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也会厚此薄彼吗——论语贯通99

上面讲冉雍想到颜回,对起来讲。下面讲子华与原思,也是对起来讲。说明孔子心目中的标准,是无可无不可的,仁义礼都要实际问题实际分析,这才是仁义礼在社会与政治运用的原则。

6•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6•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先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增加,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就 是多给了很多。冉求有冉求的想法,感觉这么大的功劳,要多给。孔子却非常不高兴,开始唠叨:“了华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有的人。”

另一个例子,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说明孔子并不是小气,原思不要,孔子一定要给。

这二个例子,放在这段文章里,是什么用意呢?二个学生,家庭背景不同,孔子在对待上有所区别,情理所当然。

《雍也》篇讲的是孔子思想的社会与政治运用的延伸。那么,仁的思想在具体运用时,要适宜,仁义礼是没有限定的标准的,要针对不同情况,因时因地取舍。

你可能感兴趣的:(孔子也会厚此薄彼吗——论语贯通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