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15个谣言害了不少人,很多人还在信!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不能再常见的慢性病了,但依旧存在不少谣言和误区,很多人还在信!今天我们就汇总了15个谣言,千万别再信了!

关于高血压的5大谣言

1. “平时没有不舒服,不需要测血压”

没有不舒服,也可能存在高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反而有助了解健康状况。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只要血压高于正常,就会有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出现;有一小部分患者血压高于正常,却没有任何不适。

2. “发现高血压,就得吃一辈子的药了”

对于初发的或轻度增高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靠饮食和运动控制血压。

对于二级三级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单纯靠饮食和运动是远远不行的,必须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在非药物疗法的基础之上再加药物治疗效果才会更好。

3. “多年高血压突然下降,是好事,说明恢复了”

这是由疾病导致的“血压正常”,是因为高血压造成了明显的心脏损伤,使心脏没有“力气”泵出更多的血液,心输出量下降造成的低血压。会造成脑、肾以及心脏本身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不足,这种情况比高血压还要危险。

4. “服药后血压平稳了,可以停药了”

高血压患者坚持长期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减药。高血压到了三级就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

用药后如果血压降到正常,并不意味着高血压被治愈了,而是降压药物起了作用。如果此时停药或减药,过不了多久血压就会发生反跳,血压就会恢复甚至超过之前的水平。

此外,在正确规律地应用降压药物的同时,也应控制体重、适度运动、低钠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稳定情绪、保证营养等,既可以提高降血压效果,又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降压药的使用剂量。

5. “高血压要赶紧降,降压越快越低越好”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需要紧急降压外,不建议快速大幅降压,应平稳而逐步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

关于高血脂的5大谣言

1. “降血脂就要少吃肉,或者一点肉都不吃”

高血脂并不是少吃肉这么简单。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血脂人群,饮食也要做不同的调整。

第一类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患者。这类患者除了要少吃肉、少吃油腻的以外,还要注意少吃动物内脏以及蛋黄、蟹黄、鱼子等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食物。

第二类是胆固醇不高但甘油三酯偏高的患者。这类患者多见,日常饮食除了注意少吃油腻的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控制好主食以及甜食的摄入量。同时,也要注意减肥和控制体重,控制血糖,尽量戒酒。

2. “坚持吃素食,就可以避免高血脂”

很多人认为常吃素一定能降脂,其实不然。

一般素食中的脂肪含量不高,但如果进食过多,而活动量又少,同样会导致总能量超过机体需要,最终导致肥胖。而且脂肪含量低,并不表示热量低,素食中的面条、饼干、米饭等主食,热量并不低,作为烹调油的植物油能量也不低。此外,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物,能量也较高。

许多素食者主食吃得较多,炒菜油放得多,经常吃坚果、饼干类零食,饮用含糖饮料等饮食习惯,都可能是肥胖和高血脂的诱发因素。

3. “胆固醇高不能吃鸡蛋黄”

鸡蛋营养丰富,但常有人担心它的胆固醇含量高,其实,每天吃一个鸡蛋不会导致胆固醇升高。

对于仅胆固醇偏高的人,还是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2022)》,建议吃鸡蛋时不要丢弃蛋黄。

4. “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就是血黏度高、血流缓慢”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过高。甘油三酯的增加倒是未显示与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相对风险增加相关。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才是目前最重要的血脂检测指标,而非甘油三酯。

5. “血脂高一点,没事的,不用管”

不少人检查发现自己的血脂指标只是超出正常范围一点,觉得没什么关系而不吃降脂药,甚至饮食也不忌口。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如果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即使血脂只偏高一点,甚至在验单的正常范围偏高,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考虑是否服用降脂药物。因为,慢性代谢病本身也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导致动脉硬化,而血脂轻度增高,则加快加重这种损伤。

如果只是单纯性血脂偏高,虽然短期内不会造成动脉硬化,但长期偏高,日积月累,最终也可能造成血管的堵塞。

关于高血糖的5大谣言

1. “没有三多一少症状,不是糖尿病”

“三多一少”是熟知的糖尿病典型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事实上90%的糖尿病患者早期缺少这些症状,而仅表现出疲劳、乏力,或出现视物模糊、伤口久治不愈等非典型症状。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查一次餐后血糖。

尤其是一旦有以下症状中的一两种,需尽快去医院抽血检查:

(1)经常疲倦、乏力、虚弱、头晕者;

(2)皮肤干燥瘙痒,用止痒药无明显好转者,

(3)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经抗炎、抗真菌治疗无效者;

(4)皮肤易患化脓性囊肿、痈、疖、疮等且不易治愈

(5)以及久治不愈的伤口感染或手术伤口不易愈合者;

(6)皮肤感觉异常者,四肢麻木、感觉迟钝,

(7)有蚁爬感、套状感觉异常,烧灼痛、针刺痛等;

(8)近期视力迅速下降或有雾状感,白内障进展迅速者;

(9)不明原因的肢端溃烂、坏疽者;

(10)经常有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者或常有空腹感。

2. “糖尿病肯定是吃糖多,少吃甜食就能不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糖”并非指的是甜食中含的“糖”。即使平时少吃甜食或者不吃甜食,但长期进食一些主食,如米饭、面条、馒头等淀粉类食物,甚至吃多了含糖分高的水果,都有可能发生血糖异常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病因众多且复杂,血糖不仅会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平时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情绪波动及其他疾病干扰。

3. “需要打胰岛素就意味着到病重了”

胰岛素并不是“老”病人的专利,也并不一定需要终身使用,一定要根据病情,该用则用,不要错过胰岛素使用的最佳时机。

4. “得了糖尿病要尽量少吃、不吃主食”

糖友如果不吃主食,胰岛就会处于“停工”状态,会影响胰岛的正常功能,如果又突然吃主食,就会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剩,过剩的胰岛素并没有发挥作用,然后会产生胰岛素抵抗,血糖就会出现波动。

还有些糖友为了控制餐后血糖,每天只吃很少的主食,甚至有的患者不吃主食,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糖的供应不足,只能靠分解脂肪来提供能量,就会引起血中酮体升高,最终可导致酮症酸中毒。

糖友应考虑粗细搭配,比如一份粗粮搭配两至三份细粮,可以在某一顿饭按照这个比例吃,也可以三顿饭中一顿粗粮一顿细粮交替着吃。 

5. “吃好降糖药就行,不改生活习惯也能降血糖”

纯依赖药物治疗糖尿病,是一种片面的做法。一般症状较轻的糖友,通过饮食、运动就可控制病情。只有饮食、运动治疗不能有效降糖时,才考虑药物治疗。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仍需继续坚持饮食调理和适当运动。单纯依赖药物是不可能达到良好控制目标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15个谣言害了不少人,很多人还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