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P30-34页阅读思考

要分析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教学,先要梳理一下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整数加法的计算教学内容,首先是一年级20以内加法计算,接着是二年级学习的100以内的加法计算,后面就是三位数加法,多位数加法。今天要讲的是两位数加法教学,也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用竖式来进行加法的计算,是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基础课,可见其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运算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意识。其核心问题是弄清为什么相同数位上的数要相加,这个厘清后,也可以直接迁移到减法的教学中,为什么相同数位上的数要相加减,这应该就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运算教学的一致性吧!我的理解是,所有加法运算,都是计数单位的累加,而计数单位相同,所在数位也相同,故将计算单位累加,也就是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当然这样解释似乎等同于没有解释,因此,我们在低年段教学中,要减少这样的说理,更多的是给学生具体的操作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与经历中去感悟“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慢慢地,随着年龄增长,这种体验就逐渐由具体形象的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故在经历中体会算理,在比较中理解算法,在辨析中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运算能力必然得到发展。在此过程中,笔者专门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运算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我的理解是,在教学中,充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结合操作过程,用数学语言将观察到的操作过程清楚地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中,相同数位相加,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思想自然形成,学生的推理意识也能得到相应地发展与提升。

具体怎么做呢?笔者提出了三步,第一步,先用有代表性的学具模型来初步探索加法的算理与算法,这里的学具就是原始的小棒或方形图,如19+18,学生用1捆小棒表示1个十,那么9根小棒就表示9个一,1捆和9根就是19,此时加上18,也相应的捆好1捆和8根,借助已有经验,学生自然联想到,先将零散的9根和8根相加,8拿走1根给9,就成了10根,即捆成1捆,现在就有了3捆小棒和剩下的7根小棒,所以19+18=37根。当然,这只是动手操作的过程,现在就需要学生回顾操作过程,然后用语言还原计算过程,先用9+8=17,再用20+17=37,当学生说到这里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9和8放在一起算呢?在层层提问中,学生体会算9和8,实质就是9个一和8个一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8给9一个就是1个十和7个一,此时7写在个位上,而满十进的一,则是一个十,则相应地写在十位上。学生能通过摆、捆、说将此过程解释清楚,就会后面进一步理解算理奠定了基础。第二步,使用半抽象的学具模型再探算理与算法。此时是结合计数器,边拨边说过程,这样的理解更清晰,但难度也增加不少,但直拨的过程与竖式计算的计算过程完全吻合,对于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更为直观。但是拨的过程一定要清晰,可让学生尝试同桌二人拨、说,再上台演示,然后老师再示范的方法,表达清楚用计数器拨加法计算的过程,先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9颗珠子表示9个一,十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1个十,数位不同,每颗珠子表示的意义也不同;接着加18,要在个位上再拨8颗珠子,但是个位只剩1颗珠子了,先拨1颗,现在个位上是10颗珠子,结合原来数数时学到的“满十进一”,将个位上的10颗珠子退掉,然后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现在就是20,接着还要在个位上拨7颗珠子,现在是27,十位上还要拨1颗珠子,就是37,因此计算19+18时,先算个位上的9+8=17,个位上写7,向十位进一,再算十位上的1+1=2,再加上进位的1等于3,结果是30+7=37,在这个拨和说的过程中,增加了对位值制的理解,对算理的理解也更通透了,这为竖式计算提供了具体的模型,并实现了由表象到抽象的过渡,回顾操作轨迹,自然将加法竖式的模型建立起来了,学生也将实现大脑与动手的双重结合,由理解算理到明确算法,对进位加法中不要漏掉进位的数更清晰了!

结合这一内容的教学,我想,对于两位数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三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等,都起到了启示作用,努力去帮助学生体会计算教学的一致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P30-34页阅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