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饭鼓掌打鸡血,年会还能干什么

1.

同事三三又跳舞去了,累得满头大汗,回来还要接着做PPT。

再过几天,就要开年会了,她是市场部“推选”出来,专门为部门“争光”的。而我的大学舍友,上个礼拜年会就过完了,他找了一个很奇葩的理由:失恋了。

他们部门老大,心领神会,他一到年会肯定失恋,老大心照不宣批了,然后开上自己的车,回去了,他的理由更强大:今天很冷,想回去陪妈妈。

憋了一年的演技,差不多都在年会来临前,使出来了。

我打开朋友圈,别人家的年会,都是狂拽酷炫雕炸天的,逼格满满,尤其是BAT那几个,我已经记下来了,你们少在朋友圈炫一波,我们的友谊还能延续地久一点。

看见同事三三每天跳得那么卖力,突然对年会充满了期待:“舞美”这么讲究,到时候肯定有一大波豪礼吧。

一般其他公司(嗯,不是我司)抽奖之前,一定会有领导发言。

领导会说,今年我的成绩很厉害(都是我领导得好);

领导也会说,但是还不够好,还需要努力(都是你们这帮饭桶战斗力太弱);

领导还会说,新的一年,我们一定会更进一步(有我带领,怎么可能会差)。

员工们拼命鼓掌,这叫企业文化的认可度,不好好鼓掌一把,都不好意思把公司的年会大餐,往嘴里塞。

年会除了吃饭鼓掌,听领导打鸡血,还能干什么?

好不容易等了几个小时,领导终于发言完毕,鸡汤差不多也喝饱了,喝了那么多年鸡汤,也没治好工资低的心伤。

春晚一样的文艺汇演,可能是唯一一个员工们会自己参与的项目:不是自己在台上被同事看笑话,就是自己在台下看同事笑话。

已经忙了一年,年会的文艺表演,多半是发泄型的恶搞,各路逗比妖孽都出来了。找一个大家都聚在一起的场合,发泄一把内心的苦闷,这才是年会最高的价值。

终于,等到发礼物了,一等奖有没有挨粪叉?

工作了一年,走过最长的路,就是老板的套路。

苹果七,是新鲜的七个苹果,还附送贴膜;说好的SUV,果真不差,不过老板,你不送我两节电池吗?好歹能开。

2.

年会越来越成为一种“劳民伤财”的形式了?用强制性规定让员工参加年会,和靠点名逼学生上课,有什么区别?都是自身实力太弱,只能靠条条框框。

要是讲课好听,学生会抢着去上课;要是平时待遇福利好,谁会拒绝年会,或者谁会把一年的希望,都放在年会抽个一等奖?

我能想到的最low的公司,就是员工一年的期望,就是在年会拿个大奖,没有比这更惨的了:平时的工作待遇要有多低,才能这样?

年会的领导说话,最令人佩服的是,如何能在上万字的演讲里,没有一句实质性的内容。当然,如果口才可以像马云爸爸一样,我还是会打下这管鸡血,为领导再干500年。

可是,大多数领导并没有马云那样的口才,还硬要把“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的过期鸡汤,反复灌输一次,明明公司的行为验证了“失败只能生出失败,生不出其他玩意”。

没事就给员工发福利,不要说你灌鸡汤,你就是在台上开演唱会,员工也会心甘情愿为你打call的,比如马云爸爸。

只有最抠搜的公司,才会最后年会发个小福利,来证明公司的待遇好;有什么福利,不能平时给员工,非要等到年会?

如果初见的待遇,决定了会不会选择这家公司;那么企业文化才是决定会不会长留的关键。无视员工、压榨员工的企业文化,不会因为一次排场盛大的年会改变的。无非是骗骗领导自己和媒体(公司做到这份上,多半也就没有媒体关注了)。

能不能有一个年会,不是走形式的那么low?

刚刚在朋友圈看到了,最经济实惠不用搞大排场,又让员工死心塌地的做法,是微信团队这样的:团队每个人年会发一部定制版iPhone X.

你可能感兴趣的:(除了吃饭鼓掌打鸡血,年会还能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