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4《手术台就是阵地》

炮火中的医生——《手术台就是阵地》

1939年,在齐会战斗的连天炮火中,白求恩大夫坚守手术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这位白求恩大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一、“端水不能慢腾腾的”

白求恩是加拿大的共产党员,他瘦削、高个儿、头发稀少。1938年1月,白求恩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率先加入加美援华医疗队,并来到中国延安。他说:“因为日本人残杀中国人民,我才要求到中国来的,我觉得这儿是迫切需要援助的地方,这儿对我是最有用的地方。”

到达晋察冀军区的第一周,他就为520名伤病员检查病情,还为140名伤病员进行了手术治疗。

他倡导创建了晋察冀军区的战地医院,亲自去打扫医院。当时的医院建在庙里,到处是尘土和蜘蛛网,白求恩和大家一起打扫收拾,整整干了一天。有人劝他休息一会儿,倔强的白求恩嘴一噘,不高兴地拒绝了,他嚷道:“No,No,No,你们要把我当机关枪使用。”

医院的护理人员没有教材,他亲自编写20多本教材,还给医院的护理人员上课。他把护理人员分成小组,轮流给各组讲解怎么给伤员换衣服,怎么喂饭,怎么擦脸,怎么翻身,怎么扶伤员大小便……他不但说得细微全面,还一定要亲自示范。

有一次,他看医务人员正在水中煮消毒包,就亲手把有血和无血、有脓和无脓的一一分开,当场教人们折纱布和装袋子的正确方法。看到医务人员端水,他说:“端水不能慢腾腾的,时间就是生命,多争取一分钟就多挽救一个战士的生命。”

没有木夹板和牵引架,他弓着腰教当地木匠制作。

没有制作夹板的铁条,他指导铁匠打制。

没有手术需要的镊子和探针,他找来首饰匠制作。

没有棉垫子,他找来农村妇救会的妇女缝制。

没有大小便器和喝水缸子,他亲自裁剪废油桶制作,还教给医院工作人员……

“哪里有枪声,就到哪里去战斗”的白求恩,在短短4个月中,行进了一千五百多里路,在硝烟中,四次参加战地救护。虽然白求恩那时已经是著名的胸外科专家了,但他做手术时仍非常严谨,旁边放一摞医书,边做边查,怕自己的记忆有误。

在战争岁月中,白求恩住在简陋的土房里,点的是昏暗的油灯,吃的是简单的小米饭。他把毛毯送给战士,把鸡汤送给伤病员。

有一次,他遇到一个需要做断肢手术的伤员,伤员急需输血,他毫不迟疑地伸出自己的胳膊,把自己的血输给战士。后来,这个战士被救活了。在白求恩的倡议下,医院成立了战地输血队,许多本来无救的伤员都因为得到了宝贵的血而活了下来。

在孙家庄的一场战斗中,白求恩因治疗伤员,左手划破,不幸感染病毒,于1939年11月12日以身殉职。我们应该永远怀念这位可敬而伟大的加拿大战地医生。

二、为什么剪指甲时不会感到疼

当我们的身体受伤,比如擦破皮、割破手时,一定会感觉到疼痛,有时候,人甚至会疼得受不了。可当我们剪指甲的时候,却一点儿也感觉不到疼,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我们的身体里有专门管疼痛的神经系统,皮肤的神经末梢和血管若是感应到疼痛,就会把疼痛的情报迅速传递过去,我们能感觉到疼,都是神经系统做出的反应。

但是,我们的指甲是由角质蛋白组成的,指甲上没有血管和神经,这个专门管疼痛的神经系统自然就无法感应到疼痛了,所以我们剪指甲时,不会感到疼痛。但如果不小心剪到指尖的肉,那可要疼死啦!

三、如何写好人物

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中,作者抓住了白求恩在敌机不断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的危险处境下,坚持守在手术台旁的细节,一下子把这位伟大医生不怕牺牲、救死扶伤的精神展现出来了。

其实,想要写好人,只需要抓住人物一两处最有特色的、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细节就可以了。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选自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这是作家萧红笔下的鲁迅先生。萧红写了两件事:一件是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另一件是鲁迅先生轻捷的走路姿态。你看,鲁迅先生的笑多可爱,他不是假笑,是真笑,笑得控制不住自己,连烟卷都拿不住了,这还不算,还会笑得咳嗽起来,全无男神的形象了。他走路时,不像一般人,先戴上帽子,再往外走,而是抓起帽子,往头上一扣,这动作多么熟练,这帽子还没戴好呢,他的左腿同时伸出去了,你想想他伸手伸腿的样子,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呢?

小豆豆和妈妈一走进校长室,一位男人立即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这个人头发稀疏,门牙已经脱落,脸色很好,身材虽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却很结实,整整齐齐地穿着一身已经陈旧的黑色西装。

(选自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这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笔下的校长,这位校长头发不多,门牙还脱落了,穿的还是陈旧的黑色西装,他看起来可不是什么标准美男子,不过,他的肩膀和胳膊却很结实,虽然黑色西服已经陈旧,但是他还是穿得整整齐齐的,说明他不是邋遢的人。寥寥几行字,就把这样一位有特点的校长,和千篇一律的“单眼皮”“大长腿”的男性区分开了。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看见他发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

(选自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这是汪曾祺笔下随和的父亲。这个父亲喜欢做什么事呢?他喜欢孩子,爱带着一群孩子玩,是“孩子头”。你看,你身边有那么多的大人,有谁能做到领着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的?汪曾祺的父亲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真的花时间去带着孩子玩。就写这么一件事,汪曾祺的父亲就和其他大人区分开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4《手术台就是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