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在寻求“被看见”

有人写了一篇《关闭朋友圈》的文章,然后发到了朋友圈里面;

有人扬言再也不会爱了,却把自己的悲伤在各个社交平台都发一遍,心里面默默祈祷那个人能看到;

有人自称“铁石心肠”、只要孤独,却在遇到他人一个关怀、一声问候的时候热泪盈眶;

……

其实,我们都渴望被看见。

很多时候,我们表现出的愤怒、高兴、哀伤、痛苦,或者是独特、多变等等,都是希望被看见。

因为我们的感受,必须经由“你”的看见,才开始存在。就像哲学里面说的: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生活中,总能碰到这样的人,跟人交流之后,回过头问旁边的人:“他生气了吗?”、“我生气了吗?”、“他到底是喜悦还是愤怒啊?”……

他们觉察不到自己生气时的感受,也觉察不到对方生气时的感受。还有其它诸如觉察不到绝望、喜悦、哀伤等。有这种内在体验的人,往往会陷入不自知的困境难以逃离。

这些无法觉察,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什么“酶”,而是他们缺少被看见。

小时候,家长教育我要克制,不能随意发脾气,有时压制不住的时候,我会通过不说话、拉着脸、摔东西等方式,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和愤怒,而这个时候,经常会被父母用“别理他,一会自己就好了”这种方式给忽视掉,很少有积极的回应和关注,久而久之,我真的很少再表现出愤怒,成了同学、朋友眼中的好性格,与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能顺利成为朋友。

但在交往中,我经常会心里面不舒服,与朋友的关系,总是从一开始的比较不错,一段时间就变得极为普通,甚至经常是落入普通之下。

一直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直到最近看了武志红的心理学专栏,才渐渐明白,因为我心中有愤怒,那些不舒服就是愤怒,对朋友的愤怒,只是我不知道那就是愤怒,还以为是自己的问题。

小时候的愤怒没有被看见,所以我并不知道那种体验。如果小时候得到的是积极的回应,那么现在,我不会是一个老好人,但会是一个知道爱恨是什么体验的完整的人。

最初被看见的体验,就像是内化成了一个镜子,这个内在的镜子,让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体验,也能懂得别人的体验。

对于孩子的表现,特别是那些“问题”孩子,家长和老师,应该去看见和关注,你积极的看见行为,让孩子知道没有被忽视,这对他们就是满足,这种带着积极能量的看见,也会转化成孩子的行为,让他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看见的方法有很多,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是催眠意识流派的创始人米尔顿·艾瑞克森和他的弟子斯蒂芬·吉利根的方法。

艾瑞克森的办法是和别人保持同频呼吸,这样也就成了对方的镜像一般。

吉利根的方法比较直接,就是简单回应对方的感受。

现在也明白了,为什么和爱人的关系一直是不那么亲近,因为我没有去看见她。经常在她生气的时候,我会去试图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对于她则是采取了沉默和不搭茬的态度,希望她的怒气会自己消失。她的生气,很多时候仅仅是希望被看到,这也是很多哄女生秘籍的深层道理所在。

关注她、回应她,解决的不仅是眼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的爱会越来越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们总在寻求“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