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必太用力》你是一切幸运的原动力

当你发现你的大脑里有一个声音假装是你,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你就从对思考无意识的认同中觉醒了。那个声音不是你,那个思考者也不是你,你是认识到这一切的那个人。认识到自己是那个声音背后的觉知,即为自由。

大脑不停歇地寻找,不只是为了获得精神食粮,还为了它的身份认同,它的自我感。我们寻找更多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感觉更完整。

我们把当下时刻当做达到目的的手段,只为未来而活。然而,当你完成了你的目标,却并不觉得满足,至少,很快就会不满足。愤恨和抱怨形成了自我感的基本组成部分。

对很多人来说,精神情感活动大部分由抱怨和抵抗组成。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使其他人或某种情况变成“错的”,而自己变成“对的”。自己是“对的”让你产生一种优越感,进而加强了你的自我感。

自我感需要矛盾冲突,因为通过和一切事物对抗,通过表明这是“我”,而那不是“我”,它的独特身份才能得以加强。

从根本上来说,烦恼并非来自你的生活处境,而是来自你的思维模式。你是否对过去所做的或者没有做成功的一些事充满内疚感?当时你肯定是按照自己的意识水平,或者无意识地去做这件事的。如果你那时更加觉醒,更加理智,你或许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生命只存在于此时此刻。设定目标没什么不对,但达到目标并不是最重要的。万物皆源于当下,这就意味着当下并非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你在每一刻所做的事足以令人满意。你不再把当下贬低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便是自我意识。

过去已成为往事,未来尚未发生。我们只活在一个时刻,那就是当下。当下这一刻,是你唯一无法逃离的现实,是人生的不变因素。

过去和未来只是思维模式,是精神概念。过去只能在当下被记起,你所记起的事情也是在当下发生。至于未来,当它到来时,就变成了当下。所以,唯一真实存在的就是当下。在当下感觉不到的自在,从他处也无法觅得。

生命即是当下,且永远是。专注于当下,承认并尊重它。对当下负责,对此刻负责,指的是从内心深处接受当下的“如是本性”,不与它争辩,并与生命和谐一致。由内而外地接受当下发生的一切,也就走出了大脑所能承载的内容。

我不是我的思想、情感、感知或经历,也不是我生活的内容。我是生命本身,是一切事物发生的空间,我是意识,是当下,是“我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不必太用力》你是一切幸运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