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0 RIA 正面期待

R:

这是因为,虽然你在意识上认为自己给了孩子正面的期待,但在潜意识里却给他传递了负面期待。 譬如,有位悲观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乐观的,但每当孩子悲观的时候,父亲就会说,你怎么这么 悲观,你为什么不能乐观一点呢?这种意识层面的期待,可能会有作用,但远远不如潜意识层面的负面期待影响大。 对孩子来说,他发现自己总是在悲观的时候被父亲注意到,而且父亲总是在贬低他,所以他接受到的期待是,我是不被喜欢的,我是差劲的,于是就很难乐观了。 至于那些期待孩子卓越的父母,也是类似的逻辑:他们很少会真正地鼓励和认可孩子,他们只是在批评孩子不卓越,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逼迫孩子变得卓越。他们中的多数人会失败,而另外少数人就算是表面上成功了,孩子真的在外在标准上变得卓越了,但内心深处却会无比自卑。因为孩子会认为,父母向他们扔过来的期待还是“你怎么这么差劲”。 所以中国父母集体制造了这么一个称呼——“别人家的孩子”,好像真存在一个永远比自家孩子更优秀、更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

I:

What:

        在家庭教育中, 给予孩子正面的期待可以让孩子心理上健康的成长。这种正面的期待不仅要体现在意识层面上,更要体现在潜意识层面上。

Why not:

        如果给予孩子负面的期待,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被喜欢的,自己是差劲的,因此产生自卑的心理并且很难乐观。而有些潜意识层面是负面期待的“正面的期待”也会造成上述的负面影响。

How:

        真正地鼓励和认可孩子,从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真正的鼓励和认可自己的孩子。

A1:

        我的姐姐有一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她的儿子聪明活泼,但是有时按照我姐的说法会很“作”。今年7月份的某一天,我姐和她的儿子在我家,中午午饭后,我们一起走到楼上。然后我的外甥就叫我一起玩积木游戏还有玩具车,而我姐在一旁刷微博。玩了大概半个多小时,我和我姐说想睡午觉了,她们什么时候睡午觉。然后我姐就和我外甥说:“轩鸣,先别玩了,睡个午觉再玩,妈妈和舅舅也要睡午觉了。”,然后我外甥回答道:”妈妈,再玩一会嘛。“ ,然后我姐说:“再玩多久呢”,我外甥说:”再玩10分钟。“,然后我姐同意了,让我继续和我外甥玩10分钟。10分钟到点以后,我和外甥说:“轩鸣,10分钟到了,去睡午觉吧。”然后我外甥说还要玩,我说:“轩鸣,刚才你和你妈妈还有舅舅都约定好了的,现在10分钟到了,要去睡午觉了。”然后我外甥还是拉着我要我一起玩。这时候我姐就说:“轩鸣,妈妈和你说了很多次了,不可以说话不算数的,过来睡午觉。”我外甥还是要玩,我起身不配他玩,他就自己在那里玩,这时我看我外甥好像已经在生闷气了。然后我姐和我说:“你看着,你外甥要开始作了。”接下来就是再说好10分钟的玩耍时间,等到点了我外甥还不肯睡午觉,终于我姐忍无可忍了,一把把他的玩具没收,说道:“胡轩鸣,哪个小孩像你这样说话不算数的,给我去睡午觉。”然后我外甥就开始嚎啕大哭,我姐在一边说:“每天都要作一次,妈妈和你说了多少次了,妈妈喜欢听话的孩子,你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

A2:

        正面的期待不仅要体现在意识层面上,更应该体现在潜意识层面上。我姐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懂事听话的孩子,但是她表达上却是在批评她儿子不听话,这会让她儿子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不听话的,不被喜欢的。周日我和我姐见面的时候,告诉她关于正面期待的要点,当碰到她儿子不肯午睡的时候,用这样的方式说:“轩鸣,妈妈很爱你,是因为妈妈觉得你是一个说话算话的好孩子,如果你还不午睡,那么妈妈就不这么认为了,这样妈妈就不爱你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13/30 RIA 正面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