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有时也是一种罪过

前段时间,受朋友之邀去参加一个培训课程。

本想学习一些管理技巧,但发现课程是那种“灵修”风格的,导师要求大家纷纷相互拥抱,承诺“无条件的接受和爱所有的一切......”

作为一个理性人,虽然我并不反对别人参加,但越听越如坐针毡。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问题是,我承诺了要在这里上一天,但我发现对我来讲毫无收获,那么我是不是要打破我的承诺?

这时一个天使出现了,他说:“你要遵守你的承诺,坚持下去,也许坚持下去你会有新的收获”

突然又来了一只恶魔:“拉倒吧,你这么难受,何必呢?承诺破了一次又如何呢?而且,说不定后面有精彩的内容呢?”

我内心挣扎了半天,最后决定听恶魔的吧....

我没有坚持下去,11:10分左右,我决定退出,走出门时,我隐约感觉到导师和同学们那诧异的目光。


对于坚持,从小就是我们矢志不渝的信条。

半途而废则是我们一致批判的对象。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种体验,一旦买回了一本书,就一定要把它读完,无论这本书到底对我用处多大,也无论这本书是否写的够垃圾,总之把它读完一种使命,是一种坚持的象征。

再比如,炒股时,总死盯一只股,如果亏损了,就补仓,只到把资金耗完完为止。

虽然多数人都懂得“止损位”的感念,但在实际操作中,最后还是舍不得。

毕竟,我们在那个股票身上已经投入了足够的精力和财力,最终亏着收场,情何以堪?

最终的结果就是,损失更为惨烈。

所以,有时坚持不是一种美德,而是一种罪过。


有人会反问,难道什么事我们都不用去坚持吗?那么我们岂不是将一事无成?

坚持与不坚持很难有终极答案,但保持辩证却是不会错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的路上,要时不时的回头看看,自己离目标是否越来越远。

根据我个人经历,觉得那种可以自我掌握和可以量化进步的结果东西,是需要坚持的。

比如演进、写作、绘画等硬技能,通过不断的练习,会不断进步,这种进步也可以量化。

因此,多数情况下可以坚持。

但是,很多事,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不确定性也大,此时就要考虑一下坚持的意义。

例如,一个不太如意的工作,是跳槽?还是再坚持一下?说不定有了转机了呢?

一个满身毛病的男友,是分手?还是再等等看?说不定他会转变?

你看,这类问题,坚持还是不坚持就是一个大问题。

时间是勇往直前的射线,不会回头,不会分叉,你根本无法检验怎样的决策才正确。

所以,有什么办法吗?

良叔有个办法,不见得适用你,但你可以参考一下。

那就是为你的坚持设一个最后期限,到了期限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考虑放弃。

这个期限怎么设制呢?

你可以按把37%当成一个标准,先不要纠结为什么,这是决策学中的一个黄金法则。

当时间段到达37%时,效果没达到,那么考虑退出。

按照这种法则计算,工作一直不如意,36岁前一定要更换。

一个女孩,现在25岁,如果想28岁结婚,那么给“毛病男友”的最后期限是1年1个月。

你说这种方法有科学依据吗?

其实没什么精确的依据,只是给你的决策找个依据而已。

因为,良叔认为,在混沌之中,一个爽快的决策总好过长久的纠结。

所以,文章开头,知道良叔为什么11:10分离开的吗?

因为那个课程全天6小时,早上9:00开始,按37%计算,离场时间就是11:10分。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坚持有时也是一种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