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不辅导作业父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你可能是受到了“知识诅咒”

上海一位爸爸一怒之下点燃孩子的练习本扔到楼下,本子复燃惊扰楼下居民。

武汉一位妈妈因辅导作业患上紧张性头疼,见不得朋友圈里讨论孩子。

这些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了。

网络上有一个流行语叫做“恐辅症”,形容父母一辅导作业就情绪失控血压上升,与“路怒症”并成为中年人两大疑难杂症。网友们的自嘲反映着家长在教育问题上的焦虑与无力感。明明知道吼叫着批评孩子不对,但就算每日睡前反思,第二天又忍不住吼了起来。


还有很多类似情况,比如,老师讲解知识点,觉得自己讲得很清晰、很透彻,但学生做题一做就废。

这种情况就可能是受到了“知识诅咒”。

知识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指的就是一旦我们自己知道某样东西,我们就会发现很难想象不知道它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当我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解释给别人的时候,因为信息的不对等,我们很难把自己知道的完完全全给对方解释清楚。

                知识诅咒的来源

1990年伊丽莎白·牛顿(Elizabeth Newton)在斯坦福大学所做的关于一个“听节奏猜歌名”的研究。

她把参与者分为两种角色:“敲击者”和“听众”。每个敲击者会拿到一张有25首名曲的清单,每位敲击者从中挑选一首并通过敲桌子把这个节奏敲给听众听,然后让听众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歌名。

实验的结果是,敲击者预测听众猜对的概率为50%,而实际听众只猜对了其中的2.5%。敲击者传递的信息40次中才有1次被理解,但是他们认为2次中应该有1次,为什么会从在这么大的偏差呢?

当一个敲击者敲打的时候,他听到的是他脑子里的歌曲,但是对听众来说,他的脑袋里没有“歌名”这个信息,他不知道这首歌具体是什么,也就听不到这个曲调——他们所能听到的仅是:嗒,嗒嗒,嗒嗒嗒。

这就好比上帝视角和平民视角。敲击者已拥有的知识(歌曲题目)让他们站在了上帝的视角,他们想象不到缺乏这种知识会是什么情形。所以当他们敲击的时候,他们不能想象听众听到的是一首怎样的曲子。

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知识诅咒的原因

物理学家兼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埃里克.马祖尔认为,对某事了解得越多,把它教授给其他人的难度就越大。

从心理学上来说,知识诅咒是因为我们已经理解了这个知识点,就理所应当的认为这个很容易。因为我们对我自己已经掌握、已经熟悉、已经理解的东西在价值观假设上,会做出错误的估计。

当你在某些领域成为专业人士或专家后,你的心智模型就会发展得更为复杂,而组成心智模型的步骤也会淡化成记忆背景,形成一种“此事简单”的错觉,即认知错误。这种认知错误,是对自己知道的东西和听者知道的东西之间匹配程度的误判。

马祖尔说,最了解学生们在接受新概念上有什么困难的不是教授,而是其他学生。这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型相同、认知相近。

              如何打破知识诅咒

[1]

改变心智模型,消除认知偏差,获得同频同理。

1、明确学习对象:学习的接收者是他而不是你。

2、换位思考问题:不要只从个人的角度,而要从学习者从他人的角度来看问题。

3、寻找沟通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构思沟通方法。

[2]

化繁为简

善于借用对方已知的信息来减少这个知识和信息断层。

按逻辑线拆分,或按要素线拆分,有效筛选出关键信息,逐步给予对方相关的信息知识。表达要深入浅出,逻辑要循序渐进,这样对方既容易理解,也不会因为一开始太难而失去兴趣。

有人在使用这个方法时会纠结于是准确优先,还是易懂优先?个人判断的标准是一定要回归到沟通的对象和目的,以此决定准确和易懂哪个优先。

[3]

变抽象为具象

我们很小时候都有这样学算术的经验,10-3=?你学起来可能不那么快;但如果给你设个场景,比如我给你10个苹果,你吃了3个,还剩几个?这样更容易学习。

研究人员把这类提问方法称为“语境算术”,用具象代替抽象的理论,从而让人更容易理解。

[4]

根据反馈随时调整

在专注于自己沟通目的和内容的同时,还要关注听众的反应。他们的一些微小身体语言的变化,比如皱眉、注意力转移、提出让你再解释一下等,都在向你表达一种“未接受”的信号,你要立即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变逻辑顺序,或改变表述方式等。

切不可操之过急!

—END—

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学季‖不辅导作业父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你可能是受到了“知识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