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多少人会这样拍电影?

更多精彩资讯和影评、电影资源,关注微信号“杜克电影”

又到怀旧日了。

看杜克电影的朋友一定知道我很少写大热门电影,大多数时候都在推荐一些稍微冷门的电影,但不代表对大众熟悉的片子不感兴趣,因为我也是从好莱坞电影语境下慢慢成长的,有时候一些关注我的朋友会问怎样去写一部电影?我之前说就是最直接的感受,你看到什么就写什么。

但这要基于逐渐的累计,对电影的累计,对文学的累计,对音乐和其他艺术的累计,最终回归到对生活的累计,那么所有累计自然会转化成你对电影艺术的直观感受。

但电影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类型多样,风格迥异,流派明显,但万变不离其宗的的是“故事”

很多艺术导演会摒弃故事性和叙事感,完全追求光与影的交错,沉浸在电影的结构之中。

这样的追求我们尚且不议论它的好坏,如果以大众为基数的话,那么我想“故事”才是王道。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观众,我们很难去接受戈达尔的电影语言,譬如我们在看《各自逃生》时,还会发现他保留了基本的叙事,但到了现在,他已经完全抛弃叙事了。

《各自逃生》

当然,不是每个导演都是戈达尔,大部分导演都需要依靠“故事”来推动情绪,制造氛围。浪漫如王家卫,他也在《花样年华》中说了一个精神出轨的故事。

《花样年华》

那么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会有这样的电影先锋者在时刻开拓电影语言的边界,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更能接收到的,不是一部电影用了什么镜头,也不是一部电影用了什么剪辑手法,而是这部电影它是否能产生共鸣。

当然,每个人的感受不一,认知不一,形成的观影习惯也有略微的差异,可试想我们在看电影之初,让我们感受到直接力量的确实是“文本”上的震撼,再者才去仔细考虑导演的叙述方式和拍摄技巧。

希腊电影大师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而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全世界的电影都在以“故事”为中心点,所有的编剧想破头地写出一个好故事,对于人物的塑造,对于故事的主旨,对于环境的刻画都非常细腻。

但现在很少再有这样的电影出现了,大部分都是为了迎合观众而去拍电影,而非真正想让观众感动。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影迷朋友说豆瓣电影的Top250,百分之三十励志片,百分之二十鸡汤片,百分之三十犯罪片,百分之二十爱情文艺片。

这很直面地反映出了观众的需求是什么吗?其实不尽然,当《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在全世界大众电影榜单上屠榜时,我们应该真正思考,一部真正伟大的电影,需要具备什么要素?

《肖申克的救赎》

就算是电影“圣三位一体”的费里尼和伯格曼,也都是在优秀的“文本”上去发展出自己风格化的语言,所以“故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更别说像比利·怀德这样的故事大师,一直保持着充沛的创作力为观众贡献了一部又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

比利·怀德和他的奥斯卡奖杯

而在8、90年代的好莱坞,大家都是这样拍电影的,编剧的地位何其重要,没有好故事我们是看不到《泰坦尼克号》、《角斗士》、《辛德勒的名单》这般杰作的,很可能有些影评人会质疑,但是不可否认它们的确受到了普罗大众的喜爱,并且当我们刚接触电影时,这些片子是不会跳出你的观影榜单的。

《辛德勒的名单》

而啰嗦了这么多,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表达“故事”的重要性,以及引出在众多奥斯卡获奖电影中我个人很喜欢的一部片子——《雨人》

写这部片子前,我特意查了一下在豆瓣电影观看的人数,超过了40万,说明看过的人还是很多的。

或许你已经看过,或许你还没来得及看,但无论如何,为什么我喜欢《雨人》?因为它在踏踏实实讲一个好故事。

《雨人》出品于1988年,这部电影当时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以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可见其价值和风格赢得了多数人的赞许。

88年的好莱坞仍然在猛烈造星,所以我们才看到了当时才26岁的“阿汤哥”汤姆·克鲁斯意气风发,潇洒倜傥。

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商业明星,但其实他前期作为一个电影演员,交出了像《雨人》、《生于七月四日》、《甜心先生》、《木兰花》等出色的电影表演。

《生于七月四日》
《木兰花》
《甜心先生》

当然,雨人最大的成功不在于他, 他更多时候都是铺垫和辅助,不管是人物表演还是人物设置,其核心力量仍旧是达斯汀·霍夫曼所饰演的“雷蒙”。

这位伟大的演员无数次地用《午夜牛郎》、《毕业生》、《窈窕淑男》等颠覆性表演给我们带来了身心上的享受。在《雨人》中,他的表演有多么出色,就把这部电影衬托得更为出色。

《毕业生》
《午夜牛郎》
《窈窕淑男》

导演巴瑞·莱文森本是演员和编剧出身,所以对于叙事的把控能力是非常自如的,他不像摄影或者传统出身的电影导演,对镜头如此痴迷,在他的电影中,文本是重中之重,人物的塑造设置是锦上添花。

所以《雨人》以公路片的形式给我们上演了一场人心的较量和成长的蜕变。

如果你还没看过这部电影,我大概做一个剧情阐述:查理的父亲去世,留下了300万的巨额遗产,但他却不在继承人之中,这笔巨额遗产的继承人竟然是他从未听说过的陌生“哥哥”,而哥哥“雷蒙”患有自闭症,拥有超强记忆能力,一直以来都在精神病院疗养,查理为了300万元的遗产,不惜把哥哥私自带走,从辛辛那提到洛杉矶的距离,也是他们兄弟俩从“心”开始的距离。

首先这个故事一定会被人贴上“亲情”的标签,这也是好莱坞叙事中的一大传统,但是《雨人》真的在片面地说一段亲情吗?

一个潇洒不羁的弟弟,和一个自病症的病患哥哥,两个截然不同的人血液里却流淌着融化不了的亲情;不尽然,这只是一个外壳,导演所要表达的其实更多是对人心的揣测。

两个陌生人也会有情感的交集,两个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也会有感情的共鸣。

如《完美的世界》,再如《逍遥骑士》。

《完美的世界》
《逍遥骑士》

那《雨人》所突出的除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多时候都在考验我们对于自我的审视,以及对“自闭症患者”的重新解读,它有一定的社会立意,却在一个很传统的故事设定上引发我们对于人心的思考。

这是《雨人》剧作中的完美融合,但这只是一个半成品,导演是如何阐述的呢?

如果换做一个导演,他一定会把侧重点放在两兄弟之间的感情上,赚足观众的眼泪。

但是《雨人》避免了这一禁区,所有的矛盾只从人物本身激发,所有的台词对白也都点到为止。

查理与自己和解,与父亲和解,是因为哥哥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熟悉感,直到最后,雷蒙没有给查理一个拥抱,但查理却给了自己一个释怀的空间,他仿佛一夜成长为一个有情感温度的男人,而不再只是单纯利用他人的现实工具。

这是导演在现实的基础上给予观众最大的留白感,那些常见的温情和滥情,他都没有采用,而是让观众自身产生一种代入感,我们可以代入查理的视角,同时也可以代入雷蒙的视角,或者说,这部电影的好是因为我们或许没有经历过,却仍然能够找到共鸣点。

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都拥有一颗会跳动的心。

那么所谓的矛盾和温情,其实都是多余的。在路途上的过程才是我们值得珍视的,它也像一种累积,累积着查理和雷蒙不可撤销的情感记忆,也累积着我们对于人心的重新安放

没有太多视听语言,没有太多高潮迭起,只是平平淡淡讲一个就像发生在我们身旁的事,这就是故事的力量,也是导演和表演带来的真实颤动,似暗涌,似密云,更似朝霞。

最后一幕,查理送别哥哥,眼含热泪,他放弃了照顾哥哥的权利,只因他知道什么对哥哥最好。

这是一个男人沉默后的宣泄,也像我们对生活温柔地自白。

什么是“雨人”

大概就是站在雨中依然等待暖阳的人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现在还有多少人会这样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