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教学的文化境界(2)

图片发自App

第二境界:生活文化

回归生活世界,体验文本生活,是生活文化的一个前提标志。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活,高度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努力打通两个世界,并在两个世界中搭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生活中有语文,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蕴含着各种教学资源。每一个学生的认知领域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都有一种被激发的期待与渴望。如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触发学生以往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背景,去达成探求和融会的目标,这是每一个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李前尚老师说:“语文就是生活,以语文的方式生活就是要把生活本身当作语文。”②凭着这个信念,李老师把生活语文作为语文教学的一条主线贯穿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也在他的影响下把生活当成了大写的语文书。

图片发自App

生活教学不仅是要把生活的资源视作教学的资源,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去寻访生活的源泉,让知识还原生活的本质。为此,我们就需要在教学中挖掘知识产生的背景,充分发挥文化原境的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与理解能力开展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文化教学的生活。比如说,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生活,用儿童的心灵来表现生活,那么,教师的教学就要用儿童的眼光来再现文本的生活,用儿童的心灵来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要始终抓住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链条来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有效沟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王蒙的《人生三境》是一篇哲理散文,全文写了逆境、顺境和俗境等三种境遇下的社会各色人等的种种表现,以评判者的角度对此予以剖析,从而揭示人生的意义。如何把作者的人生历练与文本蕴含的哲理意味结合在一起,如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背景与阅读感受来进行更深入的认识,这无疑是一种读文学读生活读人生的好方法。教学《人生三境》,就不再是一种平面的阅读分析,而是一种立体的生活体验。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设计本文教学的时候,就有十分的理由去挖掘作品之中的感染力与穿透力,去带领学生体味俗境、庸俗、高雅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醒学生展开联想阅读,重构生活品质,然后深入品读作者作为文化人用文化的药方来摆脱庸俗的良苦用心。也许,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这篇散文显得有点深奥,然而,在青春发育期的学生,正需要我们在他们人生梦想之中植入一种清醒剂,让他们先挖病根,再找良方,在生活体验之中产生一种刻骨铭心的争斗,读醒自己的人生理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教学,要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不断地读省自我并实现自我的超越,这是生活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的标志。江苏海门的祝禧老师在追求“文化语文”的实践中提出了“语文教学要走进生活的灌木林”的观点,他认为,“儿童的语文学习,离不开经典的书本文化的阅读。但是,书本也可以成为一种束缚,因为它只提供了一种语言符号(文语)的承载。”他从现象学角度分析,语言不单纯是物质性的“信号”,而且是人栖居于大地赖以安身立命的文化“符号”。因此,语言的本质与人的生活的具体文化情境、情态与情致都是无可分离的。教学语文,就是要从语言中寻找文化的生活,让课堂焕发出诗意、史韵和哲思。③这是一种教学文化的追求方向,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明智之举。《人民教育》2008年18期刊发了刘发建老师的课例《将相和》,许多教师在研读之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无论是赞扬还是反对,都有一个不可回避的观点,就是刘老师的课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读出自己”的阅读境界。他一反传统的教学流程和教学问题,抓住三个文本故事的核心内容设计了三个具有挑战意味的问题: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蔺相如是真摔还是假摔、将相和是真和还是假和,让习惯了从已知概念中寻找答案的学生突然觉得需要自己去进行发现式阅读,于是,沿着这座桥梁,学生们进行了自主阅读与自主选择,一则将文本内容进行历史的还原,二则用自己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在感受与体验之间深化了自己的阅读意义,获得了一种本能的阅读快感。④

图片发自App

生活教学,一则追寻文本的生活现场,二则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三则解放学习的生活方式。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具有内在的生活世界,正如数学就是从量的角度去解释世界一样,呈现的是一种逻辑和创造的思想、一种独特的解释世界的方式和一种精密的语言系统。因此,肖川先生认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它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是对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提炼,因此,它高于生活、概括生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⑤他提议,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接通生活的源头活水,使原来枯燥单调的理论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其实,这个道理在任何一门学科之中都能得到表现的机会,问题的关键是,必须帮助学生展开生活的“背景文本”,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性学习,不仅理解学科的文本意义,而且发现学习的生活意义。

生活教学,常常需要实施情景教学的策略,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发展学生的情感与智能。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帮助学生阅读《七颗钻石》的时候,设计了朗读感受、自由问答和书写感动三个教学环节,这本来是一个很有创意的阅读课型,特别在第二个环节里师生互问互答,学生的积极性也十分的高涨,可是,由于第一个环节里教师采用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指导的形式,随意打断学生朗读的节奏,一会儿指出要注意语速语调情感等朗读问题,一会儿对文句的有关内容进行动作模仿,结果搞得既不像朗读指导,又不像文章分析,人为割裂了阅读理解的关系,从根本上反映出教学设计中缺乏深刻的条件性思考,一方面违背了学科的生态规律,一方面忽略了教学的生活品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课堂教学的文化境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