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休息几天就能不讨厌工作了?心理学家不是这么说的

六一刚过,老父母亲们有没有掏钱给孩子买礼物呀?有没有趁机自己也跟着凑热闹过节呀?

没跟着过节不要紧,马上又要放3天小长假了。

很多人应该都会觉得放假好开心有了假期充分休息和放松之后,好像就可以不那么讨厌工作了。是不是这样呢?心理学家可不是这么说的。

一、没有内驱力的工作,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放松

《自我驱动心理学》这本书上介绍过一个圣代谬论,指的是在一块黏土上放上巧克力酱、糖果等圣代配料,把它装饰得就像是真正的圣代那样,面上也确实吃起来美味可口,但只要往下吃,总会吃到黏土。所以,尽管把工作和玩乐结合起来,貌似能缓解工作的辛苦和焦虑,但其实,那只是短暂的逃避,玩乐和放松并不能解决工作的枯燥和乏味。如果你做着令自己生厌的工作,再多的休息、放松也改变不了它令你生厌的事实。

所以,只有找到真正喜欢的工作,找到自己做这份工作的内驱力,才可能享受工作,并且享受放松和玩耍。

但内驱力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这关乎到一个人情商的高低,也就是情绪智力的高低。

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实践版》系列书中提到情商模型分为四个维度: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管理。

简单来说,自我意识就是要了解自己,然后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这是对内的部分对外,就要有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相当于同理心,能够清晰准确地感受并理解他人的情绪,这是社交的基础,然后才有可能做出得体的互动,做到良好的人际关系管理。

情商高,意味着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也能做好对内和对外的管理。内驱力,自然来源于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意识,比较专业的解释,是指包括情绪的自我感知能力,以及对自身优势、劣势、需求和动机的深切理解,并对自己的能力有个坦率而准确的评估。自我管理,则包括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还包括一个人的适应性和积极的人生观。

在充分了解自身优势、劣势、需求和动机之后,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就并不是难事。只有自己想做,才会去积极地克服困难,也才会保持长久的动力,而不是仅仅听命于上司行动,或者迫于生计才去工作。

正因为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旦做出成绩,就会感受到更大的喜悦和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反过来又更加促进内驱力,形成正向发展的良性循环。

占了我们漫长人生最重要年华的工作期,谁不希望能够拥有这样一份发自内心想做又能蒸蒸日上的事业呢?

二、涵盖内驱力的情商才是人生幸福的重要砝码

如果你觉得自己到现在也还没找到这样的事业,那么不用着急,情商不是与生俱来固定不变的,它是可以培养的,从现在开始去学习,去学会感受自己、理解他人,不仅对事业有用,对生活各方面都有帮助。

如果你有孩子,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和学习,那就更有助于TA的成长和今后的人生。

顾长安和韦秀英老师合著的《情商:一本给孩子的人生格局书》,就是专为孩子总结的一套情商培养指南。

但这本书不是交给孩子读就好,它是一本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读的书。父母可以从中学习如何更好地和孩子相处,孩子也能学习如何独处、如何跟父母、跟同龄人相处。

记得看到过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视频,上海天桥上,一位中年妇女突然停下车子,开门走到后座门外情绪激动地和里面的人说话,说了几分钟,她回到驾驶座正想开车,却没想到后座门突然打开,有个年轻人飞快地穿过车流来到桥边纵身一跃。那位妇女根本反应不过来,追到桥边一看,就痛不欲生地跪倒在地,捶地痛哭。

原来,这是母子俩,因为儿子犯了错,母亲就火冒三丈,不顾一切停下车把儿子教训了一顿,儿子在如此猛烈的批评下,一个冲动就轻生了。

如此悲剧,太过惨烈了。

青春期的孩子,因为生理上的大脑发育特殊期,容易产生很多难以挽回的冲动行为。这个特殊阶段,就非常考验在此之前积累的亲子关系,以及父母子女各自的情商。

如果这位母亲能做好情绪管理,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如果母亲能够正确表达母爱,孩子也不会被最后一根稻草所压垮。如果孩子能透过母亲的怒火感受到母爱,也不会轻生。

可惜,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但是,对看着文章的你们来说,以史为鉴,从此刻觉醒并采取行动还来得及。当然也许你们已经做得很棒了。

不管怎样,我想说的是,不论对家长来说,还是对孩子来说,情商都无比重要,关系到我们一生的幸福

那么,情商究竟该如何培养呢?

三、培养情商,从这三点开始

《情商:一本给孩子的人生格局书》讲得很全面,涵盖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问题。书中还列举了一系列名人或非名人的事例,把道理讲得更有趣,顺带也解释了各种应用场合,让人能够把知识结合到日常生活中去运用。

在此,给大家总结三点,启发大家从这里开始培养情商。

1、观察内心、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

我们所有的情绪,喜怒哀乐,都是有原因的。有时候,愤怒是源于自己的害怕,比如上文说的那位母亲,就是害怕儿子走上歪路,或者害怕自己教子无方被家人老师嘲笑,所以才会如此愤怒。有时候,愤怒可能是想掩饰心里的胆怯、羞愧、谎言等等。在情绪发生的瞬间,觉察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而不是去逃避遮掩,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开始。

除了负面情绪,对正面情绪也要积极把握,比如感受到开心和喜悦是源于什么?也许在不停地追问下,就能发现一些自己原先都没有察觉的心理。

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观察自己,养成这样的习惯,就会对自己的好恶渐渐明晰,也就能更加有的放矢地扬长避短。

2、学会控制冲动,表达情绪

控制愤怒冲动,有一招数数字的方法非常奏效,通常从1数到10,怒气几乎也就消失了。除此之外,还有马上离开让你愤怒的环境,这样冷静下来之后,人的理智大脑才会开始运作,才能做出更正确的应对。

但控制住了冲动还没有结束,你的愤怒想法不会消失,因为矛盾并未解决。冷静下来之后,就需要以平和的态度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指出矛盾所在。比如孩子磨磨蹭蹭,家长大可不必大动肝火,可以说:“你这样慢,我担心你会迟到,我也害怕自己上班迟到,所以我感觉有些生气。” 这样孩子会更容易听话行动起来。

另外,学会发自内心地夸赞别人具体的地方,是传达好情绪的关键。只需鼓起勇气,掌握夸赞的技巧(真诚、并且夸赞具体内容),你就给别人带来了好情绪,同时人家的好情绪也一定会传回给你。

3、正确理解他人,读懂爱与恨

理解他人,首先要学会察言观色,懂得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和情绪状态,以及说话的语气等等,去捕捉他人的心情和想法,从而理解对方。有时候,哪怕仅仅只是倾听,也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人家愿意和你推心置腹,你也很容易就获取了不少意料之外的信息。倾听的诀窍在于,偶尔在对方停下来的时候,附和他的言论,人家就会滔滔不绝。

不停地锻炼这种能力,尤其是在家庭里,大家能够更加明确地感受到对方的爱与恨,也就能做出对应的表达和行动,非常有助于形成好的家庭关系和感情。

这三点,是情商的开始,但不是结束,情商远不止于此,情商的提高没有尽头。

先从自己做起,提高情商,再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乐观、以及高超的社交能力。这就是我们能给自己和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也是找到喜欢的工作的最根本解决办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假期休息几天就能不讨厌工作了?心理学家不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