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上编(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2 )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第二节 但丁


【考点】


一:《神曲》的思想意义何在?


但丁说《神曲》的字面意义(此外有隐喻的、道德的、神秘的即神学的意义)写的是“亡灵的境遇”。作品的确描写了灵魂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情境。但丁又强调作品的寓言意义的主题是人,是写“人们在运用其自由选择的意志时,由于他们的善行或恶行,将得到善报或恶报”。但丁说“我们不妨简单地这样说:全书和这一部分(天堂)的目的就是要使生活在这一世界上的人们摆脱悲惨的境遇,把他们引向幸福的境地”。

1.基本主题:《神曲》的总体构思及其思想基础明显的是基于中世纪基督教的思想体系的,是基督教文化精神的体现。但丁的游历是从罪恶到解救再到至善至福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但丁探索人、意大利民族出路的形象表现。创作目的在于说明人类应在哲学的指引下,凭借理性认识罪恶,并经过苦难和考验而自新,得到解救,并接受神学的启发,通过信仰而达到真理和至善至福的境地。

2.但同时也表现了追求现实生活,宣扬新思想的一面:(1)肯定人的现实活动和积极进取精神。但丁认为现实生活并不只是来世的准备而有其自身的价值,也就自然提倡那种向往人世生活幸福而 表现出的积极入世精神。(2)热爱、推崇古代文化。古代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和现世精神与基督教否定人及其现世生活的倾向是截然不同的。首先,但丁在《神曲》中古代异教的诗人学者表现出极大的敬意,并热情地赞颂他们。其次,但丁自己也有广博的古典文化知识,并在《神曲》中大量运用被视为多神异教的古典作品作为自己的写作题材,“但丁也经常把同一个实事的基督教说明和异教的说明放在一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3.但丁以政治道德为归依,以权力分割、相互牵制为出发点,以民族国家利益为宗旨,对意大利现 实表现出鲜明而进步的政治倾向和爱国精神:(1)反对党争内乱,主张民族和平统一。(2)反对教权扩张,主张政教分离。

4.批判教会及神职人员贪婪腐败堕落。


二:《神曲》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1)塑造了丰富多姿、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结构巧妙而严整。全诗三部,每部33篇,加序共 100篇,以三界严谨的立体构造和精美的百曲形式见称于世界文学。实际上采用的是古希腊托勒密的 地心体系。

(3)梦幻、象征与寓意手法的使用。以幻游为总体结构;数字寓意;韵律特征:奇偶连锁韵, 尾韵以ABA,BCB,CDC规则连续不断,三个部分皆以“Stella”(stars)刹尾,象征黑暗中光明!

(4)比喻精妙。比喻贪食者的灵魂之眼象“宝石脱落的戒指”。

(5)色调与氛围。地狱阴暗凄惨,以象征痛 苦与绝望;净界柔和爽目,以象征宁静与希望;天堂祥光四溢,以象征幸福与喜悦。

(6)语言。首创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作,奠定意大利民族语言复兴基础。


三:《神曲》思想艺术上的两重性


既有中世纪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又有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萌芽。

思想内容方面的两重性:

1.既歌颂理想中的基督教及其教士,又揭露批判现实中教会及教士的罪恶;

2.既见歌颂理想中的王权、贵族,又揭露批判现实中王权、贵族的罪恶;

3.既歌颂基督教文化,又赞美世俗文化、异教文化;

4.既宣扬禁欲出世思想,又肯定人对世俗爱情、荣誉、功业的追求。

5.道德规范与情感倾向有时是相互冲突的。但丁严格地按照宗教道德准则来安排亡魂的归属,显示出道德评判的严格、严厉,但是他的情感倾向却常常与之背离,显示出对人性的肯定。

艺术上的两重性:

1.用宗教题材与中世纪文学的梦幻、象征手法反映现实生活;用体现神权思想的艺术结构造成古代艺术庄严肃穆的风格;

2.人物、景物描写大多简略模糊,又不乏用近代文学的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卓越篇章;

3.使用意大利俗语,但语言又有中世纪语言烦琐晦涩的弊端。


四: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个新旧交替的年代,因此他在看待事物的态度上常常是矛盾的。

1.诗人对古代文化知识的崇敬,表现出重知识重理智的理想;但又把引导他的维吉尔作为异教徒打入地狱。

2.对爱情的双重态度。一方面同情保罗和弗兰齐斯嘉的恋情;但又按教会的道德标准将他们作为淫罪犯打入地狱。

3.对待爱国主义者。一方面赞扬法利那塔的英雄气概和爱国行为,但又把他作为异教徒打入地狱。

4.对教皇的双重性。在普尼腓斯八世当政时宣布他一定要人地狱,但又对他在阿那受到的污辱表示愤慨。

5.艺术上新旧交融。

他认为重知识重理智才能走出苦难,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这一认识超越了旧时代,达到了新时代的思想高度;但他对待异教徒的认识,完全没有脱离宗教的桎梏。

所以说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五:“序诗”的象征意义


“黑暗的森林”———意大利现实,“披着阳光的小山头”———理想境地,狼、豹、狮———人内心中的贪婪、淫欲、野心。

诗人(人的代表)迷失在黑暗而混乱的现实中,企图摆脱困境走向理想境地,却被自身的欲念所阻碍而不得正道,陷入迷惘之中。他在象征理性和哲学的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历了地狱和炼狱,目睹犯罪的灵魂受到的种种惩罚,有过错的灵魂所进行的涤除欲念的磨炼,从而认识罪恶,迷途知返。他又在象征信仰和神学的贝阿特丽齐的引导下游历天堂,一瞥上帝,从而领悟到最高真理,获得人生最大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上编(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