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700字,阅读约需4分钟。
投保一份“只要确诊罹患重大疾病就能得到一笔赔付金”的重大疾病险(简称“重疾险”),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和推崇,也成为很多人购买保险的第一目的。
但重疾险真的能确诊即赔吗?
来看一个真实案例(2016川1502民初1793号):
2014年5月,邓先生投保了某万能型终身寿险(含重疾保障责任)。2015年7月,邓先生诊断为脑出血、脑隙性梗死等疾病。2015年9月再次就诊,确诊为脑出血、脑出血后遗症等疾病,治疗后于2015年10月出院。
邓先生申请重疾理赔,却被保险公司拒赔。因为邓先生的病情并未达到保险合同条款中对于脑中风后遗症“达到永久性功能障碍”的标准要求。
于是他将该保险公司告上法庭,但其重疾保险金的诉讼请求依然被驳回。
为什么邓先生明明买了保险却赔不了?
什么叫“不满足标准要求”?营销员不是都说“只要拿到诊断书就能理赔”吗?
这简直赤裸裸的骗局啊!
1 “确诊即赔”的理解
真的是保险骗人吗?
其实并不是,而在于投保前的沟通和理解上有误差。
因为号称“确诊即赔”的重疾险,或其他险种里附加的重疾保障责任,并不能真正地确诊就赔。
别误会,并不是黑重疾险。
相反,我认为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尽量投保的一个险种。
只是,大家需要摆正对“确诊即赔”的理解,这样才能明明白白买对自己的保险组合,而不是把宝全部押在重疾险身上,造成错误期待。
“确诊即赔”是销售人员为了方便大家直观了解重疾险的作用而概括出的词,但直接按字面意义理解并不严谨。
这个“确诊”指代的是“达到理赔标准”,因为这些“重疾”、“轻症”并不全都是疾病,还包括了一些残疾、手术、以及某些特定身体状态等。
因此,有的重疾是真的确诊就能赔,而有的通常还会在确诊疾病/残疾的基础上要求一定的附加条件。
2 重疾险理赔条件的分类
主要分为四种情况:
举几个栗子,一起来看看这些 “确诊”条件(理赔标准)一般是如何描述的:
↓直接确诊
↓确诊并达到某种(指标)状态
↓达到某种(指标)状态并持续了一定时间
↓(确诊并)实施了某种特定手术/治疗手段
那么市面上重疾险所保障的疾病都属于以上哪类理赔标准呢?
3 常见重疾、轻症的理赔标准总结
目前市售的重疾险,通常不止包含重大疾病责任,还附带了数十种轻症(重大疾病的早期状态或轻型疾病)保障,
所以,我们来重点看看最高发的25种重疾和几种核心轻症的理赔标准。
因为这25种重疾的发病率已经占到所有重大疾病的95%以上,按照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在2007年颁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采用统一定义。其中前6种核心重疾理赔率约占80%以上,因此被强制要求列入所有市售重疾险中。但实际上,目前在售重疾险都包含了这前25种高发重疾。
也就是说不论买哪一家内地保险公司的重疾险,这25种疾病的理赔标准都是一样的。
而轻症目前没有统一定义,由各保险公司自主确定,但发病率较高的几种核心轻症理赔标准基本上相差不大。
前25种高发重疾的理赔标准分布情况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还有个别重疾可能会限定理赔年龄,这也是《规范》所允许的。
比如,双耳失聪、双目失明、语言能力丧失,有的产品只赔3岁以后的;
严重阿尔兹海默病、严重帕金森病、严重运动神经元病,有的产品只赔75岁以前的。
所以,如果是给宝宝投保,可以关注下失聪/失明/语言能力丧失是否有年龄限制。给大人投保的话,如果家族里有高龄阿尔兹海默病或帕金森病史的,也需要留意一下。
但这些并不是重疾险的主要筛选条件,只是在同等条件下可以选择尽量避开。
(关于重疾险选购原则,以后会专门写一篇。)
前10种高发轻症的理赔标准分布情况
各家公司的轻症理赔标准可能存在细微差别,但核心轻症相差不大,基本上可以按下图分类:
看起来似乎比较严苛。
那重疾险还值得买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条件的人都应该尽量投保一份。
毕竟这些定义是中国医师协会与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制定的,符合通用的医学标准。
而且只有重疾险才能够给我们提供这样长期、稳定、达到标准就能给付的疾病保障,让我们在罹患大病时能够更加从容应对,体面医治。
只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保险,每一个险种、每一个产品都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但也都不可避免存在局限性。
所以,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在投保前了解清楚,明白知道哪些能保、哪些不能保,了解重疾险的作用也正视它的局限,从而有选择地搭配其他险种,形成优势互补,组合出适合我们的科学实用的保障体系。
此外,提前了解重疾的理赔标准,也能让我们在万一不幸罹患重疾时心中有数,适当采取一些更有助于顺利、快速获赔的措施,比如有针对性地做相关检查、或请医生在合理范围内调整病历写法等。
这是“看懂重疾”系列的第一篇。
欢迎转发,大家一起正确认识“确诊即赔”,一起看懂重疾险~
本文系喵眼识险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