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双减

双减政策下来也大半学期了,双减看似减轻了许多的负担,减掉许多的课外培训辅导。政策也开始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首先,在网上就见到了,培训业老大新东方在捐赠课桌椅,可见线下培训是锐减了。其次,教师在校内的作业量也正大幅减少,在向减量增质上求进步。

当然,在各类“减”的情况下,最不能减的,我想是各位家长。双减既不减压,也不减负。

双减,一减不自律的孩子;二减不重视教育的家长。

双减的本质,依然是筛选人才。上筛选为国作贡献的栋梁之才,下筛劳动力为国添砖加瓦。

最近,网上流传一则北京妈妈的话:说到底,任何一场改革都要付出小白鼠的代价,时代的洪流,抛弃的从来都是不努力的。

以上言论,摘抄自网上流传的一张据说是清华大学的海报。我在在迷茫担心,在轰轰烈烈的双减宣传之下,许多的祖国青年才俊会选择躺平,教育具有全民教育的价值观,但也承担着筛选的重责大任。既然是筛选也就必然秉承着优胜劣汰的原则。

一次和友人谈起教育,友人说:“我妈妈虽不怎么识字,但我妈妈可以称得上是个教育家。”我一听来了兴致,眼巴巴地望着他,期待从友人眼中得到真谛。“小时候,我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书,边读边打嗑睡,我妈便对我说,儿子,读书很累的喔!如果读不下去,那哪天,我去和你舅舅说一说,你去和他学木匠活吧!我一听,吓了一跳,T,我可不想学木匠活,那我就得努力读书,从此,书不再晦涩难懂,也不再打瞌睡了。”哦,对喔,沒有一选项,你就得屈从二选项;如果不要二选项,就得回到一送项。看似有的选,实则没的选。这我称之为破釜沉舟。实在是称得上教育家。

同友人的谈话,我想起了自己的读书成长经历。

儿时的我挺调皮,在凤山小学读书,仗着姨丈当老师,靠着三个表哥都在学校读书,读一年级打架从二年级打到五年级,打不赢,找靠山,严然是学校的小魔王。语文零蛋,数学也零蛋。那时,爸爸在世,妈妈说那时她想,男孩子野就让他野吧!不想读不会读,就让他随他爸出海讨海也行。其实,那时爸爸也生病了也没空管教我,才把我寄养在姨丈家。

隔年,父亲离世。妈妈在去公妈厅祭祀父亲的路上,偶遇同村一老人,老人家同我妈说,凤阿,搁卡艰苦,都着户干啊读册。(即使生活多么艰难,也要让孩子读书。)妈妈过后时常淡起,她最常说的是:老岁仔的话,着捡起来包在白竹纸上,存起来。(老人家的话,要牢记的意思。)

我九岁在父亲离世后,妈妈给我转学回家。这时的我想同以前在凤山小学一样逃学,妈妈不答应了,动用族内叔伯十多人将我捉来用鸡罩子罩住并扬言,要一把火烧了我。那时我方寸大乱了。下午才总忐忑着背着书包在妈妈监督下进了学校。从此,一把剑始终悬在我头上,邻居、叔伯见到我总会说,噢乞啊,你那无关心读册,会护恁老母打死噢!我心怀敬畏地读完小学,成绩也一度名列前三,名列前三到初中时也还保持着。初二时一度想辍学,并不是觉得读书难读书累,而是想到妈妈要辅养我们兄弟太辛苦了,希望能为她分担点,就想出来打工。妈妈强烈地反对,再一次用竹蔑将我赶进学校。她还挑选了一个又寒又冻的天气还选在半夜十二点,将我拉去海里收海蛎,让我体验生活的艰辛,体验劳功的辛劳。有了这次经历,我知道了,我并不是只有辍学才能帮到妈妈。从此,寒暑假我都在海里和妈妈一起干活。

上了中专,妈妈认为我长大了,我也认为我长大了,其实不然,妈妈的他律放松,自律尚未形成,挂了两科,丢死人了。

啰啰嗦嗦,一大堆话,我这是要表达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要表达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谈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