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4-6

第五节六淫六气致病

六、司天之气邪气反胜时的治则

【原文】

帝曰:其司天邪胜何如?

歧伯曰:风化于天,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甘苦(8)热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温,佐以苦酸辛。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10)。火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12)。寒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苦辛(13)。

【详解】

(8)风化于天,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甘苦

“风化于天”,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清反胜之,意即厥阴司天之年,这一年本来应该是上半年风气偏胜,气候偏温,但实际上却是燥气偏胜,气候偏凉。“治以酸温,佐以甘苦”,即这一年虽然是阴司天,但由于气候反常,因而在治疗上就不能机械地按风气偏胜论治,而是要按燥气偏胜来进行治疗。这与前述“风司于地,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苦甘”的治疗原则完全一致。

(9)热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热化于天”,即少阴君火司天之年。“寒反胜之”,意即少阴君火司天之年,这一年本来应该是上半年热气偏胜,气候偏热,但实际上却是寒气偏胜,气候偏冷。“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即这一年虽然是少阴司天,但由于气候反常,因而在治疗上就不能机械地按热气偏胜论治,而是要按寒气偏胜来进行治疗

(10)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

“湿化于天”,即太阴湿土天之年。“热反胜之”,意即太阴湿土司天之年,这一年的气候本来应该是上半年湿气偏胜,降雨量偏多,但实际上却是热气偏胜,气候炎热。“治以苦寒,佐以苦酸”,意即这一年虽然是太阴司天,但是由于气候反常,因而在治疗上就不能机械地按湿气偏胜论治,而是要按热气偏胜来进行治疗。需要提出的是,文中指出“治以苦寒”,又指出“佐以苦酸”,以苦“治”之,又以苦“佐”之文义不通。按前述凡热气可天、在泉之年,或热气反胜之年,均治以“咸寒”,而不用苦燥之品。因此窃以为此系错讹,应为“治以咸寒,佐以苦酸”

(11)火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

“火化于天”,即少阳相火司天之年。“寒反胜之”,意即少阳司天之年,这一年的气候本来应该是上半年火气偏胜,气候偏热,但实际上却是寒气偏胜,气候偏寒。“洽以甘热,佐以苦辛”,即这一年虽然是少阳司天,但由于气候反常,因而在治疗上就不能机械地按火气偏胜论治,而是要按寒气偏胜来进行治疗。

(12)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

“燥化于天”,即阳明燥金司天之年。“热反胜之,意即阳明司天之年,这一年的气候本来应该是上半年燥气偏胜,气候偏凉,但实际上却是热气偏胜,气候偏热“治以辛寒,佐以苦甘”,即这一年虽然是阳明司天,但由于气候反常因而在治疗上就不能机械地按照燥气偏胜论治,而要按照热气偏胜来进行治疗。

(13)寒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苦辛

“寒化于天”,即太阳寒水司天之年。“热反胜之”,意即太阳司天之年、这一年的气候上半年本来应该是寒气偏胜,气候偏寒,但实际上却是气候偏热。“治以冷佐以苦辛”,即这一年虽然是太阳司天,但由于气候反常,因而在治疗上就不能机械地依照寒气偏胜论治,而是要按照热气偏胜来进行治疗。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