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熟悉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
  2. 学习使用显微镜测量微小长度的方法 

实验仪器:

光学平台、可调狭缝板、读数显微镜(测量显微镜)、台灯 

实验原理:

一、显微镜的放大原理 

  显微镜使利用凸透镜的放大成像原理,微小物体经物镜成一放大实像,然后用目镜观察该实像,可得到进一步被放大的虚像,微小物体必须置于物镜物方焦点以外接近焦点处,其放大的实像必须位于目镜物方焦点以内,并使放大虚像位于观察者明视距离(25cm)位置处 

二、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显微镜的放大本领通常用视角放大率M来衡量,定义:   M = U’/U   该式中,U’是虚像对眼睛所张的视角,U是将物体置于明视距离处对眼睛所张的视角,但是由于张成的视角不好直接测量,所以近似处理:

①物距≈物镜焦距  

②光学间隔≈镜筒长度(因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都很小)   

公式左侧因子为物镜横向放大率,右侧因子为目镜放大本领,由(2-2)可知,显微镜的放大本领等于物镜的横向放大率与目镜放大本领的乘积,f1(物镜焦距)、f2(目镜焦距)越小,放大本领越高。 

三、读数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两大系统:光学放大系统、机械和支架系统 

基本构造:1.标尺 2.调焦手轮 3.目镜 4.锁紧螺钉 5.目镜接筒 6.棱镜室 7.刻尺 8.镜筒 9.物镜组 10.半反镜组 11.压片 12.反光镜旋轮 13.底座 14.锁紧手轮 15.测微鼓轮 16.方轴  17.接头轴 

目镜和物镜:分划板位于目镜中,用于对准物体的被测部位;目镜下方的半透半反镜,可以改变入射光的方向。

调焦手轮:双手转动调焦手轮,实现显微镜镜筒的上下移动。 

读数的工具:水平标尺和测微鼓轮 

水平标尺:量程50mm,精度1mm,不估读。

测微鼓轮:量程1mm,精度0.01mm,估读到0.001mm 

显微镜中十字叉丝的位置读数:水平标尺读数加测微鼓轮读数 。

显微镜的底座和反光镜:载物台用来放置被测物体;反光镜将照明光射入显微镜筒,使视场明亮。 

实验内容:

使用读数显微镜测量狭缝的宽度:

        1. 显微镜的调整与狭缝宽度的测量 

        2. 测量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验要求:

        1.调节目镜,使分划板聚焦清晰;  

        2.调节镜筒上下位置,使狭缝板子、聚焦清晰,注意消除视差;

        3.测量狭缝的宽度,重复测量5次;

        4.计算测量结果,包括平均值和标准误差; 

        5.写出正确的结果表达式。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下图所示为5次重复测量时狭缝左右边缘的位置读数,请同学们按照读数显微镜的读数要求,读取各图中所示的水平标尺和测微鼓轮的读数,并将位置读数记录在原始数据表格中,最后计算出狭缝宽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第一次测量中,十字叉丝位于狭缝的左边缘时,位置读数X1,如下图所示:

(六)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_第1张图片

第一次测量时,十字叉丝位于狭缝的右边缘时,位置读数X2,如下图所示:

(六)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_第2张图片

第二次测量时,十字叉丝位于狭缝的左边缘时,位置读数X1,如下图所示:

(六)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_第3张图片

第二次测量时,十字叉丝位于狭缝的右边缘时,位置读数X2,如下图所示:

(六)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_第4张图片

第三次测量时,十字叉丝位于狭缝的左边缘时,位置读数X1,如下图所示:

(六)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_第5张图片

第三次测量时,十字叉丝位于狭缝的右边缘时,位置读数X2,如下图所示:

(六)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_第6张图片

第四次测量时,十字叉丝位于狭缝的左边缘时,位置读数X1,如下图所示:

(六)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_第7张图片

第四次测量时,十字叉丝位于狭缝的右边缘时,位置读数X2,如下图所示:

(六)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_第8张图片

第五次测量时,十字叉丝位于狭缝的左边缘时,位置读数X1,如下图所示:

(六)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_第9张图片

第五次测量时,十字叉丝位于狭缝的右边缘时,位置读数X2,如下图所示:

(六)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_第10张图片

请注意:

水平标尺读取整数位,不估读

测微鼓轮读取小数位,估读到0.001mm;

狭缝宽度和平均值的小数点后保留3位有效数字,标准差的小数点后保留4位有效数字。

(六)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_第11张图片

(六)光学显微镜实验报告_第12张图片

思考题:

1.在调节显微镜时,为什么应首先调目镜,使分划板聚焦清晰,然后再对被测物调焦?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先调节目镜,使分划板聚焦清晰,就能够确定此时处于最佳成像距离上,然后再通过调节物镜使待测物体清晰。

         不可以。 

         如果顺序颠倒,难以得到清晰的成像。先调节物镜的话无法确定成像最清晰的位置,因为目镜没有事先调节,看到的都是模糊成像。

2.测量过程中,为避免空转误差,为何在一次测量中应保证测微鼓轮朝同一方向旋转?

         镜筒在移动时会产生空转误差,因为镜筒依靠鼓轮带动,转动鼓轮实际上为内部齿轮机械咬合过程。当进行转向时,标尺移动了但是齿轮中齿缝(0.033mm超出了显微镜实验的精度)的存在导致镜筒没有动,使标尺与镜筒在一开始就没有同步变化,对实验产生误差。

注:以上实验图片均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物理教学团队,感谢老师们的付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物理实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