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闻专业主义下的人文主义色彩

2002一整年间,《波士顿环球报》旗下的聚焦报道小组针对波士顿地区神父娈童案件进行了600多篇相关稿件的专题报道,引起了巨大轰动,最终天主教波士顿教区200多名神职人员遭到公开指控,红衣主教辞职,相关神职人员入狱。2003年,《波士顿环球报》因这组报道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公共服务贡献”奖。2015年同名电影《聚焦》上映,并荣获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原创剧本奖。回顾“聚焦”事件,从小组六名记者成员的身上,不难看出身为媒体人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人文精神主义在新闻专业主义下的体现,也代表了一场新闻价值与社会舆论的对抗,因此,“聚焦”事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观、宗教观、人文主义色彩等多方面冲突具象值得新闻从业者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聚焦》的故事线索简介了当,叙述了聚焦小组的记者们突破重重阻碍、让神父娈童案件的内幕大白天下的过程。事件本身具有相当的话题性,但电影的节奏风格却格外沉稳冷静。影片对《波士顿环球报》记者工作的再现,犹如记者们当初对该事件的报道过程一样,严谨、理性、克制又不失激情。遇到舆论十足的社会话题时,媒体人往往要面临抉择:发声还是沉默。以《聚焦》为例,教会体制的顽疾、法律权威的无视、行业记者的竞争都使得“聚焦”小组对神父娈童案的报道不断受阻。媒体人是职业人而非圣徒,驱动他们的除了正义感之外还可能是不越界的本能。当收到强权压迫时,为了全身而退,有许多记者选择了缄默而不是发声。也正因如此,《聚焦》中顶着各方压力坚持报道的“聚焦”小组记者们值得敬佩。电影通过对不同记者的反应和表现作出了对比,把专业人士细微的情感阐述得精确到位。正如《环球报》的评论,《聚焦》“并未把记者们塑造成英雄的形象”,“只是让记者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尽管就如这份工作一样枯燥而又有批评性”。在我看来,这亦是对新闻界的镜像表征: 中立的监督者、客观的反映者。在全系列调查报道的生成过程中,影片还原了上世纪90年代纸媒时代报业编辑部的全景式样貌: 错落有序的办公桌、笨重的台式电脑、浩如烟海的文件,建构了以严谨著称的新闻专业主义。新的媒体形态总会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恒古不变的是,不是因为报纸等媒介的出现,催生了有理想担当的新闻从业人员,而是因为”善意“本身促使有理想担当的人投身传统媒体行业,制作出色的新闻报道,推动社会进步。敢于、执于为正义发声而不是因私利缄默的媒体人所拥有的善良是永远值得书写的,而这大概也是《聚焦》这样的电影存在的意义。

哲学上有两个重要概念“实然性”和“应然性”,前者指事物事件的现实状态,可做真假之事实判断,而不能做是否合乎目的、是否正义的价值评价;后者指事物事件原本应该存在的状态。这两个词通常用于哲学与法律学上的逻辑分析,但我想将其延伸到新闻领域,即探讨新闻的“实然性”与’“应然性”。无论从宗教层面还是权力关系,教会在美国几乎是无法撼动的存在,它的主干和细致末梢都与整个美国社会乃至权力系统紧密缠绕,即便它无数次爆出丑闻,也仅仅是个体受到惩处,而从未牵连背后的系统。《聚焦》中,总编辑MB想做的便是挖掘系统性的问题,他想告诉公众,之所以发生那么多起性侵事件,并非一两个牧师的责任,而是高层对此视而不见,是系统性病症带来的必然结果。但要达到这个目的,远比发布揭露一两个牧师的“实然”新闻要难得多,需要证据、逻辑和契机均具备的“应然”新闻。

对于媒体来说,调查报道是出于对于公共利益的维护,而非个人化恩怨,但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代入自己的情感与情绪。当“聚焦”小组的记者们得知一桩又一桩被隐瞒的丑闻,看到一个个濒临崩溃的受害者,自己也不可避免地陷入暴躁和愤怒,但又必须把自己限定在理性的框架,一步步追索和求证事实真相,这一过程毫无疑问是痛苦且折磨的。他们费尽心思拿到了新闻题材,放弃新闻“实然性”而将缺乏证据的内容发表过早,等于把主动权交给教会,让对方钻了空子有机可逃;而尽可能还原新闻“应然性”则会造成发表较晚,意味着败给同行间的竞争。这便是作为记者的职业性无奈,也是新闻专业主义下的一大难题。记者们在新闻“实然性”与’“应然性”间的反复横跳和企图填补这一空隙的尝试,成为了《聚焦》的一大看点。

《聚焦》中有明显正邪对立的存在——媒体代表正义,而他们所调查的教会则是企图隐藏真相的敌人,但影片并没有将前者完全英雄主义化,也没有将后者彻底贬低,而是以非冲突形式来描绘冲突内容,增强故事张力,引发观众共鸣。令我印象较深的一处情节是,作为新总编上任的MB参加了教会主办的社会活动,当他与教会负责人面对面坐在沙发上时,一个寒暄客套,一个微笑不语,那几分钟的场面,写尽了一个职业媒体人处理复杂局面的心理波纹。作为总编,MB必须承担场面上社交者的角色,但他也深知自己独立于各种权势集团的必要。当对面穿着教袍的男人彬彬有礼地表达愿意为报社提供帮助时,MB礼貌地回应道,“我觉得媒体还是应该保持独立。”对方脸上闪过一丝真实的尴尬,这个短暂的瞬间其实是电影重要的转折,暗示着两方的宣战。MB旨在着手调查教会的黑幕,但他懂得进退和时机,时刻提醒“聚焦”小组收集证据和理清逻辑,而不是与教会展开正面冲突,这一点是最终这组报道得以产生巨大力量的重要原因。

事件中,本应履行圣旨、晓谕教众的神父沾染了人性的污点,解构了教众对上帝的信任,但这不代表“上帝”就不复存在。为了缓解这一冲突,《聚焦》引入了一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角色——他曾是一名神父,后作为心理治疗师以民族志研究法25年专注于探究神职人员的独身与禁欲,并曾以顾问与专家的身份介入150多起牧师性侵未成年案,该声音以诚恳踏实的质体诠释了一位权威者形象。从另一角度看,赛培形象缺席却以声音显现,宛如上帝一般不可触及却又清晰可辨,他以上帝般全知的视角指引“聚焦”团队,提供了推进调查进程的叙事动力。

在悬疑、爱情、喜剧类电影层出不穷的今天,《聚焦》严肃而古典的主题似乎并不符合大众胃口,但它仍大张旗鼓地宣讲着有关新闻调查与权势机关的矛盾冲突,并以人文主义色彩来润色新闻专业主义的体现。或许这才是新闻业应有的态度——无论时代如何,媒体的独立报道与调查都应该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制衡方,因为任何环境下都会出现强权方,如果没有独立的舆论监督和对人文主义的关怀,弱势方将长久地困于黑暗。

通过朴素的叙事结构、真实的环境刻画、精彩的人物群像以及隐忍的戏剧冲突,《聚焦》以纪实性的叙述风格最大程度上还原了聚焦小组的工作状态和案件的调查情况,使影片与观众完成精神上的交流和沟通。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把在世俗拥有强大力量的教会作为强权控制的设定,但在不同社会,强权以何种面目出现,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媒体人需要有挑战权威的勇气,并在充分自省的前提下行使监督职责,才能凸显媒体作为”第四权力”的核心价值,维护新闻专业主义下的人文主义精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聚焦》:新闻专业主义下的人文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