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5

                       坚持党管人才 助推乡村脱贫振兴

       新中国的成立,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如今建党百年之际,中国抗击疫情的胜利,又一次验证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脱贫攻坚,离不开党的领导,乡村振兴,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古人云“得人才者得天下”,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脱贫攻坚,关键在人才,乡村振兴,关键也在人才。因此,乡村脱贫振兴,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也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证人才资源到位,更要将党与人才珠联璧合,坚持党管人才。

       东场镇党委始终将乡村脱贫振兴、广大村民幸福摆在首位,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严抓党管人才系列工作,不断探索党管人才方式。期间,东场镇党委探索出一条“党员人才一肩并举,多种人才共同发展”的党管人才助推乡村脱贫振兴之路。具体而言,一是致力于让乡村脱贫振兴带头人“从党员中来,到党员中去”,从党员中挖掘和培育乡村脱贫振兴带头人,鼓励乡村脱贫振兴带头人加入到党员队伍中去,实现“党员人才一肩并举”;二是致力于兼顾发展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既要致富以满足村民物质生活需要,又要扶智以满足村民美好生活愿望,实现“多种人才共同发展”。近年,经过东场镇党委和乡贤们的努力,东场镇依靠党管人才助推乡村脱贫振兴工作卓有成效。

        坚持党管人才,让乡村致富带头人从党员中来。 脱贫致富是乡村脱贫振兴的主线任务。要致富,可以点带面,靠先富带动后富。从党员中挑选出致富带头人,更能发挥党员的政策宣传作用,让党的政策真正惠民到心。东场镇关塘村对虾养殖户黄文亮同志,正是一名从党员中来的乡村致富带头人。曾经只有十几亩虾塘的黄文亮,在接到党的任务之后,毫不犹豫扛起乡村致富带头人的重担,夏不惧烈日,冬不畏寒风,走邻窜巷,向村民们宣传养虾的益处和党的政策。遇到有意愿加入养虾队伍改善生活的村民,他耐心地传授养虾经验和技能,而遇到吃 “闭门羹”的时候,他灵活转变思路,与已经加入养虾队伍的村民一起努力经营扩大收入,通过时间来感化“顽固”的贫困村民。如今,在黄文亮的积极带动下,关塘村已经有近300户人家通过养殖对虾摆脱贫困。此外,黄文亮还联合村民成立了“文亮对虾养殖合作社”,向村中招聘养虾工人,目前,已经吸引了7位在外务工的年轻村民返乡谋职,解决了5名留守家中的闲散村民就业问题。党员黄文亮同志,为关塘村脱贫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证明,坚持党管人才,让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从党员中来是助推乡村脱贫振兴的明智之举,应一以贯之执行。

       坚持党管人才,让乡村文化传承人到党员中去。 挖掘乡村文化传承人是乡村脱贫振兴锦上添花之举。乡土文化是农村的“根”与“魂”,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挖掘乡村文化传承人,是守住农村之“根”的必要举措,那么吸引乡村文化传承人加入党员队伍,就是坚守党管人才兴乡村文化的必然举措。东场镇六加村村民苏阳(本名:苏琼德),是一位青年坭兴陶艺民间大师。曾经专职雕刻技艺的他,在2017年决定专注学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起初,他在钦州市商业化的工作室进行学习和就职。三年后,他毅然决然回到坭兴陶市场覆盖率几乎为0的家乡——六加村山子坪,成立属于自己的“青沐工社”工作室。面对同行的疑惑与不解,他说:“我改行做坭兴陶本来就不是为了赚大钱,而是想让我们本土的传统文化回归最原始的环境,回到本地人心里,我希望我的作品没有那么多的商业元素,而只是最质朴的作品本身。”一件坭兴陶的制作时间很长,从创作到烧制,再到晾晒,拳头大的坭兴陶杯子,就要花上苏阳20天左右的时间,即使他是“孤独”的传承者,但他的创作热情丝毫未减。苏阳坚守初心,渐渐打动周围的村民,曾经将制作坭兴陶与“玩泥巴”划等号的村民也逐渐改观,开始带着家里的孩子到苏阳的工作室中体验制陶。苏阳传承传统技艺、发扬工匠精神的初心与党的意志不谋而合,在村支书的感召下,他表示有意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助推乡村脱贫振兴添砖加瓦。由此可见,挖掘和鼓励乡村文化传承人入党势在必行。

        总而言之,坚持党管人才,充实乡村人才队伍,走“党员人才一肩并举,多种人才共同发展”的党管人才道路,是实现乡村脱贫振兴的有力举措。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东场镇政府 周俊余)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