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眼前”的核废水:科技,真能带领人类逃出环境末日吗?

日本政府4月13日召开会议,决定在未来两年福岛核废水罐达到蓄水峰值后,将稀释过的核废水排入大海,据科学家计算,届时只需要57天,便可污染大半个太平洋。

曾经我们兴高采烈地以为清洁能源的出现将成为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可时至今日,日本一场核废水处理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冷静下来去思考:

科技改变未来。面对当下愈发尖锐的生态问题,科技能真正改变人类与地球的未来吗?

在汤姆·哈特曼的《古老阳光的末日》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古老阳光的末日》是一本关于地球资源讨论的科普书籍。尽管此书是2005年翻译出版,相关数据皆是欧美国家90年代左右的数据,但其中所提及的关于环境、资源、人口、科技等方面面临的严峻形势至今依然存在。

全书以地球上的绝大部分生物都是由阳光构成这一立意出发,讲述那些储藏地下的古老阳光被人类发现、消耗的历程。这一过程也是人类开启农业革命,走过工业革命,迈入信息革命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以消耗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储备,牺牲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资源、乃至生命为代价,实现了当下文化中声称的“文明的伟大进步”。

然而地球上的资源也好,生物也罢,并不是取之不竭的,它们终将因为人类肆无忌惮地使用,人口基数的增加而消耗殆尽,威胁到我们自己和世界的存续。

时至今日,因古老阳光的储存量越来越少,因资源问题引发的矛盾越累越多,尽管大多数人无所警觉,但威胁依然存在。

当然,人类并未坐以待毙,各种各样的环保措施和办法正试图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以期解决当下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科技正是其中最受拥护的解决办法。

外太空探索、新能源开发、人工智能研究,科技就像魔法,让许多前人想也不敢想的事或物成为现实。但在当前人类面临的事关存亡的生态环境问题面前,科技的魔法真的会如人类预期的那样有用吗?

完全依靠科技的进步来推动发明创造,以此发现或制造更多可替代能源,更或者依靠科技的力量在宇宙中寻找的“另一个地球”,诸如此类,真的可以将人类带出毁灭的阴影,走向光明的未来吗?

我们将科技捧在承载人类未来的神坛之上,真的可行吗?

《古老阳光的末日》一书告诉我们,不可行。

地球上太多自称伟大的文明出现、崛起、崩溃,随后消失,周而复始,无一例外,没有谁逃开了毁灭的宿命。

这是因为虽然技术不断跟随时代的变化而进步,但是其中最为根本的因素——文化并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作者认为这是地球上许多伟大文明消失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不作出改变,它也会成为推动当下文明走向灭亡的元凶。

改变文化,换种故事,正是汤姆·哈特曼在《古老阳光的末日》中为地球未来指出的向阳之道。

作者将原始人类的文化统称为古老文化,从农业革命开始发展至今的文化称为年轻文化。

书中用大量篇幅对比阐释了年轻文化和古老文化的不同特征,借以论证年轻文化中的征服、阶级、自我等特点正是推动地球上众多文明走向毁灭的杀手。

在作者看来,年轻文化的核心,不是合作,而是权力,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权力。跟随权力而来的是阶级,是征服,是唯我独尊。这些观念不仅被运用在人与人之间,也被用在人与自然界之间。

推倒森林种植更多农作物,建造更多高楼大厦;填海造岛拓宽居住、娱乐空间。我们以地球食物链顶端自居,对地球和地球上其他生物为所欲为,把它们当成满足我们需求可任意驱使的资源。

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原则:

如果别人有我们想要的东西而不给我们,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武力和方法去取得,有时,这么做甚至是我们的责任。

为了可以用别人的苹果做你的苹果派。

在年轻文化的主导下,人类社会中随处充斥着“每个人都这么做,每个人都有罪,我们不做,别人也会做,反正仍然合法”的观念,作者称之为我们“生存的哲学”。

在原始部落中形成的文化,被作者称为古老文化。

与年轻文化相反的是,古老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合作。

与部落里的居民合作,共同抚养部落里的孩子,赡养部落里的每一位成员;与自然界里的其他生灵合作,把自己当做大自然中的一环,共同维护这地球生态的和平发展。

古老文化相信世界万物皆有灵,而他们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一草一木无甚分别,即使是一颗树,原始民族也会给与它同样的尊重。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对自然中存在的一切心怀敬畏。

心怀敬畏也这正是年轻文化中所缺失的。

我们从自然环境中退缩出来,住进由我们自己亲手打造的人工世界。

随后我们以科学为名,自居在食物链顶端这一神坛地位,以为我们脱离自然而活,并宣称我们人类已然统治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自此,人类之于自然、于地球其他生物敬畏全失。

汤姆·哈特曼在书中如此写到:

“不是人类直接杀害地球,而是目前主导着的“故事”之间接结果。这些故事从我们幼年开始就伴随着我们,成为我们看待别人、生物、观念等所有事物的滤镜,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也是若不尽快改变,便会毁灭我们的杀手。”

改变文化,改说另一种故事,是作者提出的能实现我们与地球长久存续的方法。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每次文化转型,无论好坏,都是因为一个观念、想法以及对现况与未来可能性的新理解。观念带领每次变革,每场战争、每种转化和每项发明。

因此,如果我们重新定义文化规范,改说另一种故事,人类将会随之改变以符合新故事。

那么改变文化,是完全否定当下城邦文明的价值,鼓励人们回到原始社会吗?

并非如此,一是因为我们已经走得太远,过了可回头的时刻,二是因为原始社会也并非完美的生活乌托邦。

但是,年轻文化可以汲取古老文化中精华的部分,让古老文化中的尊重自然界中一切生灵,对自然心怀敬畏这些宝贵的观念在年轻文化中苏醒,成为指导人们生活的基本准则。

只有让文化这一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科技的力量才会真正改变人类与地球的未来。

如果现在如此极具侵略性的年轻文化不发生变化,如果不能讲出包含敬畏之心的另一种故事,即使未来人类真的找到“另一个地球”,不过也是重演相同的悲剧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近在“眼前”的核废水:科技,真能带领人类逃出环境末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