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抛入世界的存在者|《存在主义哲学》笔记

写在前面:

这段时间在学刘玮老师的《存在主义哲学》,里面的一些概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更加敬仰那些推进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们,其中《人,被抛入世界的存在者》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觉得直接将老师的话分享出来,这样能帮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


1.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面,那我们是怎么进入这个世界的呢?是被父母生下来的嘛,这个太显然了。可是,我们会不会被生出来、在什么时候被生出来,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的父母是谁,被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生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和国家,也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我们就是以这种非常被动的状态进入世界的,而这些我们不能选择的时间、地点、家庭和社会环境,对每一个人的生存又有着重要的意义。海德格尔用了一个很生动的词,说我们是“被抛进世界的”。


2. 所有的这些人和东西,组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把我们罩在里面。我们完全不自觉地沉浸其中。海德格尔把这种生存状态叫做“常人”,也就是平常的、日常的人,生活在平均状态里的人。


3. 我们被抛入世界之后,大多数时候就是过着“常人”的生活,那是一种没有经过思考,“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的状态。这种缺乏反思、忘记自我的“常人”状态,就是海德格尔说的“沉沦”状态。


处于沉沦状态之中的特点,就是我们屈从于某种现成的概念、学说、信条,屈从于某种现成的看待事物的方式,而没有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去判断。


4. 在沉沦状态下,人们带着好奇心或者猎奇心,而不是严肃的态度,去观看最热点的新闻、最劲爆的八卦,用最快捷的方式获取信息,注意力不断转换,为“闲谈”捕捉材料。闲谈的人多了,那些谈资反而具有了某种权威性,主导了公众意见,人们不需要真正懂得一个东西,就可以根据这些大众化的意见侃侃而谈,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无需为这些闲谈负责。


5. 在海德格尔看来,好奇和闲谈,没有展示更多人类的存在,而是封闭了人的真实存在。


6. 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活着,总是关心世界上和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总是去操心和照料周围的人和事。“沉沦”就是人最日常、最基本的生存状态。


海德格尔也特别强调,“沉沦”这个词本身并不一定带有很强的贬义,跟“堕落”、“道德败坏”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它描述的只不过是“常人”一种深深的不自知的状态,他们甚至是带着安定的情绪,自以为过着真实、完满的生活。


7.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种“沉沦”的状态,又是非常危险的。它的危险在于,让我们的“自我”消散在世界当中,遗忘了“我自己”这个独特的个体,遗忘了“我自己的人生”。


他们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怎样的生活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怎样才是“为了我自己而生活”。想要摆脱“沉沦”的状态就是首先对自己问出这样的问题。说到这里,我们在“前传”里反复提到的“虚无主义”就又浮出了水面。“沉沦”就是一种带有很强虚无主义味道的状态。


8. 和“沉沦”相反的生存状态叫做“本真”,就是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但是想要达到本真状态,却非常困难。因为沉沦才是生活的常态,拥有巨大的惯性,像漩涡一样很容易把我们裹挟而去。


9. 在好奇中,我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转变,没有认真思考就立刻奔向了新的东西,从来不会逗留,这样的状态让我们的生活消散在一片空虚之中,失去了根基,加深了我们的沉沦。沉下心来,细致地观察,仔细地思考,我们才有希望摆脱沉沦,回归本真。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被抛入世界的存在者|《存在主义哲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