在五亭桥前留影,以示纪念。
3、二十四桥
跨过五亭桥来到瘦西湖南岸,继续顺着湖岸向西行走。经过大片的芍药丛,著名的二十四桥就出现在拐弯处,与邮票中的画面一模一样。
1998年11月中国和瑞士联合发行《瘦西湖和莱芒湖》邮票,其中“瘦西湖·二十四桥”的画面,正是如今的“二十四桥景区”。邮票画面正中的石拱桥就是二十四桥,左侧的熙春台,右侧临河而建的水榭,以及远方大明寺内高耸的佛塔,都如画中的景象真实再现!
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如今看到的二十四桥,是上个世纪80年代新开辟的景区。杜牧的一首《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让这里远近闻名!
2015年中国邮政发行《瘦西湖》特种邮票,第二枚又选择了这座著名的二十四桥。与1998年那一枚邮票不同,这张的画面选择了此桥的东北侧,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再一次欣赏到这座桥梁的唯美之处。
4、何园
从瘦西湖北门离开景区后,先后参观了宋夹城遗址公园和汉广陵王墓博物馆。之后步行沿着邗沟,一直走到高桥路北口,才乘坐公交车南下,在运河西路下车,步行穿过城内狭小的胡同,来到扬州又一处重要的园林—何园。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词中“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被誉为“晚晴第一园”。此园的主要特色是把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极至,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的精彩景观。
中国邮政局于2007年发行的《扬州园林》特种邮票中,第一枚就是何园。邮票画面正中的石亭,名为“水心厅”,被誉为中国古戏亭中唯存的“水上戏台”。站在四周的复道回廊俯瞰此亭与水面,更显气势宏大!
5、文峰塔
30日一大早直奔个园,得知8点半才开门后,乘坐公交车径直来到城南大运河畔的文峰塔,寻访这处登上过邮票的古塔。
公交车停靠在大运河边的江阳东路上,远远就可以看到高耸的文峰塔,前天乘坐长途汽车也从曾这里经过。独自顺着运河东侧的宝塔路,向南步行不到10分钟,就来到文峰塔所在的寺院。
国家邮政局在2009年发行的《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中,第五枚就是这座文峰塔。此塔建造于明万历10年(1582年),共七层八角,全部用砖建造。
文峰塔所在的位置,原来叫做三湾子,是隋唐时期由古运河到长江的必经之地。据说鉴真在第二、四、六次渡海回日本的时候,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6、个园
参观完文峰塔,立马乘车返回个园,正赶上开园不久,人也不算很多。游览南部住宅区时,跟着导游听了一阵子,她告诉大家:“每个屋子的桌子上,都摆放这花瓶和镜子,寓意平平(瓶)静静(镜);如果中间再填上一件西洋钟表,就意味着钟声(终生)平静。有时候放着一块石头,就有石(时)来运转的意思。”
离开建筑密集,等级森严的住宅区后,北面就是个园的精华—四季假山,在此可以欣赏到四季不同的景色。绕过宜雨轩,眼前就是邮票中的景象!
在2007年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扬州园林》特种邮票中,第三枚就是个园。画面中描绘的正是眼前的抱山楼,“壶天自春”四个大字瞬间映入眼帘。
抱山楼是座七楹长楼,横跨两东西处假山之间,楼前长廊环绕两山于胸前,这是抱山楼得名的由来。在抱山楼长廊上可赏夏秋两景,因此这里被人戏称为“时空隧道”。如今,这里被开辟成临时展厅,之前正在展览《丝路花语—清、民国女红老物件展》,不巧展期结束,展品已经撤下。
站在抱山楼上向下观看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创建个园。刘凤诰所撰《个园记》有记载:“园内池馆清幽,水木明瑟,并种竹万竿,故曰个园。”
7、清江闸和总督漕运部院遗址
离开个园,中午来到市区西侧的扬州市博物馆,参观结束后直奔汽车站,乘坐大巴车前往淮安。
下午四点多,就到达淮安市区,住在运河文化广场前中运河南岸,傍晚来到不远处的清江闸。国家邮政局在2009年发行的《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中,第四枚就是这座清江闸。
沿着清江闸所在的中州岛上走了一周,也没有看到邮票中的画面,绕了一圈回到御码头桥上,向北望去才看到。原来近年修建的石牌坊,挡住后方的建筑,让我第一眼没有认出来!
想置身邮票中的画面,必须站在河道中,好在不远处还有一座同样的闸口,于是在那里拍照留念。
清江闸始建于明朝初年,用于控制里运河的流量和水位,以缓解湍急的河水,使漕运船只顺利通过。这里也是漕粮必经之咽喉要道,每当运粮季节,万艘漕船帆樯衔尾,绵亘数里,蔚为壮观,有“南北襟喉”之称。
在淮安住了一晚,第二天前往东南面的淮安区,参观完周恩来纪念馆后,来到总督漕运部院遗址。2009年发行的清江闸邮票中,背景图案就是总督漕运部院的大门!
来到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后才发现,这里大部分的遗迹没有复原,基本保持考古发掘后的原貌进行展示。仅复原出邮票中宏伟的大门和石狮,进入大门后眼前是一片残垣断壁!
返回西北面的城区,参观了淮安市博物馆后,乘坐长途客车返回宿迁和同学汇合,第二天一起去济南参加另一位同学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