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需要讲故事》听书稿

兰迪·奥尔森,曾经是海洋生物学终身教授,之后离开大学教职搬到好莱坞进入电影学院学习导演和编剧。他指导了多部电影,包括广受赞誉的《一群渡渡鸟》,同时创作出版了畅销书《别做那样的科学家》。奥尔森现在从事纪录片的制作工作,同时为科学工作者开设科学写作和演讲的工作坊。

关于本书

本书是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研究生们的必读。作者为读者们提供的叙事技巧,不仅适用于科学传播,也是研究报告和工作汇报的核心。这些方法经他在世界各地的研讨会和工作坊检验后被证明具有普适性。科学家们运用书中的简单技巧后,效果惊人:他们不是在讲述科学工作,而是在讲故事,读者和观众可以被深深吸引。

核心内容

科学每天产生无数的新思想——这些思想迷人、优秀、重要。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当我们听到这些思想的时候,它们听起来特别枯燥。如何让科学传播带有趣味性、戏剧性、实用性,实现科学传播效应的最大化?答案是通过讲故事。科学曾经和现在一度恐惧讲故事,实际上缺乏了讲故事的科学会出现严重的病症。科学离不开讲故事,只有好莱坞可以拯救科学和科学家。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高爽。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一本科学传播领域的著作,也是我自己翻译的一本书,叫《科学需要讲故事》。

在电影《阿波罗13号》里,汤姆·汉克斯饰演的角色有一句著名的台词“休斯顿,我们有麻烦了。”这句话出自真实的阿波罗13号的登月任务,宇航员杰克·斯威格特在氧气罐爆炸的时候,对基地说“休斯顿,我们这已经有麻烦了”。

请你仔细品一品,这两句话之间有什么不同呢?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休斯顿,我们有麻烦了”用更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更紧张的气氛。而这就是他想通过和科学家们合作完成的工作,也是这本书里想要表达的内容:如何在保持事情精确性的同时,让我们的表达,更好地遵循我们生活的世界。

阅读这本书的内容,会让你重新理解什么是讲故事,从人类的高度重新看待故事,再学着用讲故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重新构筑你自己的写作、演讲、论文、作业甚至商业报告。所以这本书不仅提供一套理念,更重要的是,它帮助你开始训练。通过讲故事的意识,重新审视自己的发言和写作习惯,逐渐形成讲故事的直觉。

本书作者兰迪·奥尔森是海洋生物学家,获得了大学的终身教授的职位。之后他辞去了教职,离开了科研岗位,到好莱坞学习影视制作,也就是讲故事。现在,他通过制作、拍摄科学纪录片向世界更好地传播科学理念。与此同时,也开办了一系列科学讲故事的训练营。

接下来我将分成两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咱们围绕这本书的基本理念,说说科学为什么必须要讲故事?反过来说,如果科学没有讲故事,会产生什么样的恶果?第二部分,再说说,科学或者其他严肃的专业内容,如何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更好地展开?


第一部分

说起讲故事,大部分从事科学工作的人都会敬而远之。作者在书中把这种现象,叫作故事恐惧症。我本人在做科研工作的这些年里,也经常听到有些老师批评学生不要讲故事,要用数据说话。科学论文不能欺骗,科学普及必须严谨,科学不能有编出来的内容。

本书作者作为海洋生物学家和大学教授,也非常认同科学的严肃性。但他认为,实际上,今天的科学论文,就是在讲故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几乎全部的学术论文,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格式。通常来说,一篇论文由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部分构成,虽然不同学科和不同的学术刊物可能略有不同,但大体上,每篇论文都可以从段落上分成这样四个部分。就拿生物学领域来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这种结构发表的论文已经占到50%以上。到了80年代,这个比例就接近100%。

如果学术论文必须严格表达最真实的数据,不能掺杂任何人为的影响,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论文要采用一个规范化的写作套路呢?为什么论文不是直接把数据和科学结论贴在一起呢?

说到这里,你可能明白了,出问题的不是科学能不能讲故事,出问题的是我们对讲故事的定义过于刻板化了。讲故事不等于胡编乱造和无中生有,真正的讲故事,或者叫叙事,是讲述一系列事件。科学家也好,普通人也好,都需要努力做到让讲述本身更有效,而不是首先恐惧讲故事。

讲故事的核心是冲突,或者说核心是冲突的正反两面,是推动一系列事件持续下去的实践。作为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然会遇到困难,遇到挑战,遇到两难的选择,遇到需要排除掉的错误理解。这样的过程,不就是论文和科普中应该准确叙述的过程吗?而科学家如果恐惧真正的讲故事,或者说不愿意努力让自己的讲述更有效,就会带来很多恶果。

首先是麻木。科学家从事科学工作的一大精神力量,就是科学发现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但是,如果科学成果的报道,不够生动,这些成果就不容易引起公众和媒体的注意,也不会获得大笔的科研经费的支持。

科学家不善于沟通是众所周知的现象。精彩的科学发现,却得不到精彩的普及。糟糕的科普充斥着科普书和科技馆。中小学的科学课只能照本宣科,让学生厌倦,失去对科学的兴趣。长此以往,提到“科学”两个字,公众首先感受到的就会是距离感。“哦,科学,很厉害,我不懂,和我没关系。”这是大部分人的心声。

本书的作者在一开篇,就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一场面对公众的专业报告,邀请了两位科学家来做演讲。同时,会议组织者邀请作者来帮助两位科学家加工、润色这场演讲。但是,作者的热心帮助,遭到了科学家们的拒绝,科学家说:“这样的内容我已经讲过几十次了,我不需要调整了。”

故事虽然发生在美国,但在今天的中国也有完全相似的情况。我参加过大量的科普活动,经常见到科学家打开电脑,拿出一份陈旧的ppt开始给学生们做科普讲座。他会根据讲座要求的时间,节选ppt中的几页来讲。而整个ppt文件,可能他10年前就做好了,并且这辈子都不打算改动一个字。

他讲的内容当然是严肃、严谨的科学内容。但是叙述不够吸引人,没有结构,也不考虑听众的感受。他只是讲述自己认为最精确的那部分科学。

如果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不认真对待这件事,科学很快会失去公众,公众也会对科普失去兴趣。久而久之,为了让自己的科学发现更吸引眼球,科学报道往往会夸大其词,就会产生另一个恶果,夸大。

有学者调查统计了英国20所顶尖大学公共卫生方面的新闻稿,结果发现,40%的报道包含夸大的建议,33%的报道包含夸大了的原因,36%的报道包含夸大了的推论。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约安尼季斯声明,医学研究中大部分宣称有明确效果的报道都是虚假的或者夸大的。有基因科学家说,在他的研究领域,最近这些年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的论文绝大多数都夸大其词。

你看,他们用的说法是“大部分”“绝大多数”。这说明,科学上的夸大不是个例。

在我所从事的天文学领域也有类似的现象,而且愈演愈烈。研究恒星的论文,如果不在结尾的部分硬生生地套上外星人探索的可能性,就不会得到重视。也就是说,从普通人,到媒体,再到科学期刊的编辑,到科学研究者,全都关心研究的结果大不大,却不再关心这项研究是不是科学,是不是真实存在。

作者把这种夸大的科学内容称为“假阳性”。有研究表明,阴性的研究结果,也就是显得不那么惊世骇俗的科学发现,让大众读者提不起兴趣。一旦夸张结果,虚假的阳性结论更容易得到发表和重视。正是这个原因,让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兰迪·沙克曼拒绝向《科学》《自然》和《细胞》这三份世界顶级学术期刊投稿。他发现,这些顶级学术刊物居然只关心论文的结论够不够大,却不关心研究本身是否完整。

这样的环境诱惑着科学家有冲动去讲一个夸大的,却可能不真实也不完整的故事。这会伤害科学,也会伤害科学家。

作者概括道,科学界充满了叙事,但是科学家却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科学不应该恐惧讲故事,而是需要正确的叙事方法,帮助自己改善夸大和麻木两大病症。那么,科学怎么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有效地传达信息呢?这就是我第二部分要给你讲的内容。


第二部分

我们在第一部分里说到,科学家被诱惑着只能讲夸大的、不真实的故事,否则就得不到关注。而如果科学普及丧失了趣味,又会变得干瘪枯燥。实际上,这本书的作者希望教给科学家一些简单,但是很有效的方法,能让你不仅会讲引人入胜的故事,还能讲出真实的故事,讲出你自己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看讲故事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人们在发布信息的时候,希望实现的结果是什么?他认为最终目的有两条。一条是简洁,一条是引人入胜。人们喜欢听简单的故事,或者说是用简单的方式讲述复杂的故事。但是再好的内容,如果不能让读者和听众有耐心、有兴趣读下去、听下去,内容也就失去了意义。

综合以上两点,作者在书中教给我们了一套有效的工具。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别是词汇工具、句子工具和段落工具。它们分别可以处理词语、一句话和一篇文章。

先说说词汇工具,也叫杜布赞斯基模板。

作为天文学家,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天文学是干什么的?作者作为生物学家,也被问过类似的问题,生物学的本质是什么?要回答这样的终极问题实在太困难了。按照科学家的脾气,没有一万字根本说不清楚。但如果只能说一句话呢?如果只能说一个词呢?

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基在教科书中说:如果不从进化论的角度思考问题,生物学的一切都毫无道理。请注意,这并不是说生物学只有进化论这一件事,而是说生物学充满了奇怪的现象,错综复杂,但是一旦你考虑到进化论的角度,那些看起来毫无头绪的现象似乎就说得通了。所以杜布赞斯基给复杂的生物学找到了一个简单的枢纽,就是进化论。

地质学家听到杜布赞斯基的话,立即给自己的学科造了个句:如果不从板块构造的角度思考问题,地质学的一切都毫无道理。

这个“如果不从______的角度思考问题,_____的一切都毫无道理”的句式,就是杜布赞斯基模板。你可以尝试一下,如果给你一个这样的模板,请你填写一个词或者短语,来介绍一下你自己的工作,你会怎么写呢?你在空格里填写的词组,就是你写作的核心主题。这样的训练,给一个看起来复杂的问题找到了一个重要枢纽。

你可能会觉得,只用一个词或者短语就概括整个学科,或者概括一套复杂的工作,是不是有点武断了?会不会以偏概全,丢失信息呢?这里我要和你解释一下,杜布赞斯基模板的作用,不是让你用一个词取代整个学科。这套词汇模板的作用,其实是在帮助你启发叙事。也就是说,这个模板让你填空,它不是叙事的全部,它只是叙事的开始。

比如说气候变化的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到科学、政治、社会等多角度的多重利益关系。所以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看起来毫无头绪,复杂的现象如果不能组织起来也显得毫无道理。但是,如果我们关注一个核心主题,比如损失。气候变化带来巨大的损失,宏观上看,物种在灭绝,环境在恶化。细节上看,森林大火造成损失,粮食减产造成损失……如果不从损失的角度思考问题,气候变化的一切都毫无道理。

所以把主题确定为损失,就可以帮助科学家和演讲者从容不迫地驾驭素材,把气候变化的事情讲清楚,讲明白,更重要的是,讲得简洁而且引人入胜。

这就是我分享给你的书中的第一个工具,词汇工具,也就是杜布赞斯基模板。接下来,给你介绍讲故事方法的第二个工具,句子工具,也叫ABT模板。

美剧《南方公园》的编剧曾经说,他的工作就是把一连串的“然后,然后,然后”都替换成“但是”和“因此”。你看,用一连串的“然后”来讲述一件事情,是顺序,是线性的。而“但是”和“因此”之间是很强烈的逻辑关系,是转折。

作者举了一个绿野仙踪故事的例子。小女孩桃乐丝和舅舅、舅妈一起生活在美国的堪萨斯农场,然后一场龙卷风的到来吹起了桃乐丝的房子,然后桃乐丝来到了奥兹国,然后桃乐丝开始了她的旅程,寻找回家的路。

如果我像上面这样叙述,一个然后接着一个然后,这就是大量事实的堆砌,会让大脑越来越不敏感。所以,想要读者兴奋起来的方法特别简单,就是把“然后”变成“但是”和“因此”,制造一个转折。

那么,为什么讲故事必须有转折呢?这要从人类的大脑结构说起。

人类的大脑认知事物的方式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人脑无法做到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和关注某些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人脑会对什么东西比较敏感呢?是突发的、危险性的、奇怪的问题,才能让大脑兴奋起来。

同样的故事,我换个方式再说一遍,你可以体会一下有什么区别:

小女孩桃乐丝和舅舅、舅妈一起生活在美国的堪萨斯农场,但是,一场龙卷风的到来吹起了桃乐丝的房子,桃乐丝来到了奥兹国,因此桃乐丝开始了她的旅程,寻找回家的路。

这样改动之后,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读者发现这里面有了结构,有了比较强烈的逻辑。第二个好处是,当故事中出现“但是”的时候,大脑会异常活跃,会紧张,会兴奋,会引人入胜。这就是转折的力量。这个模板用英语说是“and……but……therefore……”,缩写就是ABT。

为了让你印象更深刻,我再给你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

我们的研究团组,曾经写过一份国家重点课题的基金申请书,它的第一句话是这么写的:“星际尘埃广泛存在于宇宙之中,过去我们知道演化到晚期的恒星会产生大量星际尘埃,但是有研究表明超新星爆发也能产生大量星际尘埃,因此我们开始考虑超新星爆发的遗迹。”

你可能完全不明白这些天文学的专业名词是什么意思,星际尘埃、演化、恒星、超新星,你都不懂,但是没有关系,这一点也不妨碍你理解这句话的逻辑。你能听出来里面有一个“但是”,你就能明白,哦,天文学家之前理解的还不全面,现在好像有新的理解了,所以研究重点转移了。

我们把这句话写在申请书的开头,我们拿到了这个项目,拿到了500万科研经费。

你也可以自己尝试一下,用ABT的模板说一句你自己专业工作上的事。“……但是……因此……”说给身边的人听听,他会对你的逻辑印象深刻。这就是我为你介绍的句子工具,ABT模板。

最后,为你介绍第三种工具,段落工具。

对于科学论文或者长篇幅的演讲这样的内容,文字比较多,段落比较复杂,你需要一个从头到尾的,更宏大的叙述逻辑。作者认为它的核心的秘密,就是坎贝尔的《千面英雄》里传达的思想,并且几千年来都没有变化。《千面英雄》这本书在得到的电子书和听书中都有,你可以找来看一看。

本质上说,整篇文章的故事逻辑,就是一位英雄的旅程。主角必须是一位有缺陷的英雄,他本来生活在平静中,但是——注意这里有ABT的转折——但是,平静生活被打破了,因此,他必须面对困难,打怪升级,逐渐完善技能,最终战胜自己的缺陷,打败反派,回到平静生活。几乎所有的神话故事都是这样的叙事结构,科学也需要这样的叙事结构。

作者举了诺贝尔奖得主、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沃森的例子。沃森的《双螺旋》这本书就是非常完美的科学讲故事的范例。沃森是有缺陷的主角,他一开始在研究鸟类行为的工作中感觉不到成就感。但是,他有一次参加了一场关于DNA结构的学术会议,听到了著名学者的演讲和科学前沿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必须和这些人打交道,才能有新的出路。之后,他评估状况,采取行动,到剑桥大学研究DNA的结构问题。在这个过程里,要面对各种失败,还要和其他研究团队竞争。最终,他吸取了教训,获得了成功。

好了,到这里,三个工具就为你介绍完了。从词汇到句子再到段落,这是一个逐渐升级的过程,工具越来越复杂,想要彻底领会和熟练掌握,必须通过刻意练习。

作者在本书的最后强调,叙事,或者说讲故事的能力,不靠先天智慧,而是像肌肉力量一样,靠的是后天的训练。经过反复训练,你的叙事意识才能变成技能,最终变成一种直觉。科学每天产生无数新思想,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听到这些思想的时候特别枯燥。你需要做工作汇报,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你要在短时间里组织出最重要的内容,让听众聚精会神。你可能会偶遇某个重要人物,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要在一秒钟里说出一句话介绍你自己的情况,让听者印象深刻。

所有这些场景,都要求简洁和引人入胜,都需要内容真实但是充满魅力。这就是本书可以带给你的观念和方法。科学需要讲故事,你也需要讲故事。


总结

《科学需要讲故事》这本书还不到300页,但是我非常荣幸翻译了这本书,并把它推荐到中国来。因为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在大旱之年发现了清泉。翻译此书的过程,是享受,更是愧疚:我每天在重复多少作者警告过的错误?有多少乏味的讲座让我违心地鼓掌致敬?有多少篇堆砌一长串“科学真理”的论文出自我的手?我忏悔,我没有利用科学共同体延续人类的讲故事传统。我也感激,这本书给了我力量,让我能像作者说的那样,让我的内容“既简洁又引人入胜”。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里讲了一个小故事。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的边境上有一个难民营。被战乱和干旱驱赶的人们会步行几个星期,赶到这里求生,因为传说这里能找到水。可是等待他们的只有泥沼。这里的孩子们用破布条沾满泥浆,再用力把泥水拧到罐子里存放。等待泥沙沉淀一些,就可以喝了。苍蝇在人们的眼角找水喝,每天都有几十个人死去,这里就是地狱。到了夜晚,呻吟和呕吐的声音,喊叫和咒骂的声音,让人们睡不着觉。可是,隐隐的,有歌声!甜美的歌声。那不是幻觉,每天晚上同一时间出现。是什么呀?那是在讲故事。从各地迁徙到这里的村庄,保留着一个原始的仪式——晚间讲故事。时间一到,老人们招呼孩子们聚集起来,讲故事听,伴随着歌声。千百年来,他们的文化就这样传承下来。

人类早就发明了最好的传播信息的方式,这种方式让入睡的孩子有最美好的童年记忆,让学生有最完整的知识记忆和学习兴趣,让读者和学术共同体看重你的工作。我们都需要讲故事和听故事。我们唯一记得住的知识,只能是包含在故事里的知识。我们唯一会感动的,只能是和自己有关联的故事中的情感。讲故事,是传播任何信息的最棒的方式。科学不例外,科学从来也离不开讲故事。当然,讲故事不等于编造故事,一个好的故事,精确、充满细节、引人入胜。本书的作者放弃了大学终身教授的工作,从零起步到好莱坞学习拍电影,学习讲故事。他用ABT的结构写出了这本书,讲述了自己真实的故事,简洁,而且引人入胜。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学需要讲故事》听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