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 3.20 怎么做算合适?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3.20

关雎:雎 jū,《诗经》中《国风 周南》的第一篇

淫:泛滥,过分

伤:悲伤

孔子说:“《关雎》这诗,快乐不放纵,伤心不泛滥。”

关雎
《关雎》原文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男人追求女人是一个美好的过程,在陌生人和亲密关系之间,退一步太远,进一步太近,这个状态是最美好的。就像是《关雎》中所描绘的,在河上看到一个美女在采摘,心砰砰跳,想要靠近她,看不到的时候心里想念着,翻来覆去睡不着;看见的时候,又不敢贸然上去搭讪,奏着音乐想要引起她的注意。

都说儒家提倡的是“中庸之道”,就是极致的合适,那么到底怎么算是合适呢?

我比较爱看影视剧,里面就有很多男女情爱的片段,有一部分人特别的羞涩,明明有情,却不好意思说,唯唯诺诺,瞻前顾后,两个人都不捅破那一点障碍,最后反而被他人占了先机,两个人一辈子都后悔不已。而另一部分人呢,就特别冒进,凡事自己想要的,就想方设法去获取,做事不择手段,这种情况在影视剧中常常出现在一个富家子弟身上,他们通常会花很多的钱、时间、精力,刻意营造机会,甚至在女生有心怡对象时,还要想方设法的制造矛盾,赶走对方,更有严重的不惜栽赃嫁祸、买凶杀人。

同样是求偶,上面两种情况和《关雎》中描述的画面相比,就明显能看出哪个叫做合适,哪个叫做极端。

如果我们把讨论的范围扩大,在所有的事上讨论“合适”这个话题,我觉着我们应该做到这么几点:

1.有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

不管是追求伴侣还是与人合作,我们的目的都应该是让双方都能有所获益,追求的是1+1>2的效果,而不是让自己成为他人的附庸,或者让他人成为自己的附庸。做任何事,我们内心都应该有一个底线,以这条底线为基础进行判断和选择,超越底线的事,绝对不做。这样才不会成为随波逐流的浮萍。

2.发自内心,真情实感。

感到开心的时候,就笑出来,感到难过的时候,就哭出来,不要压抑自己。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不断的被人灌输,成年人要学会忍耐,要表现的沉着稳定,让人感觉是成熟的。所以,有太多人每天忙于工作,在各种烦恼之间徘徊,却不懂得排解内心的不快,有泪不能留,开心不能放肆笑,要么总是一张扑克脸,要么总是挂着职业的微笑,这到底是在做给谁看呢?压抑在内心的那些东西,并没有自行消化,只是在不断的积累,某一天一定会爆发出来的。

3.以不伤害为原则。

做任何事首先考虑一下,是不是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你所给的,是不是他人真的需要的。如果不是,那就会造成“汝之蜜糖,彼之砒霜”的情况。如果只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很可能会觉着所处的世界到处是问题,都是他人对不起自己,最终你可能会以报复的形式大肆回敬他人和这个世界。如果你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那么起码能做到,在不恰当的时候,选择“放弃”。我们得相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是有选择权力的,起码有选择“放弃”的权力。

回顾一下,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八佾 3.20 怎么做算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