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专业成长,必须知道的10个教师阅读秘笈(上)

去年我10月,我在网上看到了熊纪涛老师的这本书:《教师高效阅读秘笈》。我不觉哑然失笑。读书,读就是了,还有什么秘笈么?不会是标题党吧?

于是,买了一本书,看了之后,先是惊讶,接是惊叹,最后是懊悔。惊讶于这本书系统讲了阅读方面的容易忽略的要点。惊叹是作者熊纪涛老师本身就是一个阅读大神,通过专业阅读,刻意练习教学基本功,使自己从一个上班初期被人赶下讲台的老师,十几年后成为名师,成功逆袭,这是一个有结果的人。

熊纪涛老师从驻马店一所学校,到河南实验中学,再到海南某学校任教。每一次工作变动,都是得益于自身的能力提升,专业上的成就。为什么他能一次次跨区域流动?不可否认,专业阅读是其成长中最关键的因素。

懊悔什么呢?我也自诩读过一些书,读完这本书,方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因为在读书的广度和钻研的深度上,和熊纪涛老师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

我总结了一下本书,有一下10个阅读秘笈,其实也可以是专业成长的秘笈。

01学校阅读规划是教师阅读提升的根本

常有老师问我,学校让我们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经典,该读什么书呢?

让青年教师自己做读书规划,的确是很难的。如同让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规划去西藏的路线,先要看的一定是导航。

学校的阅读规划就是教师阅读的导航。

青年教师该读什么书?中年教师该读什么书?学校一定要有一个基于学校发展现状的整体的读书规划。如果教师阅读采取的放任自流,没有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没有领导的日常督促,甚至只是开会时强调要老师读书,很难在完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专业阅读是枯燥的,也是乏味,除非那些成名的老师,一般人很难从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愉悦。

树立标杆。在教师群体中找一个读书的标杆,也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网络上的,总之,这个名师的读书路径就是大家的标杆。有了标杆,老师们才知道读书的作用,大家对于看得见的东西才相信。你说读书多么重要,他或者她无动于衷,因为你说的离他太远。身边的榜样,最能激励年轻的老师。

搭建舞台。学校要有每周或者每月的读书分享会。每次一到三位老师发言,做读书分享交流,本身分享也是一次读书效果的提升。

提供资源。有次讲座,专家问在坐的老师,谁没有读过2011版《课程标准》?有不少老师举手,原因是学校没有。

有些书籍,需要教师自己准备,但有些资源需要学校准备。比如这个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及解读。各学科的重要教育期刊。

02用专业的精神研读经典

有老师反映,经典太难读了,读不懂,读不通,该怎么办?

熊纪涛老师说,不论是国学经典,还是教育经典,要有长期阅读的准备,这是需要我们数十年不断阅读的书籍,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轻易而举就能读懂的,即便是专家也不例外。

持久战。不要期望一两个月就能熟读经典,要有长期准备。用一到三年,读懂一部经典,突破一道难关,绝对是受益终生。

搭台阶。比如读《论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专家解读,傅佩荣的《论语的智慧》,看百家讲坛于丹的《论语心得》,听樊登老师讲的《论语》。有了这些解读,我们可以轻松地阅读。

勤背诵。经典必须要背诵,只有熟背,才能掌握理解其中的奥妙。

03电子阅读和纸质书的有机结合

现如今,智能手机时代,电子阅读也是一种新的阅读途径。你非要说,我就喜欢读纸质的书,那也无可厚非。我想说的是,电子书,真的便宜,纸质的书真的贵啊。去年,我在当当云阅读,充了会员,花了118元。感觉肉疼,于是我累计读了100多本书。每本书还不到一块钱。

当然,遇到需要反复读的书,我还是选择买纸质的,去年大约买了两千多块钱纸质书。

碎片化时间,可以进行电子阅读。熊纪涛老师说,开会的间隙,通勤路上,排队,如厕,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可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公众号文章。

集中整段时间,读纸质的书。每天备完课,批改好作业的时间,睡觉前这些整段时间,可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熊老师提出一个“90分钟阅读理论”:教师阅读要想进入佳境,必须排除一切干扰,保证“90分钟阅读”,否则难以取得最佳效果。教师要做好阅读规划,要计划一周读完一本书,那就要具体到每天读多少页,读多长时间。否则,一本书读了半年,长期随性阅读,也会影响阅读体验。

04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是成长的根本

制约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就是缺乏教学基本功的系统练习。比如语文教师不会朗诵,写不好字,那么你的课堂教学就很难突破。

年轻教师入职后要怎么办?练基本功。这就像学习打拳先练习扎马步,把底盘练稳,不然还没碰到别人自己站立不稳先趴下了。就好比学习唱歌要练发声,练气息。你的音质音色再好,唱两句就喘不过气来,那还了得?

如何练习教学基本功?

看视频。看名家教学视频,朗诵视频,讲书法的视频。看视频,目的是要知道这一领域谁是高人,你要把哪个人作为自己的标杆。看视频,就是找差距。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刚参加工作,什么课都敢教,看两页书就敢去教室讲,无知才无畏。所以,越是高人越谦虚,术业有专攻,庄子说,我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

找高人。要练习基本功,必须找高人请教,拜名师指点。身边的人,不乏高人,我们要善于发现,更要虚心请教。

宋代的林逋《省心录》中说: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你的普通话发音有哪些缺陷?你写的哪些字结构不对?你课堂的提问为何无人应答?你读了很多书为何教学成绩难以突破?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不虚心请教,哪里会有人主动给你指出来?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我们要想专业有突破,一定要拜名师,找高人。

练对路。

有老师练习写毛笔字,我看他写的龙飞凤舞,就很惊诧。问他为何这样练习?他说,我喜欢毛体字。如果你是想当书法家,练什么都无所谓。可如果您是一位老师,那就拜托您要先写好楷书。至于要非要独辟蹊径,非要练习什么隶书,草书,篆书,我只能说,对于教师而言,这些都属于旁门左道。

善总结。

要善于总结规律。名师成长的规律,课堂教学的规律,写字的规律,练习朗诵的规律。只有善于总结,不断反思,我们才能提高效率。

比如练习写字,要先从常见字的1000字开始,然后开始分类,独体字有哪些,如何写好。再按照偏旁部首分类,找一类字的书写规律,集中时间,重点突破,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效率才能高效。

当然,读书嘛,也有规律。从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开始,先读教学智慧和探索类的书籍,在尝试教育理性和智慧类的书,再读人文社科类。由浅入深,从具体经验类到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经典,再到文化经典。

05用写作来检验阅读

教师阅读,离不开写作。读了再多的书,不敢写,不会写,终究沦为书橱。正所谓,行万里路,不读书,你充其量是个邮差。读万卷书,不写作,你不过是个书橱。

写什么呢?

找长板。每位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有的精于叙事,有的擅长说理,找准自己的长板,不断刻意练习,一定会有突破。我们不少人,恰恰是补短板,理论匮乏,不会说理,偏偏去钻研写高深理论的文章。身处管理岗位,一线经验不足,非要写班级叙事,教学叙事。将自己最擅长的,最熟悉的抛弃了。

一线老师,我们的课堂,我们的班级每天都有故事发生,我们要学会从普通的事件,教育故事讲述中,捕捉到事件背后的教育契机,总结蕴含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给他人以启迪。

背名篇。不会写,就多读自己喜欢的作家、名人的文章。甚至把一些名人佳作熟背。多的多了,背的多了,肚里有积蓄,自然写起来顺手。

多练习。写作,开始比较难。要从最简单的写100字开始,写一个课堂细节,写一个教学片段,写一篇读书感悟。有时间多写,写长一点文章,没有时间,最少写100字,也要把事情写清楚,讲明白。所谓要义不繁,就是要用最简练的语言能写一个细节,能说清一个道理。坚持写,一年后一定可以看到效果,三年一定会有成效,十年定会有突破。

未完待续。祝大家新年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实现专业成长,必须知道的10个教师阅读秘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