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让你读懂,“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有人认为,宋朝美则美矣,然则毫无灵魂。其艺术上的辉煌成就毋庸置疑,但行军打仗却是门外汉,尤其在与金人的对外战争中,只知一味求和,乃致山河破碎,异族崛起。然而在另一群人眼中,宋朝却是另一番模样,它富足、安宁、美若诗画,宛如张择端笔下《清明上河图》般热闹繁华。


      “如果可以穿越,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这个在知乎上被一票网友玩坏了的问题,一众答案中宋朝高居榜首。有人说过“中国的宋朝就好比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无论是文学、书画、还是茶道、瓷器,都呈现出爆裂式发展。”同时,在文学艺术上,宋朝也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司马光、王安石,苏轼、李清照、张择端、范宽……不胜枚举,就连宋徽宗赵佶都成了被国事耽搁的艺术家。


      “文治昌盛、武功不竞”,这是后世学人对于宋朝历史特点的一个形容。关于这个说法,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游彪教授在其近作《追宋》中有着恰如其分的诠释。正如我们所知,“重武抑文”是北宋自太祖开国以来,以怀柔手段“杯酒释兵权”之后便拟定的基本国策。尤其太宗皇帝对武人的一味打压与对文人一再的破格提拔更是使其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


      太祖在立朝之初,便颁布法令,严禁后世子孙戕害文人,这在古代是极为少见的。整个宋朝将重文抑武的风气推到了极致,文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升。在宋代政坛上,文人备受推崇,而武官则被轻视。一时间,“满门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比如,宋真宗时,状元出身的陈尧咨曾拒绝出任官阶更高的武职,只因在当时的官场担任文官会更荣耀。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宋朝的教育与科举、法制体系、传统学术、诗词书画、发明创造等方面均有详细说明。游彪教授指出,由于宋代的科举考试日趋完善,逐渐臻于成熟,对于吸引文人进入政治舞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有利于文化学术的发展,为宋朝选拔了大量人才,打开了文人进入官场的通道。特别是让出身寒门的士子能够有机会在朝堂上一展抱负。比如,范仲淹、欧阳修皆出身贫寒,却俱都成为了当时的文学大家和朝中高官。欧阳修成为了文化领袖,培养了王安石、苏洵、苏轼、曾巩等文化名家。而苏轼又培养了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即“苏门四学士”)。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宋朝的文化出现了喜闻乐见的蓬勃发展局面。


      大致与作者自身史学家的身份有关,在书中关于宋代的史学部分,游彪教授的叙述非常之详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与汉唐等前代相比,宋朝非常重视修史。史学大家陈寅恪说:“中国史学,莫盛于宋”,“宋贤史学,古今罕匹”。当时的宋朝有多个官方修史机构,如起居院、日历所、实录院、国史院、会要所等。其典型事例之一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组织了当时有才识的编撰者,历时二十年编成共达294卷的宏伟著作。该巨著用编年体书写,为后人提供了系统广博的史书范例。之后,另一杰出史学家袁枢又对《资治通鉴》进行全面整理,写成了《通鉴纪事本末》,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后来,朱熹编写了59卷《通鉴纲目》,精要阐述了《资治通鉴》的内容。在地方志方面,有乐史编写的《太平寰宇记》、范成大编写的《吴郡志》、孟元老编写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编写的《武林旧事》等;在金石和考古学方面,有欧阳修的《集古录》、吕大临的《考古图》和赵明诚的《金石录》等。以上种种,皆说明宋代的史学成就无疑达到了中国史学发展的高峰。


      作为中国古代写意画作的典型代表,宋代山水画家人才辈出、成就非凡。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为例,其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真实写照。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宫廷画师张择端描绘了数量庞杂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相当高的史学价值与艺术价值。


      正如后人所知,宋诗在继承和发展了唐代诗歌的基础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与唐诗相比,宋诗表现更广泛更丰富,数量、种类、形式也更多。有人统计,《全宋诗》约有作者九千多人,为《全唐诗》的四倍。宋诗比唐诗抒情性更突出,意味更深远。如陆游自谓“六十年间万首诗”,他的诗作留存下来的就有九千三百多首;杨万里更是写过两万多首诗。


      相比诗作,宋词的发展更是将诗歌推向了新的辉煌。宋词的繁荣和成就有多方面的表现。其一,是在全社会普及,上至皇帝填词谱曲,下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其二,是新创词调大量出现,多达千余种,且形式非常多,为词体的解放与革新打下了必要基础。其三,是较之唐五代,词的思想内容也有了根本性突破,填写技巧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像苏轼、辛弃疾这样的大家更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彻底突破了狭义的言情范围。其四,是流派的众多。以作者创作而论有“柳永体”、“东坡体”、“易安体”、“稼轩体”、“白石体”等;以总体风格而论有婉约、豪放、旷达、骚雅等。


      综上所述,虽然宋朝在军事和对外战争上无疑是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但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与当时的国家版图、政权的军事力量,并不一定就是绝对的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不能单纯只看疆域版图和军对实力,只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和文化,才是最有价值的,能够被泽被千秋、光耀后世!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本书让你读懂,“我们为什么爱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