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想像品父爱,拓展悦读悟深情 ——《父爱之舟》主题悦读课例自评

我这堂课,紧扣单元人文主题“舐犊情深”,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在场景与细节”中感受作者饱含的深情而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想像场景的画面,让学生在表达中进一步训练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在拓展阅读相关的文章中深化对父爱的理解,进而更好地走近自己的父亲,理解、体贴、关爱、回报自己的父亲。具体表现在:

一、抓场景,想画面。这篇课文写了作者在梦中出现的好几个与父亲有关的场景。本节课我着重抓住“逛庙会”“凑钱上学”“缝补棉被”这三个分别代表生活中无微不至爱护我,千方百计支持我上学的典型场景,让学生透过关键词句进行想象,进而体会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

比如,我让学生画起描写庙会场景的语句,并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而此时的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父亲又是怎么做的,至此再抛出问题:此时,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学生能够从热闹的庙会与寒酸的父子俩的对比中,在父亲那细心觉察我的感受中,体会到父亲的那深沉的、细心的爱。

又比如,在“凑钱上学”这个场景感悟中,我让学生透过这个“凑”字,说说仿佛看到父亲是怎样去“凑钱”的画面?在很多学生说到父亲凑钱的过程时,学生已经对这位父亲的形象有了很直观的了解,这位父亲的形象逐渐在学生的心里高大起来。

二、重朗读,品父爱。

我一直主张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要走一个来回”。在一开始,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悟出作者的情感,自己的感受,然后,再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所以,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在读中悟,在悟后读。比如在品“逛庙会”这个场景,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庙会的画面,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再让学生读出庙会的热闹。在品读“我”第一次辛酸的哭所包含的“人生新滋味”,先让学生边读边悟,这“新滋味”指哪些情感,然后让学生读出这复杂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看到一个不断长大、成熟、体贴父母的孩子形象。

三、广拓展,悟深情。

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学课本上的这几篇课文,对开拓学生的视野,情感的丰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这堂课中依托《父爱之舟》这个“1”,借助“父爱”这个主线,积极拓展了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以及流行广泛的一篇文章《拐弯处的回头》,让学生进一步的感悟到“父爱”就在那“蹒跚的背影”里,在那不经意的拐弯处的回头里,更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细节里。

我还抓住课文中的线索——小舟,进行思维拓展。作者说“姑爹的那艘破旧的小渔船,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抛出问题,为什么对这艘小渔船那么难忘?它承载了什么。这是父爱之舟,还是什么之舟?学生在充分的思考、讨论后,说出是“希望之舟”“温暖之舟”“幸福之舟”等独特的理解。并说说作者能画出这艘小渔船吗?作者在后来的生涯中画出了很多很多的小渔船,此时的小舟又是什么之舟?学生的思路完全被打开,有的说是“爱父之舟”,有的说是“感激之舟”,也有人认为是“思念之舟”。至此,对小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对父子之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想自己,真行动。

罗曼罗兰说: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在学完这三篇关于父爱的文章之后,并没有结束我们的教学,而是来到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回归自己,检查自己。想想你父亲对你的爱藏在哪里?让学生去搜索,去品析生活中的与父亲有关的点滴画面,去解读那不易发现的父爱。从而更深一层地认识了自己的父亲,明白了那些看似普通平凡的小事里,却深藏着父亲对自己深深的爱。然后,再想想自己有没有关心过自己的父亲,一首《父亲》的歌,似乎让学生懂得了不要一味地索取父爱,更要用行动告诉父亲自己长大了,不要为我而操心。并大声说:父亲辛苦了,父亲,我爱您!在这个基础上,布置作业,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关心体贴自己的父亲。由想到行,实现完满升华。

你可能感兴趣的:(朗读想像品父爱,拓展悦读悟深情 ——《父爱之舟》主题悦读课例自评)