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内心,别再当别人的乖乖生

我喜欢每天同时接触不同类型书本的洗礼,陶行知文集的教育类、玩偶之家的外文剧本、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类以及菲利普的营销管理类,同时翻阅他们让我觉得自己能在有限的时间接受不同知识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不让自己因为某一门学科而无聊。

我学习国际政治。一个本应该曲折离奇、融汇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的浩瀚学科,一个囊括古今中外的跨领域徐闻,却愈发让我失去热情。在学术和阅读之间找不到一个平衡,在现实和历史中差强人意,但究其根本,是自身体量太小无法吸收无尽的光芒,又无人引导于某一关注点,这种脱节的无力大概是做学术的阻碍,不过庆幸自己也决定不投身于此。


我已经决定忠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像一直以来的那样,只愿意做优秀的人,从事最好的工作。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明白,从心底明白,好的标准是超越金钱、地位和时间的。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们从小就被告知,或者被教育,但是从未从内心里接受这个想法,因为没有契机,也没有必要,在一个又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体系,尽管我从心就嗤之以鼻,但仍不自觉低用这套标准嵌套自己,装在套子里的人享受每一次作为优等生的特权,适度“我行我素”,自以为任性地能够跳出系统,但心里已然被同化。如此以往,当面临自身的十字路口,彷徨和犹豫接踵而来,不禁问道:“什么是好的选择呢?”

1. 学校老师都在找适合学术的学生,对他们大加赞赏。学术像是成绩好的学生才能继续前行,我是不是应该学术?

2. 金融投行房地产,咨询快消互联网。好的企业进去的都是名校拔尖的学生,有些甚至只针对top 5的高校,我是不是应该也拼尽全力试一试?

3. 公务员的报考人数年年攀升,很多优秀的学子也参加了考试,尽管我之前嗤之以鼻,但是是否也应作为目标之一去准备?

……

文科生的选择没有理科生多样,但实际上我观察到的理科生的选择也不多于此,他们中的许多人也选择进入与专业不直接相关的岗位。因为什么呢?其实理由也非常简单,在当初分专业的时候,根据兴趣去选择的就不在多数,即使选择了也并非真正的兴趣,即使是真正的兴趣最终也并非能让你在这个动荡的社会中存活下来,那么就选一些让自己好过的岗位吧。我理解,但是总有些不甘。这些岗位没有什么是特别吸引我的,我觉得应该有很多其他的机会和可能性,但他们对刚毕业的学生并不友好,况且自身的能力也不够。

当我反思自己的情况,中产家庭,单身,父母健康,没有太多的顾虑和压力,对生活品质有追求但并非决定因素,喜欢偶尔吃好吃的并非每天都要饕餮大餐,购买欲行对克制,那么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肯定不成问题,问题是,这份工作能给我多少意义?


21世纪的年轻人喜欢把意义挂在嘴边,理想化的他们不习惯父母那套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而按部就班对他们年轻跳动的心简直就是毒药。不折腾就不代表我活着,不旅游就不代表我享受生活,不自拍就不代表我存在。对我而言,没有意义的工作还不如不工作。

那么什么是意义?这种虚无的问题会被现实翻来覆去地敲打,会被瞬息万变的时代改变,会被无能为力的弱者当作借口。天天批改公文有什么意义呢?写一些无聊的文章有什么意义呢?做一些和社会脱节过于纠结于字眼的研究有什么意义呢?当培训班的老师有什么意义呢?不知道,也许有,但是对我来说吸引力不大,但我相信这些职业总要有人做,因为他们对特定的人是有吸引力的,而这些职业也并非就是“不好”,因为做的好的人总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前几天还看了篇讲最无聊的人做的事,也许我们就是太多地收规章秩序的舒服,循规蹈矩地生活,所以才需要看一些无聊又有趣的事消遣一下内心,这大概就是他们的意义吧。

用意义去选择生活,这也许是没有就业过的人说的漂亮话,又也许是这个时代少有的理想主义者。但这至少让我很放松,因为没有再横向地去比较,没有自我设定的标准去丈量,每一个人的选择我都尊重,只祝福他们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并从中感到快乐。我欣慰自己不在这是一个听话的焦虑的优等生,而是一个被生活推着向前逐渐觉醒的青年,不要活着他人的定义里,在没有生活压力大年代,放手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忠于内心,别再当别人的乖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