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孩子学习永不衰竭的核动力,而不是奖励

今天语音分享《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原则六:少用物质奖励。我很受触动。

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头住在一个广场边,广场上堆满了废铁桶。一群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都经过广场,都要对那些铁桶一通拳打脚踢,以此作乐。老头有心脏病,那些噪音让他受不了。有一天,他拦住那群学生,对他们说,我很喜欢听你们踢铁桶的声音,我想让你们继续踢下去,为此我给你们每人每天一元钱。小学生们很高兴,踢打铁桶更加卖力。在他们踢的时候,老头便找个地方躲了起来。一周后,老头又拦住那群学生,说我现在经济状况不好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每天五角钱了。学生们听了很不高兴,但还是去踢桶,想有点钱总比没有好。又过了一周,老头又对学生说,我现在经济状况更糟了,我不能付给你们踢桶的钱了,但我还是希望你们每天都为我踢一阵子。学生们愤怒地拒绝了。老汉得到了安宁。

这个老汉的确高明,他将小学生们踢桶的动机或者说支持性的力量,不动声色的从获得乐趣变成了获得金钱。获得乐趣这一点,他是无法控制的,但金钱他可以控制,在小学生们为钱踢桶以后,只要他不给钱了,他们自然就不会踢桶了。

老汉其实就是应用了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我们要做的是维护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孩子一起体会考试好的那份开心。让孩子学会从学习中得到价值感,培养他的内在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兴趣是孩子学习永不衰竭的核动力,而不是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