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铸造我们的学科

2019/12/18 阴

“我们许多人都要服从一种要求,就是不仅仅通过与导师的相遇学习教学,还要求通过与具体研究领域。”

    上一节作者回顾反思与启发、引领我们心灵的导师相遇,我们如何从导师身上学习教学。这一节则反思与回顾另一类相遇——以我们的学科相遇,告诉我们要到具体的研究领域当中去学习教学,因为这些知识对我们的自身认同和外部世界有启发意义。不仅是我们遇到了学科,学科也遇到了我们,通过回想我们那处于潜伏状态的自我是如何被我们遇到的学科所唤醒的,我们就可以找回教学心灵。

    接下来作者通过卡普兰的反思,以及自己遇到的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理论为例来谈论这个问题,作者被米尔斯的思想深深的迷住,尽管时过35年。“仅仅环顾四周,我们不能看到外部世界是怎样的,我们观察的每一件事物都依赖于我们观察世界所通过的透镜。”也就是说我们选用的不同透镜,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我认为这里的透镜指的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知识理论。)同时也反映我们所接触的学科不一样,我们的思维看法就不一样,那么当我们在与学生发生不可避免或者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冲突时,我们是不是可以不急于下结论解决问题,而是应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根源?看清问题对我实质?

    在这里作者学习的学科——米尔斯的理论,这些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作为他认识世界的工具,也同样是他认识自我的工具,这个工具让他认识到自己处于休眠状态的自我,可是这苏醒的自我却是冷眼看世界,这也让他发现自己并没有面对真正的自我,还是在逃避自己的现实生活。所以,这些理论一旦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虽然可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却并不必然地决定自己的生活,能够决定的还是自我到底如何来选择怎样生活。因为他的自我还在不断地更新中,所以他意识到那个主观的我和我自己的我之间的矛盾,因此不想让自己的自我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所以还要接受自我中那并不令人自豪和光彩的那部分东西,而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自我。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内在的所有部分,不管是被人看好鼓励或鼓舞的,还是不被人所待见,或是被人批评的,毕竟这才完整的自我,并不十全十美,但确十分的真实。这才是真正的自我认同,如此才能完整,否则自我还是处在交战中,外部与内心还要继续分裂。这些分裂我们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更加明显,不就是我们害怕暴露后台的自己的无知愚蠢,所以在前台的我们会用各种看起来熟练,沉着的方法来掩饰自我,是自己在学生面前看起来不那么狼狈,让自己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显得知识渊博,高不可攀。可是,这样我们带给学生的影响就是不能带学生真正地去学习,让学生觉得你不那么平易近人,那么带来的就是对自己的影响——找不到自己的教学心灵。所以,要勇敢面对现实,就要先勇敢面对自己,面对一个完全的我,而不是一个只能出现在前台的我,正确的认识前台现实和后台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自身认同的知识,但是我们的前台和后台生活如果没有达成一致,或者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就会造成自我分裂,随之影响前台的教学,从而我们就找不到自己的教学心灵。所以,当我们在寻找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时候,遇到的也并不都是些令人自豪的东西,但是我们却要接受这些最真实的东西,唯有拥抱真正的自己才能勇敢面对现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勇气——铸造我们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