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你们只看到校园霸凌,我却看到了有毒的父母和中毒的少年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时,《少年的你》票房超11亿,豆瓣评分8.4分。这部电影制作班底是《七月与安生》的原班制作团队,从目前的反馈上来看,成绩还是不错的。男女主易烊千玺和周冬雨的也贡献了上佳的演技,有网友评论说:周冬雨凭此片横扫各大奖项的影后也不足为奇。


《少年的你》上映过程可以说历经波折,究其原因与电影所讨论的话题不无关系。影片的故事主线讨论了“校园霸凌”这个敏感却又让人无法回避的话题。从成片来看,故事的完成度还是不错的,情绪的把握和控制也是恰到好处,男女主对人物的塑造与理解也非常的到位


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通过这部电影,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校园霸凌,我还看到了有毒的父母、中毒的少年及冠冕堂皇的大人


有毒的父母


影片中主要角色的父母,可以说都是有毒的父母。恰巧最近在看《原生家庭》这本书,其中讲到的一些有毒的父母的行为模式和状况,在观影过程中都有对应。此外,对影片中少年们的内心和行为举止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和理解。


1.陈念的父母

陈念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为了所谓的生计卖三无面膜欠了一屁股外债,怕债主上门追债而不敢待在家里,将女儿陈念一个人留在家中。作为一个本应肩负家庭责任的成年人,她的理由也是非常冠冕堂皇:你一个人在家反而安全,他们不会拿小孩子怎么样。且无意识的给陈念施加了很多压力:妈就指望你了,你要努力啊


这种母女关系的错位,导致陈念承担了很多本该由她父母承担的责任,也导致了她在遭到霸凌后独自忍受却不肯跟自己的母亲求助,怕给母亲增加更多的负担。殊不知,这些其实都是为人父母应该承担的基本责任。


2.小北的父母

影片对小北的家庭背景着墨不多,从零星的对白中可以勾勒出一个框架。父亲缺失,想要改嫁的母亲嫌弃小北是拖累,于是抛弃他另嫁甚至搬了家。被抛弃,在少年心中种下的因就是,“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于是十几岁的少年最终只能心怀遗憾的变成社会上的小混混。


3.魏莱及施暴者的父母

由于魏莱及其他施暴者家庭教育及父母与自己的关系的问题,如父亲的冷暴力、酗酒等,母亲的不作为和遮掩、庇护等,都让她们在家中承受的种种压力无处释放,于是导致心理扭曲,将这些压力及情绪以暴力的方式宣泄在那些看起来内向、懦弱的同学身上。


这些有毒的父母,让孩子们中了不同的毒而不自知。实际上,他们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与子女关系的错位、各类家庭暴力等等,都给这些少年带来的极大的心理阴影与压力。他们有的怀疑自我、有的厌弃自我、有的背负巨大的责任、有的内心充满了内疚……于是,恶之花结出了恶之果。


中毒的少年

陈念和小北两个因有毒的父母而中毒的少年在机缘巧合下相识了。虽然他们的人设看似差别巨大,一个是学校里的好学生,一个是社会上的小混混,但其实他们都是内心千疮百孔的少年。走投无路的陈念去找小北寻求保护,而保护陈念的小北似乎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存在理由。


少年们相依为命,成了彼此的依靠。于是在审讯的那段戏中,他们才会不约而同的说出那句:“你说的别人是谁?”这是两个内心深处互相懂得、相互珍惜的灵魂的救赎和依靠。觉得人生灰暗没有希望的小北,因为看到陈念书上的那句“我们都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又萌发了对生活的希望;而报喜不报忧,从来没有在母亲面前哭过的陈念,在被霸凌之后,在小北面前才能真的哭的像个孩子。


写到此处,不禁想感慨一下电影的灯光处理真的非常很棒。夜晚,陈念在小北家中写作业,暖光下的她才真正有了这个年纪的少年该有的神情——天真、纯洁、放松、无忧无虑。那是多么温暖人心的夜晚,因为那是照进裂痕里的光


所以说,把小北替陈念顶罪,看做是小北因为爱情而做出地牺牲,私以为太肤浅了。其实,这也是小北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一种让自己还有点用的方式。念及于此,他才会在劝陈念时说:“我这个人什么也不是,没脑子,没钱,也没有未来……”


由此,将《少年的你》定义为所谓的“青春疼痛文学”其实是有失偏颇的,这部影片将青春片与现实主义题材结合,聚焦高考、家庭教育等社会话题热点,其实更多的是想让我们从成人的角度反思能为这些少年可做的事。导演曾国祥希望影片能够展现少年与这个社会的互动,能有“更大的格局和群像感”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其背后的原因都是复杂的,因此其解决方案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像校园霸凌问题,它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参与进来,而不是当一个旁观者或者批判者。父母需要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学校应该要更有所作为而不是只盯着成绩;立法和执法机构应该根据问题的特殊性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而你我应该对那些在阴沟里的人伸出援手,而不是任由他们瑟缩着不敢相信这世上还有明媚的日光。


“想不想一起走出去?”

“怎么走出去?”

“总会有办法的。”

愿你们都能成为勇敢的少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的你》:你们只看到校园霸凌,我却看到了有毒的父母和中毒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