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童书里的那些美好

        “小魔怪是食人魔的孩子,他羡慕人类的小孩有那么多快乐。有一天,他捡到了一本书,决定要去上学,“破译”书中的秘密。从小魔怪上学这天起,一切都改变了。当他学会阅读,念着书上的故事时,把食人魔爸爸和妈妈都吸引过来了,最后不但小魔怪每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水果蛋糕,连小魔怪的同学和食人魔爸爸妈妈也全都变成好朋友了呢!”——这就是阅读的力量,它甚至能改变食人魔的“饮食习惯”,使其初步具有“人性”。我清楚的记得,2011年的暑假,当我和即将上一年级的儿子第一次读完《小魔怪要上学》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双手在不停颤抖,我的心里在经历着一次剧烈的洗礼,我们成人无数次说教却收获甚微的深刻道理,一本图画书做到了!第一次邂逅童书,我被他的神奇魔力折服!那种无以言表的美好感受终生难忘。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老师不断地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优秀童书。平时太忙,每年暑假是我和儿子亲子共读的黄金期,我们有大量的时间集中阅读整本整套书籍。一年级暑假我们读杨红樱系列图书,儿子最喜欢的是《非常小男生和小女生》,他常常把书中的小男生当成生活中的自己对号入座,因为他们一样的经历了上小学之后太多的第一次;二年级暑假我们读《木偶奇遇记》、《稻草人》、《大林和小林》,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真诚的可贵、劳动的重要,体验到了童话文字和意境的唯美;三年级暑假我们读《窗边的小豆豆》、《时代广场的蟋蟀》、《兔子坡》、《一百条裙子》,视野拓展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矛盾,孩子学会了珍惜友情、善待他人;今年暑假我们读《夏洛的网》、《狼王梦》、《最后一头战象》、《雪豹悲歌》,又上升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命价值思考这样的高度。一本本图文兼美、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童书犹如一个个高尚的智者,轻轻开启孩子懵懂的认知大门;犹如一位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孩子徜徉在文字的海洋;犹如一个个推心置腹的同龄好友,和孩子共享成长历程中的烦恼和喜悦。作为妈妈,看着孩子嗅着书香一天天长大,那种美好,是陪伴,是欣赏,更是期待。

        其实,在和孩子共同邂逅一本本童书的过程中,我的感受也是同样的妙不可言。

        《窗边的小豆豆》是我和儿子一直爱不释手的一本,从十年前买到这本书,我读了至少不下二十遍,但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心得。作为老师,我羡慕巴学园的科学人性化;当了妈妈,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遇到巴学园一样的学校;成为校长后,我感慨小林校长的良苦用心。去年暑假和儿子读这本书的时候,几乎每个章节我们都要饶有兴致地讨论好久,看着儿子亮晶晶的眼睛,我突然明白:小豆豆的健康成长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她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对教育、对孩子成长的评价相对宽松、更多元化。而令我兴奋的是,我们国家现在也正在朝这个方面努力。想到这里,我对未来的中国教育更充满了信心和美好期待。

        在读《时代广场的蟋蟀》时,儿子感兴趣的是描写三个小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细节和书中精彩的插图,而我想更多的则是思想层面表达的主旨——相对于成功,自由更重要。当时我也没有刻意要求孩子明白,但没想到儿子却一本正经地问我:“妈妈,如果柴斯特蟋蟀一直生活在乡下,不经历时代广场的成功,他会觉得自由最重要吗?”我无言以对,必须承认他的观点也是有道理的。或许,读书的魅力正在于此,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喜欢这样的各持己见。

        今年七月份,我和儿子一起读完了《夏洛的网》。蜘蛛夏洛在网上织出“天才猪”、“光彩照人”、“谦卑”等字样,人们信以为奇迹,所以落脚猪威尔伯逃过了被杀的命运。儿子惊奇于网上织字的神奇和威尔伯的幸运,也明白夏洛的话“为什么不让我的生命更有价值一些呢?”的含义。我很高兴,孩子确实长大了,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他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书的内容和思想。而我的脑海中却久久浮现这样的画面:暖暖的午后,小女孩弗恩推着婴儿车在农场中散步,身后跟着可爱的小猪威尔伯,当威尔伯累了,弗恩就把他抱上婴儿车,和她的洋娃娃睡在一起,她们继续在暖阳下悠然前行……我想,那是一只多么幸运而幸福的小猪啊!所以,当心情烦躁的时候,我常常想起这个画面,想象自己就是弗恩或者威尔伯。顿时,暖暖的感动会将我包围,淡淡的美好会将我包围。

        邂逅一本本经典童书,我和儿子的暑假没有燥热,只有缕缕清凉,宛如清风掠过明月,宛如微风拂过树梢,宛如细雨落出涟漪。在晨曦微露的大树下,在午后凉爽的空调房中,在夜晚橘色的灯光下,母子俩共捧一本书,或窃窃私语,或会心一笑,书中的那些美好早已化作心灵深处的淡淡星光,氤氲着康乃馨的芬芳。

你可能感兴趣的:(邂逅,童书里的那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