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无处不在的影子|读《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有感

        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晦涩难懂。好在作者语言平易,举例详细。我还是在联想中读懂了小半。

      总的感受是第一我不一定有神经症,但是我们每个人在某个瞬间都潜伏着神经症人格的倾向。第二人类在原始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承受了巨大压力,文化时常让人陷入两难。第三感谢我能够调节压力,这么努力的活着。

 

全文始终贯穿的是“焦虑”二字。人们在承受压力下产生的过度反应就是焦虑。(原文:恐惧是在面对危险时恰如其分的反应,而焦虑则是面对危险时不适当的反应,或者可以说其为面对假想危险的一种反应)她认为神经症患者就是承受焦虑无法解决,以各种违背当时文化理论的行为进行反抗的人。(我总结的)

  这里就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焦虑的反应。神经症患者就可能会有两条路径:对爱的病态需求或者对权力、名望及财富的需求。在这两条路上,神经症患者可能会病态竞争(1.总是拿自己与他人比较2.渴望自己独一无二,无人能敌3.野心中隐藏对他人的敌意,“只有我才行”)可能会逃避竞争

(因为害怕失去爱而抑制自己,恐惧成功)可能会产生病态的负罪感(害怕遭受反对,主动示弱,寻求安慰,掩盖自己性格中的虚伪)可能会病态受苦(即自虐倾向)(一是为了自我谴责而避免他人谴责,二是用肉体痛苦去忘记内心创伤)与酒神精神不同(对于后者,这种渴望是为了寻求一种短暂的销魂体验,目的只是为了增加人生乐趣;而对于前者,这种渴望是为了追求自我的泯灭和放纵,既不是为了再生而暂时消失,也不是为了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是无论有怎样的存在价值,这种痛苦的自我都必须被摆脱。)此外,神经症患者所追求的满足,也并不是痛苦本身,而是一种自我的泯灭。

神经症患者内心的软弱无力感是他们难以克服焦虑。

  造成这种性格一是由于童年(弗洛伊德)二是由于文化背景。这就是第二个方面:文化里的矛盾。首先作者说这些例子揭露了一条我们将一个人称为神经症患者的标准,即某人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我们这个时代承认的行为方式。有一段话我特别喜欢:正如萨丕尔所说,现代人类学的功绩之一,便是不断地重新发现正常的含义。

  然后文化里的矛盾有:我要介绍的第一种矛盾,一方是竞争与成功,另一方是有爱和谦恭。一方面,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在鞭策我们迈向成功,这不仅要求我们自信满满,还必须杀伐决断,能心狠手辣地将同行者挤出道路;另一方面,我们深受基督教思想的洗礼,认为自己不应该自私,不应该凡事只为自己,应该谦卑忍让。

第二个矛盾是,我们各种需求带来的刺激与在满足这些需求时面对的实际挫折之间的矛盾。第三个矛盾,存在于所谓的个人自由和自己实际受到的种种限制之间。现实就是给我们造就了这样的矛盾。因此,我们才说神经症患者是我们当今文化的副产物。

  总之文化是大背景,作者也说不清道不明,文化对人性格的形成又影响了他对焦虑的反应,文化也在为他制造矛盾。作者说:我是不是神经症患者?对于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判断标准就是:他们是否感觉这些冲突已经成为自己的阻碍,是否能够正视这些冲突并干脆直接地处理这些冲突。

生活在此时此刻,希望你走得孤独些也不要为了爱、财富而填补空白,沉湎自我。

  另附喜欢的话:1.事实上,大部分追求忘我、追求沉沦的文化倾向,想要克服的是这种个体的有限和孤独。

2.借消失于无形,我们化为宇宙生生不息的创造之一。《奥义书》

警示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焦虑是无处不在的影子|读《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