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争端的价值

带两个孩子的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有的时候他们相亲相爱,有时候他们又争吵的让人绝望,真的不夸张,感觉到自己学的什么东西都用不上的深深无奈。一个人走路摔倒了,另一个笑了,摔倒的这个小朋友就特别生气。但第二天同样的剧情可能又演了一遍,只不过是人物之间反转了一下。作为大人看的清清楚楚,这是双重标准啊,不能只管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但这样的逻辑他们却看不到。

图片发自App

我有的时候要发发飚,才能制止争端。每次这样过了以后又感觉不对,所以就抽空看看书提醒一下自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采用更平和甚至更幽默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事情。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方法的效果只管几分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尝试几次以后,常常又回到简单粗暴的方式。自己还在懊恼刚才的处理方式不够艺术,人家又已经好的黏在一起了。

只好不断的提醒自己:孩子之间的争端是一件好事,并不是洪水猛兽。孩子是通过这些争端来学习如何解决人际冲突,如何学习交往的策略。

乐乐在这每天上演的争端和冲突发展了自己面对这些问题的处理策略。有的时候他会选择告状,有的时候会选择用语言伤害对方,有的时候会通过肢体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有的时候会不理对方。每次他的大脑会应该会有意无意的来计算这些方法的处理效果,为以后可能的冲突选择最优的解决方式。

上次我甚至很惊奇的听到他要跟对方和好的邀约。后来知道这句话原来是跟他学堂的“宿敌”黄敬琪同学学会的。平时虽然在学堂学传统文化,但那些对他这个年龄来说还只是书上的文字,而这句话是他能实实在在用在解决问题上的。

我想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感觉很脆弱?可能重要的一方面是不像以前多孩子的家庭有互相磨练的机会,而这种模拟训练是孩子未来踏入真实世界所必不可少的。其效果应该是成年以后的训练不能比拟的,副作用也是更小的。

因为孩子现在在一起更多的是游戏的方式和心态,那用游戏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争端,相对来说就容易放松一点,尽管争吵的时候他们也脸红脖子粗的,有时候也会急眼。但是因为更多的是一种游戏的心态、玩的心态,所以很容易修复,这个与成人世界的争端是不同的。成人世界遇到这种争吵,更多的会选择隐忍。一旦争端不可避免,即使事情过去,即使看起来关系还说得过去,但不好的感觉会在心里久久难以释怀。而小时候的玩闹不会。

记得乐乐在上体适能课的时候,有时候其他小朋友的球会打到他,有一次他就跟我说下次不想去练了,我说:“不去就不去好了,正好我也懒得送你。”结果到下个星期的时候,他又要去了,那一点点不快早已经被游戏所带来的快乐淹没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之间争端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